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名農村老人個人信息這樣洩露
更新于:2025-03-26 06:16:16
不需要技能、學歷,只要放下面子就能日進千元,如此“神仙兼職”哪裡找?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人民法院近日審理了這樣一起源於網路兼職的刑事案件——16人因地推拉新獲刑,上萬名農村老人成為刑事案件被害人。最令人擔憂的是,類似的招聘兼職人員廣告依然在網上廣泛傳播,引誘更多人入套。日進千元的兼職是誘人犯罪的陷阱

“說起此案不得不提這起案件的‘源頭’人物陳某雷,起因就是他在網上找兼職。”安岳縣人民檢察院檢察官席帥告訴記者。

陳某雷今年39歲,是重慶市大足區人。2021年9月,他因小生意遇到經營困難,想找份兼職補貼家用。他在網上以兼職為關鍵詞進行搜索,點開了一個題為“高薪兼職”的廣告彈窗。按照廣告上聯繫人的指引,陳某雷下載了某聊天APP,添加該聯繫人為好友並被拉進地推群。聯繫人告訴陳某雷,可以用便宜實惠、便於運輸的抽紙作為小禮物,吸引使用老年機、不會上網的農村老人,獲取其手機號碼。

於是,陳某雷自製了小推車,購置了大喇叭和抽紙,到大足區各鄉鎮趕集,在人群集中的地方吆喝“企業送福利,登記手機號碼免費領抽紙”吸引農村老人。陳某雷每獲取一個手機號碼,就會把號碼以及該手機收到的驗證碼發送到地推群裡,供上家註冊相應APP的帳戶。上家按照手機號碼的數量和註冊成功的APP賬戶數量與其結算。由於一個手機號碼可以註冊不同APP的多個帳號,陳某雷從每個手機號碼上能獲利幾元到60多元不等,干一天大約收入幾百元到1000元。

此後,陳某雷發展了多名下線,有的下線又將親朋發展成下線,其中不少是夫妻倆一起干。上家將每日的酬勞結算給陳某雷,由他轉帳給下線,再由下線轉給下一級。

2022年1月6日,陳某雷的下線——其堂哥陳某國帶著妻子一起在安嶽縣忠義鎮趕場作地推,被安岳縣公安局忠義派出所民警現場抓獲。當得知群裡有人被抓,大部分涉案人員主動到公安機關投案,其他人也在2023年2月之前被警方查獲。公安機關查明,2021年9月17日至2022年1月6日,陳某雷等人共計收取上家轉款76萬余元。由於陳某雷和上家聯繫的APP上沒有留存聊天記錄,檢察機關只能根據涉案金額推測,他們至少收集了1萬名農村老人的手機號碼。

收售大量手機號碼、驗證碼構成犯罪

到案後,涉案人員紛紛表示,他們全都不知此行為涉嫌犯罪。“當時是冬天,我們夫妻每天早上五六點出門趕場,下午還去村裡吆喝,以為是賺辛苦錢,哪知道是犯法?”涉案人員吳某懊悔不已。據瞭解,有的涉案人員為增加業績,還把家裡老人的手機號碼發進群裡。在案件偵辦階段,眾多涉案人員向辦案人員問了同一個問題:“為什麼賣人家的手機號碼、驗證碼構成犯罪呢?”

對此,安岳縣人民法院法官、此案承辦人鄭偉介紹,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規定,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資訊,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手機號碼、驗證碼、身份證號、個人家庭住址等資訊都屬於個人資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侵犯公民個人資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資訊,違法所得5000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規定的‘情節嚴重’,構成犯罪。本案中,涉案人員大量收集農村老人的手機號碼並索取驗證碼進行出售,且違法所得都超過5000元。”鄭偉表示。

警方偵查發現,被害人全部是當地農民,大多數是65歲以上的老人。被害人在員警講解后才恍然大悟:“我只知道登記手機號碼換抽紙,根本不懂這些網上的東西,沒聽說要註冊啥帳號。早知道他們要用我的手機號碼換錢,我肯定不會同意。”

2023年5月,安岳縣人民法院作出判決,16名被告人構成侵犯公民個人資訊罪,分別被判處緩刑、收繳犯罪所得並處罰金。“法院認定被告人都屬於從犯,該案主犯應是與陳某雷保持聯繫、指揮他收集公民個人資訊的那個團夥,目前警方正在進一步偵查中。”鄭偉介紹。目前,陳某雷等16人都在進行社區矯正。

“該案所涉地推行為與正常的企業推廣不同。首先,企業應針對有上網需求的人群推廣APP才符合經營邏輯,可這些人只拉使用非智慧手機的農村老人,不像企業的正常行為;其次,他們不要求用戶現場下載APP註冊帳號,而是廣泛收集老人手機號碼和多個驗證碼偷偷註冊帳號,導致人號分離;第三,上家一直不露面,聊天記錄當天清空;第四,上家對地推活動幾乎無監管,酬勞卻畸高。這些蹊蹺居然都沒有引起涉案人員的質疑和警覺,從此可以看出他們法律意識淡漠且貪圖小利,即使有所懷疑也捨不得日進千元的好處。”席帥表示。 據農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