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手游那點事 斯蒂芬
老牌廠商的再度活躍,值得觀望
最近,每年的遊戲開發者盛會GDC正在如火如荼的展開,各路外國遊戲開發大神和中國的遊戲開發大神都前往參加。
讓我沒有想到的是,就在3月19日,作為一個成立已有25年之久的老牌廠商,蝸牛遊戲旗下個十多年的老IP《九陰真經》在這次的GDC2025上“重獲新生”,一口氣帶來了兩款IP下的新作。
這兩款新作名稱目前分別為《九陰真經:武俠》以及《九陰真經:修仙》,並且目前看來這兩款產品似乎都是要按照高品質端游進行製作,並且還有登上Steam平臺的打算。
蝸牛遊戲展示出來的兩款產品,都是基於原有IP《九陰真經》而來。
目前在其國內自媒體帳號上均能夠找到視頻內容,其中《九陰真經:修仙》的信息則相對較少。根據官方描述來看,這款產品目前的定位為面向全球玩家的次世代開放世界沙盒修仙遊戲,採用虛幻5引擎技術打造,後續將登錄Steam等平臺。
由於該產品目前所透露出的資訊量較少,筆者在這就不過多贅述了。
而另外一款產品《九陰真經:武俠》則讓筆者頗感有趣,在視頻的評論區當中,官方也給了幾條QA來解答針對這一產品的疑惑,以下為QA的完整內容:
Q:《九陰經真:武俠》是一個什麼樣的遊戲?
A:《九陰真經:武俠》是江湖味十足的非線性、高度自由的開放世界遊戲。它是九陰真經IP新遊,非MMO,遊戲偏向單機,將帶來前所未見的沉浸式武俠遊戲體驗。
Q:《九陰真經:武俠》和之前的《九陰真經》遊戲有什麼關係?
A:《九陰真經:武俠》與《九陰真經》同根同源,都致力於詮釋和傳承“真武俠”精神。它不是已有遊戲的濾鏡式翻新,或重制,是一種全新的遊戲體驗。新作繼承了《九陰真經》的武俠內核,在IP出海、文化出海的背景和使命下,《九陰真經:武俠》會以全球玩家更易於理解的外在表達進行打磨。
Q:是《九陰真經》製作團隊嗎?使用了什麼引擎?
A:《九陰真經:武俠》採用虛幻5引擎。項目團隊以中國總部為主體,同時投入全球各地的團隊和資源參與,採納全球範圍技術支援,志在打造3A級品質。
Q:《九陰真經:武俠》在哪些平臺登陸?後續有什麼計劃?
A:《九陰真經:武俠》目前計劃登陸steam平臺。預計今年開始測試體驗,敬請期待。加入官方社群,獲得更多最新消息。
在QA當中,官方已經明確表明瞭《九陰真經:武俠》是一款非線性的開放世界遊戲,並不是MMO,遊戲偏向單機,將帶來沉浸式武俠遊戲體驗。
從筆者的角度來看,這種模式或許和《燕雲十六聲》有著不少共通之處,而既然《燕雲十六聲》已經驗證了這種模式的可行性,或許蝸牛的這款產品已經走在了正確的路徑上也說不定。
另外一方面,QA當中也提到了該遊戲的項目團隊是以中國總部為主體,同時也會投入全球各地的團隊與資源參與,志在打造3A品質。
值得一提的是,在QA當中還提到了,該產品將在IP出海,文化出海的背景和使命下,《九陰真經:武俠》會以更易於全球玩家理解的外在表達進行打磨。
其實從去年的《黑神話:悟空》將中國傳統神話帶向世界開始,我們就已經能夠看到這些中國的文化內容在海外展示出的潛力,而後續又在海外引發關注的《影之刃零》也是證明瞭武俠這一命題帶給海外用戶的新鮮感,蝸牛遊戲的這一思路,或許能夠帶給他們機會。
提到蝸牛遊戲,近些年來這個名字在我們眼中或許會顯得有些陌生,但在2015年左右,蝸牛遊戲在國內算得上是相當有實力的廠商。
在騰訊網易兩家大廠身後,就能夠見到蝸牛遊戲的身影。某種程度上來說,在騰訊網易之後,蝸牛還真的挺有可能成為第三家大廠的。
不過由於後來多次衝擊IPO失敗,蝸牛遊戲的確流失了不少人才,比如曾經在蝸牛旗下,黑金工作室的負責人張御就在人才流失當中離開了蝸牛,隨後加入了完美世界並創立了蘇州幻塔,然後做出了《幻塔》以及《異環》兩款關注度極高的產品。
此外,還有不少蝸牛的高管也離開了蝸牛進行創業,比如前副總裁何一希創辦了黑犀鳥科技,前技術中心高級專家馮紅文創立了靈石網路以及蘇州樂元素,原IT中心的總監蔣孝黃創辦了友誼時光。某種程度上來說,蝸牛可以算是中國遊戲行業的“黃埔軍校”了。
從2000年創立至今,蝸牛遊戲前後有過四次上市嘗試,最終才在2022年取得成功。2008年,遇到了金融危機爆發的蝸牛第一次上市受挫;2012年蝸牛再次啟動上市計劃后失敗,2015年時因為營收來源過於單一又一次碰壁。
蝸牛作為國內早期最早一批嘗試3D的廠商,蝸牛拿出過不少有知名度的產品,作為蝸牛早期最有知名度的產品之一,《九陰真經》是一個不得不提到的名字。該專案於2007年立項,2012年正式公測,前後歷時五年,並且該產品在當時打破了傳統武俠MMO的限制,嘗試由玩家推動走向的“沙箱化”設計,在當時看起來很是新穎。
尤其是內測階段時,玩家給到了不少好評,等到遊戲公測時,同時在線人數一度突破10萬人,可是後來因為商業化導致玩家體驗不佳的原因,最終導致了口碑的下滑。
在後續十多年間,蝸牛的重心逐步轉向手游,也誕生過不少流水很高的產品,比如《九陰真經3D》《太極熊貓》《天堂2:血盟》《天子》等。
圍繞著旗下的頭部產品,蝸牛將團隊分成了四個主要的工作室,分別是分別是擅長動作遊戲的黑金工作室,《太極熊貓》系列就由他們推出。以“九陰真經”為核心的九陰工作室,以及主打策略遊戲,曾推出《帝國文明》《關雲長》的帝國工作室。當然,還有航海工作室,《天子》就出自他們之手。
或許是受到人才流失的影響,儘管這些產品在上線后取得過不俗的成績,可惜在長線的運營當中表現逐漸乏力,出現了下滑的趨勢。
隨著產品流水的下滑,蝸牛遊戲也慢慢的開始跌出國內廠商的前排。後來蝸牛遊戲作為原來蘇州蝸牛主要負責海外遊戲業務的子公司,在2022年時被單獨拆分出來並在美股獨立上市。
其中,為蝸牛遊戲帶來最多收入的是其旗下代理的《ARK》系列,尤其是《方舟:生存進化》一直是較為熱門的遊戲。
在闊別遊戲行業的舞臺中心已久之後,蝸牛遊戲這次拿出了旗下的招牌IP《九陰真經》,在GDC上進行了展示,也強調了這兩款產品衝擊高品質的願景,蝸牛遊戲如今再一次活躍在我們視野當中。
作為蝸牛沉寂多年,上來就是要衝擊高品質與全球化的產品,在這兩個產品上折射出了蝸牛不小的野心,而恰好如今正逢中國遊戲爆發的視窗期,這未嘗不是一種機會。
目前來看,這款預計今年內展開測試的《九陰真經:武俠》,預示著蝸牛遊戲又一次活躍了起來,最終表現會如何,我想還是值得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