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臉疲態、老氣橫秋,卻要演艷壓梅婷,我的後半生誰的審美有問題
更新于:2025-04-07 08:23:56

文丨A

《我的後半生》剛開播就因選角問題引起了不小的爭議,而梅婷和沈佳妮成了網友火力集中的“靶子”。

梅婷飾演的“黃臉婆”劉麗娜,竟因為“黑眼圈搶戲”和“演技浮誇”被群嘲不斷,而沈佳妮這邊的情況也好不到哪去。

她客串出演“職場精英”艾斯李,卻遭到網友無情吐槽:

“一臉疲態,眼袋比梅婷還重,說是能艷壓女主,導演是閉著眼選角嗎?”

最可怕的是,爭議已經不僅僅局限於這兩位女演員的顏值對比了,

觀眾們開始對劇中多個角色的適配度提出質疑,甚至掀起了對國產劇選角邏輯的集體反思。

製作方的審美到底出了什麼問題?演員的狀態真的那麼差嗎?

看來這部劇背後的選角風波,遠比表面看到的要複雜得多。

網友對梅婷和沈佳妮的評價真是“一針見血”,“梅婷輸在顯老,沈佳妮輸在不像精英”!

先說梅婷,49歲的她,不得不在特寫鏡頭裡,與“少年感”十足的佟大為演夫妻,

面部鬆弛與丈夫緊致皮膚對比明顯,讓人看得尷尬不已。

更要命的是,角色還是個上廁所都不鎖門的邋遢主婦,這簡直就是在羞辱中年女性啊。

難怪引發了一片不滿,網友們紛紛吐槽編劇根本不懂得尊重中年婦女的體面。

而她在灵堂捂嘴倒退的那段夸张演技,更是徹底擊碎了觀眾對她的美好濾鏡,被網友做成表情包瘋傳。

不過話說回來,梅婷確實也演出了那種被生活壓垮的中年主婦疲憊感。

再來看沈佳妮,爭議簡直更離譜。

42歲的她雖然扮相精緻,短髮配西裝出場有模有樣,但觀眾看到的卻是她“西裝下乾癟身材,笑起來滿臉褶子”。

她的角色設定是個能“迷倒男主”的健身達人,可現實中似乎並非如此。

和梅婷同框時,有網友忍不住調侃:

“這哪是什麼第三者,分明是被生活壓垮的打工人。”

大家也真的想不明白,導演對“職場女性魅力”的理解究竟是怎樣的?

總之,沈佳妮的“職場精英”人設徹底翻車,成了觀眾瘋狂吐槽的靶子。

《我的後半生》選角爭議遠不止梅婷和沈佳妮,連張國立、佟大為、楊童舒等一眾“大咖”也是問題重重。

70歲的張國立演退休教授,表面看來天衣無縫,實則是一場赤裸裸的人設詐騙。

他那刻意染白的鬢角,活脫脫一頂劣質假髮,眼神中閃爍的精明算計,哪有半點知識份子的儒雅氣質?典型的選角不合適。

更要命的是,張國立近年來“教子無方”等負面新聞纏身。

觀眾一看到他就忍不住跳戲,哪還能把他跟教授聯繫在一起?

至於佟大為,一直堅持走清爽學長路線,在這部劇裡卻鬧了個大笑話。

當他對著梅婷喊出“老婆”二字時,那畫面實在太過違和。

彈幕瞬間被吐槽刷屏:

“你倆確定不是母子關係?”

網友們也一針見血地指出,國產劇對男演員實在太過寬容。

女演員稍有顯老就被群嘲,男演員都四五十歲了還在硬凹少年感,這種雙標太過分了。

再說49歲的楊童舒,讓她演張國立的“老伴”勉強還能接受,但劇中她竟然是梅婷的婆婆。

要知道兩人實際年齡只差1歲啊,同框出現時,觀眾直接懵了,紛紛吐槽。

更讓人哭笑不得的是,她和張國立那段感情線簡直慘不忍睹。

有人尖銳指出:那感情戲看著活像“黃昏戀宣傳片”,說是倫理鬧劇都不為過。

這部劇的選角問題真是一環扣一環,從梅婷、沈佳妮到張國立、佟大為、楊童舒,處處是漏洞,只會讓觀眾越來越難以接受。

行業與觀眾的矛盾

近年來電視劇選角爭議早已鬧得沸沸揚揚,國內影視圈也都在被迫面對這一現實。

這背後反映的,是整個影視行業與觀眾審美脫節的深層問題。

這一次,無論是梅婷還是沈佳妮,都成了這場風暴的受害者。

如今的觀眾,都渴望在螢幕上看到真實的角色,與演員年齡、狀態相符的表演。

作為消費者的觀眾們,怎會接受影視公司那套“老戲骨扛流量、中生代炒話題”的過時模式?

縱然行業慣例如此,但觀眾需求已變,大家只能逐漸接受新的審美標準。

梅婷與沈佳妮這事,本可以成為探討中年女性多元魅力的絕佳契機。

但因為行業思維僵化,爭議點卻異常偏離。

最讓人心寒的是,這場本該關注“不同階段女性之美”的討論,居然淪為了“誰更顯老”的無意義罵戰。

影視行業該認真思考了,如何跟上觀眾審美變化的步伐,拍出真正能打動人心的作品?

選角可不是簡單地把明星堆在一起就萬事大吉。

年齡、狀態這些最基礎的因素都要認真考量,再厲害的明星,狀態不佳、與角色年齡嚴重不匹配,都只會讓觀眾出戲。

觀眾的覺醒

《我的後半生》這部備受期待的劇集,明星陣容堪稱豪華,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差評狂潮。

十年前,“明星拼盤”式的劇集或許還能收割一波流量。

而如今,門都沒有。

現在的觀眾有了更高的鑒賞力,他們要的不是看到熟悉的臉,而是看到“匹配角色”的演員。

演員狀態不對,角色形象崩塌,再大牌的明星也救不了一部爛劇。

從這次選角爭議就能看出,觀眾的審美已經實現了質的飛躍。

他們渴望的是真實感,是演員與角色的完美融合,而不是簡單粗暴的明星堆砌。

那些還用老思維做劇的製作方,不考慮角色與演員的契合度,只知道靠明星吸睛,終將被市場無情淘汰。

是時候醒醒了,摒棄陳舊的製作理念,緊跟觀眾審美的變化,用全新的創作思維,才能打造出真正讓人拍手叫好的精品之作。

否則,再多的宣發也擋不住口碑崩盤的厄運。

這劇實在太癲了
這劇實在太癲了
2025-04-06 01: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