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資訊港訊 記者李紅鸞3月24日,雲南昆明“90後”小夥小郭在雲南大學附屬醫院順利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成為雲南省第447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他的“生命種子”將説明一位素不相識的三孩媽媽重獲新生。小郭說:“捐獻過程沒有想像中那麼難,只是付出了一點點,就能挽救一條生命,我覺得很有意義。”
小郭順利捐獻造血幹細胞
一次獻血,埋下生命希望的種子
小郭是雲南楚雄人,1994年出生,目前在昆明工作。十多年前,還在讀大專的他偶然在一次無償獻血時登記加入了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中華骨髓庫)。當時,他並未多想,只是覺得“能幫到別人就挺好”。
2024年底,小郭接到紅十字會電話,告知他與一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一開始有點意外,畢竟入庫這麼多年,沒想到真的能匹配上。”小郭說。當得知對方是一位有著三個孩子的母親,且親屬均無法配型成功時,他毫不猶豫地答應了捐獻。
家人支援,單位暖心鼓勵
如今,小郭已經結婚,並有一個3歲的孩子。當他把捐獻決定告訴家人時,得到了全力的支援。“妻子說這是好事,能救人是福氣。”小郭笑著說。不僅如此,他所在的工作單位也給予了他充分的理解和關懷,特地批准他休假捐獻。
捐獻沒有想像中那麼難
3月19日,小郭在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安排下入院,開始注射動員劑,為正式採集做準備。3月24日,在雲南大學附屬醫院血液科,經過數小時的採集,小郭成功捐獻了造血幹細胞。整個過程中,雲南省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全程陪護,確保捐獻順利進行。 小郭坦言“能幫助別人重獲新生,真的很值得。”
受捐者手寫感謝信:感恩生命的饋贈
這位受捐的患者是一位母親,家中三個孩子正盼望著媽媽康復。由於親屬未能配型成功,小郭的捐獻成了她最後的希望。患者特意手寫了一封感謝信,字裡行間滿是感激:“是你給了我第二次生命,你的捐獻讓我三個孩子繼續有母親陪伴的幸福源泉……”
呼籲更多人加入愛心行列
小郭希望自己的經歷能讓更多人了解造血幹細胞捐獻。“很多人可能覺得捐獻很複雜,或者對身體有影響,但其實現在的技術已經很成熟,過程也很安全。”他說,“只需要一點點勇氣和愛心,就能改變別人的一生。”
目前,我國仍有大量血液病患者在等待配型。雲南省紅十字會呼籲,18-45周歲的健康人群,只需在獻血時多留取8-10毫升血樣,就能加入中華骨髓庫,為更多患者帶去生的希望。
小郭的善舉,不僅挽救了一個母親的生命,更守護了一個家庭的完整。他的故事告訴我們,英雄不必驚天動地,平凡人的一次選擇,也能成為別人生命中的光。
【來源:昆明資訊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