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動汽車巨頭比亞迪正加速其在歐洲市場的佈局,計劃於德國建立其在該地區的第三座生產基地。這一戰略舉措標誌著比亞迪對歐洲市場的深度承諾與雄心。
自比亞迪推出其備受矚目的“天神之眼”智能駕駛系統以來,其在中國新能源市場掀起了一股熱潮,以極具競爭力的價格——最低不到7萬元人民幣——迅速搶佔市場份額。如今,比亞迪希望將這一成功經驗複製到歐洲市場。憑藉在歐洲市場的強勁表現,比亞迪已經超越了特斯拉,成為銷量冠軍。然而,比亞迪並未止步於此,而是繼續推進在德國這一歐洲核心汽車市場的新工廠建設。
比亞迪在歐洲市場的受歡迎程度令人矚目。由於美國的關稅政策,特斯拉正面臨消費者的抵制,這為比亞迪提供了絕佳的機遇。比亞迪不僅價格親民,其自動駕駛技術也備受讚譽,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特斯拉。因此,從歐洲消費者的角度來看,比亞迪成為了一個更具吸引力的選擇。
除了在歐洲市場的強勁表現外,比亞迪還在積極拓展墨西哥市場。事實上,比亞迪正在全球範圍內展現出其強大的市場擴張能力,特別是在歐洲和墨西哥。比亞迪的戰略非常明確:如果能在汽車強國歐洲獲得認可,那麼在其他地區,如亞洲或美國,也不會因技術落後而受阻。換句話說,如果比亞迪能夠在歐洲市場與大眾、賓士、寶馬等知名品牌一較高下並取得成功,那麼它在全球任何市場都有可能取得類似的成就。
然而,比亞迪也面臨著一些挑戰,特別是關於自動駕駛技術的泄露問題。作為全球領先的自動駕駛技術供應商,比亞迪非常擔心其技術會通過墨西哥工廠流入美國市場。儘管在歐洲市場,技術洩露的風險相對較小,但有報導指出,墨西哥和美國確實存在比亞迪自動駕駛技術洩露的潛在風險。
早在2023年,比亞迪就宣佈了其在墨西哥、巴西、匈牙利、印尼等海外國家的生產計劃。關於墨西哥工廠,比亞迪計劃雇傭1萬名員工,並預計每年生產15萬輛汽車。這一舉措不僅展示了比亞迪的全球視野,也體現了其作為電動汽車行業領導者的決心和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