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因《我的滑板鞋》走紅的歌手龐麥郎所舉辦的複出巡迴演唱會在各平臺引發關注。從貴陽場的“僅9位觀眾到場”,到上海場“400張門票全部售罄一票難求”,龐麥郎在社交媒體上的討論度持續增加。
不少網友跟風曬出自己的演唱會票根,某二手交易平臺還出現了標價130元的“黃牛票”。多位參加過貴陽場的聽眾表示,雖然龐麥郎的歌不太符合大眾審美,但現場的整體氛圍以及龐麥郎的舞台表現,讓他們重新看見了這位標籤之下的“爭議歌手”。
至於後續其他城市的演出是否會漲價,上海站巡演主辦方育音堂的工作人員表示,還需視之後的演出情況而定,“售票勢頭也未必一直這麼好”。
【1】現場:沒有樂隊和經紀人,龐麥郎獨自完成演出
踏進尚不足兩個客廳大的昏暗空間裡,景先生的第一感受是“像個草台班子”。和景先生之前看過的演唱會相比,不論是伴奏、燈光,還是佈景,龐麥郎在貴陽的首場巡演都“算不上專業”。
景先生在現場拍下的照片。圖/受訪者提供
這場貴陽巡演因“僅有9名聽眾到場”而受到關注。實際上,龐麥郎在貴陽總共舉辦了兩場個人演出。據首場演出的聽眾景先生回憶,第一場巡演只來了不到10位觀眾,其中還包括3到4位媒體方的代表。
第二場巡演由貴陽液體工坊文昌路店承接,採取了“付演出費,給觀眾免票”的形式,最終約有幾十人到場。
由於記錯時間,那天景先生提前一小時就到達了現場。除了兩位工作人員外,後台只有龐麥郎一人坐在椅子上做最後的準備,“沒有樂隊,也沒有經紀人陪在旁邊,給人感覺挺孤獨的”。
開場之後,零星的聽眾聚集在台前,有人拿出手機開始錄像。“整場演出,他都全身心地沉浸在歌曲裡,一點也沒有發怵。”景先生說。
相比“12首歌搭配了12套衣服”,景先生更關注的是龐麥郎穿插在歌曲演唱里的舞蹈動作,以及從始至終穿著的尖頭皮鞋。儘管造型樸素,頭髮也扁塌下來,這雙皮鞋卻鋥亮如新,“他的鞋看著和他整個人的風格特別衝突,但能看出他對這場演出非常重視”。
景先生注意到,有位黃頭髮高個子的聽眾,始終認真地看向舞臺上的人,“他和龐麥郎就像知己一樣,有種惺惺相惜的意味”。景先生拍下了這一刻,並將照片命名為“他和他的繆斯”。
【2】聽眾:準備穿著滑板鞋去看巡演
繼3月15日貴陽演出之後,龐麥郎3月28日上海站的個人巡演熱度持續走高。
據上海站巡演主辦方育音堂介紹,預售的400張演唱會門票已於3月17日售罄,“沒有到秒空的程度,開票將近一個月才售完的。”
在社交媒體上,網友曬出買到的演唱會門票。評論區里,也有部分未搶到票的網友詢問“在哪裡還可以買到票”。某二手交易平台顯示,已有“黃牛”出售龐麥郎上海場演唱會的門票,定價為130元,略高於原本全價120元的票價。
二手交易平臺上的“黃牛票”。圖/二手交易平台截圖
上海育音堂的工作人員表示,考慮到龐麥郎之前演出的售票情況並不理想,此次複出巡迴演出,便選擇了一個大眾都能接受的價位。至於後續其他城市的演出是否會漲價,該工作人員認為,還需視之後的演出情況而定,“售票勢頭也未必一直這麼好”。
預售票售罄之後,在上海工作的黃小姐,隨即到二手交易平臺花125元購入了一張轉讓票,準備和同樣喜歡音樂的幾位朋友一起去現場觀看。其中一位朋友對這場演唱會有很高的期待,“三月份上海的所有演出里,只有龐麥郎的值得一看”。也有朋友準備穿著滑板鞋,去參加龐麥郎的線下巡演。
儘管不是龐麥郎的粉絲,黃小姐仍早早地關注到了他複出的消息,“可能更多的是湊熱鬧的心態,覺得挺搞笑的”。在龐麥郎所有的歌曲裡,黃小姐最喜歡《西班牙的牛》,怪誕的唱法和表現形式,放在當下的主流音樂界顯得“格格不入”,但黃小姐認為,“至少旋律是好聽的,歌詞也很真摯”。
同在上海工作的楊先生,則是因在公眾號上中獎,得到了一張演出門票。和黃小姐不同,楊先生是龐麥郎的忠實歌迷。
自2014年第一次接觸到龐麥郎的《摩的大飈客》後,他便開始留意這位從西北農村走出的歌手。“我自己也是玩樂隊的,聽歌聽多了之後,會覺得某些歌的‘炫技感’很重,龐麥郎的歌反而讓我感受到了一種笨拙但真誠的藝術。”
聽到龐麥郎將在上海舉辦巡迴演出的消息,此前很少參加線下演唱會的楊先生決定,“無論如何也要去現場支援一下”。“其實他的音準和節奏都有很大的問題,但大家選擇來聽龐麥郎,也不是因為這些技術方面的東西,更多是喜歡他的執著和他獨特的自我表達。”
【3】主辦方:只是想讓他在舞臺上待得久一些
對於此次龐麥郎的複出巡迴演唱會,線上線下的態度出現了明顯的兩極分化。
網路上,不少人用“抽象”來形容龐麥郎。與之相應的,嘲諷、好奇、期待,各種情緒和觀點都彙聚在評論區里,“都是去拍視頻的”“上海不愧是有包容性的大城市”“流量時代的犧牲品2.0”。
承辦貴陽場巡演的液體工坊主理人CC記得,在決定承接第二場演出后,內部的一些工作人員表示“不太能理解”。但CC覺得:“看過現場之後,相信在場的人都能感受到他的真實和誠意。”
龐麥郎巡演貴陽站海報。圖/海報
有不少自媒體搬運了龐麥郎在液體工坊的演出視頻,CC翻了評論區后發現,幾乎是一片罵聲。“(自媒體)可能都只是為了博取流量,估計發佈的人也從來沒有認真瞭解過龐麥郎。”
對於外界某些不太友好的評判,聽眾景先生也曾表達過擔憂:“貴陽第二場巡演是在酒吧里辦的,因為龐麥郎唱得並不算‘好’,我擔心那些免票去看的、大老遠去看的或者喝醉酒的人,會對他出言不遜。”
幸運的是,景先生的擔心最終沒有演變為現實。據CC回憶,那場線下演出,整體氛圍非常和諧,還有不少音樂人在場,“很多人排隊等著拍合影,要合影的人比之前來演出的很多樂隊都要多”。
巡演結束後,液體工坊的另一位主理人提出,願意説明龐麥郎加開重慶和武漢場的巡演。提及原因,他說:“我理解他嚮往舞臺的心。別人是什麼心態都不重要,我們只是想讓他在舞臺上待得久一些,僅此而已。”
(應受訪者要求,CC為化名)
九派新聞實習記者 張紫旖 記者 萬璿
編輯 王佳箐 武菲菲
【爆料】請聯繫記者微信:linghaojiz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