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友險被風箏線“割頭”!成都環城綠道現風箏“殺手”
更新于:2025-03-26 05:47:31

  封面新聞記者 於婷

  3月23日,成都迎來了立春后的暖陽,恰逢週末,青龍湖公園裡露營、賞油菜花的人扎堆,而天空中的風箏則密密麻麻地“織”成了網。中午11時許,成都騎友黃先生在環城綠道上騎行至這一路段時,遭遇了驚險一幕,險些被一根懸在綠道上空的風箏線“割頭”。由於按規定佩戴了頭盔,黃先生只是被掛倒在地,但堅硬的頭盔被風箏線割爛,風箏線嵌在了頭盔中。

  騎友黃先生將記錄事發經過的視頻發佈在個人社交平臺上,引發網友熱議。綠道上為何會出現風箏線?當綠道和公園相遇,該如何保障市民和騎行者的安全?3月24日,封面新聞記者也展開了調查。

  驚險一幕

  綠道騎行險遭風箏線“割頭”

  “小心哦,哎哎哎。”3月23日中午11時許,成都騎友黃先生趁著週末好天氣,準備來一場繞環城綠道100公里的騎行打卡。當他騎到青龍湖公園附近路段時,發生了驚險一幕。

  “我當時已經看到了隱隱約約有一根線,我還邊提醒對面幾個騎行的人要小心,邊把速度降下來。”可黃先生話音未落,就被風箏線卡住了頭盔,一股力量迅速將他連人帶車帶倒在地。“我那時就想,還好戴了頭盔,不然割到的就是頭了。”在頭盔的保護下,黃先生只是摔倒時手部、膝蓋受了些皮外傷,頭部由於強大的作用力有些許疼痛。而頭盔則基本“因傷退休”,風箏線已深深嵌進了頭盔裡,將頭盔割出了一條長10餘釐米的裂口。

  △騎友黃先生的頭盔被風箏線割裂

  不少網友看到這一視頻后,也表示心有餘悸。“我們昨天也在青龍湖公園附近帶著小朋友騎車,想到萬一小朋友被割到,後果真是不敢想。”“太危險了,之前就有很多被風箏線割喉的事情,綠道附近應該嚴禁放風箏,發現了重罰才行。”還有不少在現場的網友證實了當天附近路段有很多人在放風箏的情況。“昨天我們也在青龍湖公園,可能是天氣很好,真的很多人在放風箏,感覺至少有一兩百個。有管理人員勸阻,但是一走開之後,又在放了,根本管不住。”

  △網友評論截圖

  △事發當天青龍湖公園空中有大量風箏

  有規難行

  風箏為何變成“隱形”殺手

  近年來,風箏線“割喉”等傷人事件頻發,風箏成為了懸在城市上空的“隱形”殺手。

  2024年3月,深圳一名7歲女童在公園玩耍時,被風箏線割傷脖子,留下一道長約七八釐米的傷口,最寬處達到了兩釐米;在南京舉行的一項自行車比賽中,一名參賽女生也被風箏線“割喉”,由於車速達到了每小時38公里左右,女生在被風箏線勒住后,衝出了兩三米才剎停。平時看起來平平無奇的風箏線,在緊繃狀態下與高速運動的物體相遇,切割能力相當於一把刀。

  其實,早在2024年3月,成都就已印發《成都市環城生態區綠道騎行管理辦法(暫行)》,其中就明確規定,在環城生態區綠道上不得擺攤設點、放風箏,影響綠道正常通行或危及其他遊客安全。但是,全長100公里的環城綠道穿過了桂溪生態公園、青龍湖公園、錦城湖、三聖鄉等121個生態公園。哪怕不是在綠道上放風箏,在公園裡,風箏起飛後,長達上百米的風箏線也難免會穿過綠道上空。

  △《成都市環城生態區綠道騎行管理辦法(暫行)》中禁放風箏相關規定

  當公園遇上綠道,如何平衡市民休閒娛樂的需求和騎行運動者的安全呢?是否可以在綠道與公園重合點附近設置活動退距,並設置相應的提示或圍擋?封面新聞記者從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獲悉,成都已在環城綠道在重要路段、節點還設置安全標識標牌6200處,並針對排查出的視野盲區、交安設施等7類130處風險點進行整治提升。此外,還有志願服務人員會對騎行安全及相關違規行為進行督導勸阻。但在實際操作中,更需要市民的自覺遵守和共同維護。針對風箏隱患,工作人員表示也會加強現場管理,必要時增設相應提示和設施。

  此外,不少騎行愛好者也建議,在環城綠道節點公園附近等風箏集中放飛路段騎行時,可以在車輛上加裝一個騎行防風箏線裝置,遇到風箏線可以切割攔截,保障自身安全。

來源:封面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