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上海金融監管局公佈行政處罰決定,華澳國際信託有限公司因存在六大違法違規行為被罰款400萬元,公司董事長及兩名高管合計被罰85萬元。此次處罰暴露了該信託機構在資產分類、不良資產處置、剛性兌付等方面的嚴重合規問題,引發行業對信託公司治理結構的關注。
監管通報顯示,華澳信託的違規行為包括:資產分類不準確且未足額計提減值準備,通過非潔凈手段轉讓表內不良資產,違規實施剛性兌付,向監管部門報送虛假財務報告,用印管理混亂且存在違規銷毀用印資料的情況。公司董事長吳瑞忠作為直接責任人被處以50萬元罰款,時任總審計師和固有業務部總經理分別被罰20萬元和15萬元。
股權穿透后發現,華澳信託實際控制人為重慶財信集團。儘管表面由重慶融達科技(持股50.01%)與財信集團(持股49.99%)並列股東,但融達科技實為財信集團全資子公司,形成股權代持架構。隨著財信集團因房地產業務陷入困境,去年10月啟動預重整,今年2月進入司法重整程式,其金融風險已傳導至華澳信託。
財務數據直觀反映了公司經營困境:2020年至2023年,公司營業收入從10.37億元驟降至6034萬元,淨利潤2022年、2023年已連續兩年虧損,分別達-9.67億元和-4.31億元。信託資產規模也從2021年末的450.92億元縮水至2023年末的230.78億元,兩年減少超48%。疊加訴訟糾紛和風險專案暴露,公司流動性壓力持續加劇。
面對監管處罰和市場挑戰,華澳信託表示正在推進戰略轉型,包括聚焦服務信託本源業務、升級風控體系、加速存量風險項目處置等,計劃2025年前完成業務結構重塑。業內人士分析,當前信託業正處於轉型關鍵期,合規能力建設已成為行業核心競爭力,任何繞開監管的"創新"都將面臨嚴厲追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