在人生的道路上,唯有自己才是最終的依靠。
《擺渡人》中提出了一個問題: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那麼誰是你靈魂的擺渡人?”
答案是自己。
余秋雨在《借我一生》中寫道:
“人生的旅程需要自己一步步走過,真正能保護你的,是你對人生的選擇。”
無論誰的支援都只是短暫的,永遠無法提供永久的安全感。
只有成為自己的支援者,你的生活才會越來越穩固。
個人的成熟開始於學會獨立。
01
自力更生,無懼困苦
很多時候,我們都需要親自經歷挑戰和困難,這是成長和轉變的必經之路。
有句名言說得好:
“命運看似牢不可破的大網裡,總有不甘平庸的漏網之魚。”
當處於困境或低谷時,不應期待他人伸出援手,也不應怨天尤人,因為生活本就是場獨自旅行,必須獨自面對並克服途中的坎坷。
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從生活中提煉出智慧和真諦,人生才能走向明朗和成功。
哪怕沒有背景的支援,也要創造屬於自己的精彩篇章。
《論語·衛靈公》: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真正的強者總是依賴自身的能力和判斷,而非他人。
明智之人明白,無論親朋好友還是愛人,他們的支援都有其局限性。
因此,在這世界上,除了自己,沒有任何人是絕對可靠的。
與其將希望寄託於他人,不如靠自己的力量去追求成功。
如哲學家西塞羅所言:
“全部依靠自己,自身擁有一切的人,不可能不幸福。”
歸根結底,越依賴自己,我們的人生航向才能真正由自己掌握,無論目的地何在,都是出於自己的選擇,這樣的旅程才真正具有意義。
我們的人生畫布,才能通過自身的描繪,變得絢麗多彩,充滿幸福。
拿破崙曾說:
“人多不足以依賴,要生存只有靠自己。”
做人,尤其是不畏成長的苦楚,這樣我們才能按照個人的意願和信念,不斷逆襲、成長、強大。
如此,逐漸走向獨立,穩步邁向成功。
02
自選人生路
起初,我們的人生可能既無方向也無路徑。
因此,有些人可能會選擇隨大流,害怕冒險和面對未知,以為跟隨眾人會更為輕鬆,畢竟“人多力量大”。
然而,很快我們就會發現,跟隨眾人並非總能走得更遠,反倒可能使自己的人生道路越走越窄。
因為隨著群體前行,一開始可能充滿信心和希望,但漸漸地內部摩擦增多,觀念差異明顯。
過度依賴他人,就等於將控制權交給了對方,最終可能導致自己失去主動權,感到無助。
甚至可能因為過於單純地相信自己的初衷是正確的,而在見識到更多人性和人心后,內心變得更加迷茫。
心理落差增大,難以接受現實,接下來的人生改變和救贖就會變得更加困難。
說到底,如果一開始就不懂得如何成長,未來的生活就可能為早期的無知付出代價。
作家鄭淵潔說:
“把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意味著把失望留給自己。”
你的路只能由你自己來選擇,無人能夠決定。
在人生旅途中,如果能獨自走完的路,就不要讓他人介入。
只有讓自己成長為一棵參天大樹,才能在其庇護下找到真正的安寧。
正如路遙所說:
“生活不能等待別人來安排,要自己去爭取和奮鬥,不論結果是喜是悲,你總不枉在這個世界活了一場。”
許多苦難,只要自己忍耐和堅持,終將過去。
即便過去充滿遺憾,也是你一手造成,甚至本能靠自己變得更好,所以為何不早點讓自己變得更強大?讓自己穿越歲月的沉重苦難,靠自己培育出一片生機勃勃的生命之花?
03
餘生,請依靠自己
有人說:
“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都自帶糧草與地圖,厲害的人都把自己活成了一支隊伍。”
深以為然,人生實苦,也布滿了孤獨、迷茫、痛苦的過程。
但是,真正敢於靠自己走下去的人,哪怕與苦難狹路相逢,也能拿出勇者不懼的氣度和氣勢來穿通黑暗,披荊斬棘,乘風破浪。
如此,豁達從容地修身養性,也讓自己越來越有靠自己走向成功的信念和勇氣,還有真正的底氣。
看過一句很有哲理的話:
“一隻站在樹上的鳥,從來不怕樹枝斷裂。
因為它依賴的不是樹枝,而是它的翅膀。”
能人全靠自己,弱者只會逃避。
靠自己走向獨立和強大的日子,你會慢慢覺悟出,連自己的靈魂都是安寧的。
你同樣會發現,靠自己努力,靠自己努力而走向自己想要人生的過程里,自己也會過得越來越體面,越來越高貴。
然後,自己變得成熟了,強大了,餘生就從容滿足了。
餘生,請學會一切,都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