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提起1688,想到的就是,批發、工廠、B2B。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1688已經成為年輕人的賽博工廠。
在社交媒體上搜索“1688”,能看到五花八門的筆記,有年輕人進行購物分享,有年輕人分享上身測評,甚至有人成為了1688平替推薦博主。試問2025年了,還有人在要連結的時候,沒得到過對面“1688”的回答嗎?
公開信息顯示,2024年1688的年度活躍買家數突破1億。肉眼可見的,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1688上“撒歡兒”。
1688上到底有誰在啊?
除了我們眾所周知的淘寶店主、抖音主播、快手達人、社區團購“團長”、微商、各類“群主”、小店“店主”、小紅書博主這類電商從業者,嘗試副業和輕創業的寶媽、大學生、新銳白領,還有外賣騎手和網約車司機等靈活就業人員,也都是1688的新興買家。
這些貨品最後到了誰手上?除了錢包還沒有鼓起來的“Z世代”(95後、00後),還有錢包有點癟了的“新中產”。
或許是,大牌平替的“質價比”的邏輯和“新中產”的需求高度契合——他們既要北歐的設計格調,又要東南亞的實惠價格。
在消費這件事上,年輕人早就推算出了一套公式,“平替即正義,省錢是王道。”當這一公式被搬到1688上,年輕人也有了具象化的需求,他們傾向於拿源頭好貨、挖品牌平替,以達成一種“無溢價消費”。
“後浪研究所”進一步發現,為了和理想的產品來一次雙向奔赴,還有一部分年輕人開始在1688上自己找工廠定製,主打一個“我的產品我做主”。這也代表著,在買東西這件事上,光省錢是不夠的,個人化也是要有的。甚至還要顏值、社交屬性、情緒價值和悅己功能。
近兩年,年輕人對於生活的精緻度和體驗感愈發看重。平替服裝、原廠傢俱已經是“過氣網紅”了,年輕人有了新的“心頭好”。
據1688官方數據,生活便利類、智慧家電類、寵物陪伴類、居家治癒類的產品,已經成為了平臺2024年的“新晉頂流”。
看來,過去的省錢陣地,已經進化成了家裝智囊團、寵物用品實驗室和情緒療癒站的集合體。現在的1688,還是太全面了。
一系列數據都在表明,年輕人在1688上玩的越來越“野”了。
我們找了一些“野生玩家”,下面是他們的故事。
他們一邊捕捉年輕人的偏好變化和情緒需求,一邊把年輕人的情感需求轉化成腦洞大開的創意設計,通過1688的供應鏈將年輕人的情感寄託轉化成實體商品,重塑定製生意。
2019年,我懷孕了,想要送一份手工製作的禮物送給寶寶,可以陪著他成長。我養了一隻7歲的小狗,是一隻叫葡萄的雪納瑞,我根據它的卡通形象,買了布料和棉花,做成了抱枕和小蓋毯。發在小紅書上一下子就爆火了。
有很多喜歡我設計的小夥伴,跟我分享她們和孩子與寵物之間的故事,給我帶來了很多新的靈感。我就想自己做品牌,把小狗作為IP形象進行手工設計。
3年的時間,我陸續拓品,從一開始的抱枕、帆布包,到現在已經拓到小十幾個品了,都是根據自己的喜好和大眾的需求做的定製。慢慢地,也形成了自己的產品線。
我是學設計的,2023年,我帶著自己設計的3D畫作參加了一場藝術節,不光有人願意花錢買走他們,還有一個女孩捧著我的作品說:“它好像在講故事。”這讓我意識到,也許藝術真的能養活自己。
後來一個做文創的小夥伴鼓勵我,“你的設計這麼好看,也可以試試做周邊啊。”我就決定擺攤賣我親手設計的亞克力手機殼。因為手機殼入行門檻比較低,復購率還比較高,而且不受季節的限制,喜歡購買手機殼的使用者,並不介意收集同類型的產品,他們對手機殼的需求是長期的。
後來實在忙不過來,我就決定找工廠批量定製。做手機殼和做服裝很像,都要先找材料,我就在1688上搜索“亞克力加工廠”,在一個星期內,按照銷量從高到低的順序,一家家問“能接100件起訂嗎?能先打樣嗎?”一個廠家的客服很快回復,“圖紙發來,3天出樣。”我們就這樣開始了合作。
幾年來,我的品類從手機殼拓展到平板殼、冰箱貼、貼紙等文創周邊,而工廠那邊也總能滿足我這些“小而怪”的需求。今年,我還計劃拓展有趣的新品類,嘗試不同的材料,繼續做那個“躲在小作坊里連接全世界”的沉默創作者。
去年3月,我辭職了。辭職後沒著急找新工作,想著放鬆一下,探索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情。
偶然間,我在小紅書上刷到一條我學生時代的最愛——蘇打綠主題的手鏈,就被深深吸引住了。我在小紅書上搜索了製作教程,決定買些材料自己做。這也讓我發現了商機,決定根據粉絲喜歡的歌手、熱門節目來設計主題手串。
我賣的手串類型有兩種,一種是用九字針把每個珠子繞成小九字,再把它們連起來;另一種是用魚線穿的,相對簡單一些。客戶大多是00後、05后的學生,他們買手鏈送給自己或是送給朋友。
店裡一款五月天演唱會的主題手鏈很受歡迎,是我根據五月天演唱會的五個綵球主題色來設計的,還專門找廠家定製了表情貼紙貼在珠子上,很受粉絲喜愛。還有“十個勤天”主題色的手鏈,也收穫了不少訂單。
現在,我店鋪的整體營業額還不錯。最高的時候,單月營業額能在3萬到4萬之間。希望未來也能穩定在這個範圍內,如果能衝到5萬就更好了。
當品牌出海已經捲成了修羅場,這群年輕人卻把“中國製造”變成全新的潮流單品。
他們左手抓住工廠和供應鏈優勢,右手戳中海外用戶的個人化需求,他們在用行動表明,生意不一定要做大做強,小而美的品牌出海也別有一番滋味。
2023年,我開始創業,以海外市場為主,主要聚焦於珠寶和家居兩個賽道。
家居賽道是中國跨境電商的主流賽道之一,也是美國市場最大的線上消費品類。但作為小賣家,做大件家居面臨著資金壓力,運輸管理也困難,我們就專注做針織和軟裝產品,並拓展手工類產品,讓用戶參與製作過程,同時在1688上找到了為歐美客戶做過代工的保定和內蒙古的工廠。
在產品設計之前,我們進行了大量的市場調研,從品類增長性、美國使用者的使用習慣、軟裝更換頻率到付費意願,同時也深入研究了美國用戶的審美偏好,最終把美國中產及以上人群定位為我們的目標使用者,並且做瞭解國外文化基礎上的高溢價產品。比如我們現在做的產品包裝,要求是全程可水溶環保且可重複利用。我就希望它可以在成本可控的情況下,讓它的各項標準滿足海外非常在意的環保、可持續理念。
跨境電商行業過去依靠資訊差和價差的盈利模式已經失效了,我們應該充分利用自身優勢打造具有競爭力的產品和品牌,而不是只關注成本和運營能力。
畢業後,我先後入職了兩家互聯網公司,但沒有找到歸屬感。
我離開北京去義烏,認識了一位來自非洲的貨代,我就在義烏給客戶尋找喜歡的貨品。慢慢地,開始有人主動來找我採購, “非洲供應鏈” 生意就這麼起來了。
1688是我的貨源地,比如空氣炸鍋、平板,在非洲很受歡迎。
在推廣上,我會在 Instagram、TikTok 發佈各種有趣的內容,還會主動私信非洲的團長。我還組織人去幫忙跑市場,瞭解當地的實際需求,還會在非洲的機場投放廣告。
我陸續接到了各種各樣的訂單,從平板電腦到電纜,無所不有。我還會帶著非洲客戶到中國走訪電視機廠、電纜廠,幫他們在 1688查找供應商。到去年年底,我的業績做到了將近 1000 萬元。
在我看來,非洲市場不像歐美外貿市場一樣飽和,它是一片還未被充分開墾的肥沃土。
這些案例共同折射出年輕人的“好生意哲學”——用“創意平替”打破價格內卷,用“微do一下”啟動碎片需求,用“為愛發電”深耕圈層經濟。
在做生意這件事上,年輕人摸索出了更多的“野路子”,也有一部分年輕人在這種野性敘事中實現了從買家到賣家的轉變。穿搭博主@林堅定在1688上買到了一件穿著體驗感很好的褲子,轉頭就將褲子的連結掛進了自己的店鋪,最終賣了1萬多條。自媒體從業者@果果隊長也從自己在1688上買衣服和首飾,到嘗試在私域開團賣衣服……
無論是在讀大學生,小鎮做題家,還是前大廠打工人,創業預備役,他們的湧入,也讓1688從一個生意的貨源地,變成生意的策源地。1688已經不單單是一個供應鏈平臺,更像是一個創業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