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叛華妃後,曹琴默的智商為什麼突然下線了?她的下場早已被預言
更新于:2025-03-26 01:13:21

曹琴默背叛華妃之後,一股腦的把華妃之前做過的壞事全都說了出來,聯合莞嬪一起扳倒了華妃,被皇上封為襄嬪,當時她以勝利者的姿態站在殿內,對著侍女說道:“妃,貴妃,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誰要是擋著我的路,我絕不會手軟。”

曹琴默有點得意忘形了,她完全沒有意識到,這其實是她登上的最高位了,皇上再也不會給她晉封了。之所以背叛華妃後,曹琴默的智商突然下線,是因為她並沒有完全把握當時的局勢,她被處死的下場早已被預言。

對於皇上來說,襄嬪本就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女人,她早期依附在華妃身邊生存,後來為了晉陞聯合莞嬪一起鬥倒華妃,她一直在為自己的出路打拼,從未在皇上身上用過心,可是要想在後宮這個圍城裡生存下去,討好皇上是嬪妃們的必修課。

後期的她幾乎沒有機會侍寢,她也並不在這上面用心,而是把心用在如何整治其他嬪妃上面,她仗著自己在華妃身邊,利用華妃的勢力去害別人,扳倒一個個自己看不順眼的妃子,壞人全讓華妃當了,她自己卻在背後坐享其成。

直到最後東窗事發,年羹堯出了事,年家倒臺了,再也沒有人護著華妃,曹琴默就轉而投靠別人,這種兩面三刀的人真的很可怕,她們遊走在各方勢力之間,混得遊刃有餘,利用不好就會反噬到自己。

華妃被處罰后,曹琴默成了最大的功臣,皇上給他晉陞,封為襄嬪,本就不情不願,只是形勢所迫,為了表明自己處罰華妃是合法的,她只能將襄嬪晉封,以堵上悠悠之口,而不是真心想要給曹琴默晉封。

曹琴默卻誤會了皇上的意思,她認為是自己的聰明發揮了作用,選擇背棄舊主和甄嬛聯手,是一步妙棋,她把今日封嬪當成了後宮晉陞的起點,還期待著往後能夠繼續往上爬。她對婢女說出那句話的時候眼神冷漠,說道:“他日若是莞貴人影響我往上走,我同樣是會毫不手軟。”

她往上爬的慾望太強烈,以至於走的步子太大,把自己的前途給葬送了。若是她扳倒華妃之後能夠收斂一點,選擇沉默的話,好好的養育女兒溫宜,也許還會多活一陣子。

曹琴默下線那麼快,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四大爺夠聰明。

之前也有很多嬪妃在後宮中玩心眼,但是皇上卻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大家都以為自己的想法很對,或者做的天衣無縫,實際上那是皇上不想和她們計較。

或者說那些嬪妃的做法正好中了皇上的想法,他完全可以調用資源讓嬪妃們的做法朝著自己想要的方向發展。比如宜修的打胎,有時候皇上確實不想要某些嬪妃生下孩子,宜修做的時候他便裝作不知道。

還有當日甄嬛和果郡王無意間撞見,在船上同遊,被人發現的時候,是端妃突然出現替甄嬛解了圍,皇上看到端妃的演技也不怎麼樣,但是那時候他獨寵甄嬛,相信甄嬛並沒有背叛,所以對於端妃的做法也是選擇相信。

還有皇后為華妃宮中派去宮女福子的事情,福子死了,四大爺很明白是華妃做的,但是他並沒有表現出來知道,是因為他懂得時機還未成熟,並不想動年家,所以華妃說了幾句也就稀里糊塗過關了。

而曹琴默,很多時候是在華妃身邊出謀劃策,她的演技拙劣,從來就沒有看上去的那麼聰明,只不過是仗了華妃的勢而已。就如當日她故意讓甄嬛跳舞,也是因為有華妃在身邊,皇上不便拆穿她。

她讓宜修寫毛筆字,讓華妃吟詩,卻讓甄嬛去跳純元皇后拿手的驚鴻舞,她這樣把純元皇后都拿出來利用,皇上不是看不出她的心機,只是暫時需要華妃,沒有理由殺曹琴默,先留著她罷了。

看到曹琴默每次都在玩心眼,四大爺其實早就已經厭煩了她,等她背叛了華妃之後,四大爺更是怒火中燒,只是他之前剛處罰了年家,華妃又被曹琴默落井下石,他沒有理由不處理華妃。

給曹琴默晉陞,完全是出於向眾人表達對華妃處理的對的做法,這時候皇上已經開始計劃怎麼處罰曹琴默了。

偏偏曹貴人並沒有意識到危險,她以為自己頭上的華妃沒有了,再也沒有了束縛,就可以毫無顧忌的往上爬了,但實際上,她高估了自己。皇上正是等她把事情做絕,好找到處罰她的理由。

如今的曹琴默沒有了華妃這個大樹庇護,接下來她就智商下線了,大家都知道,她在華妃身邊多年,為華妃出了不少壞主意,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人,牆倒眾人推,沒有了華妃,她曹琴默啥也不是,她的眼界和格局無法支撐她繼續往後走。

皇上和太后商量的時候,兩個人都已經形成了默契,曹琴默太過陰險狡詐,讓她帶溫宜公主恐她把孩子帶壞,於是心照不宣的將她殺掉。

說白了,曹琴默這樣的人只能說有點小聰明,但是絕對稱不上是大智慧。有大智慧的人,做事肯定是滴水不漏,不會留下把柄給任何人看到。

但是曹琴默卻不同,她在華妃身邊時,給華妃出的點子,大家很容易就知道是她的傑作,她在背叛舊主之後還不知道到收斂,毫不掩飾的暴露自己想往上爬的野心。終究是功利心太強,又德不配位,導致自己慘死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