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旗艦對決:銘凡N5 Pro VS 天鋇WTR Max,存儲革命的十字路口
更新于:2025-03-26 00:19:52

從極客玩具到數據中樞,NAS如何重構數位生活?

2025年的NAS市場呈現出冰火兩重天:一面是群暉、威聯通固守專業堡壘,另一面是天鋇、銘凡等品牌掀起「消費級軍備競賽」。這場對決中,銘凡N5 Pro以模組化設計劍指「存儲計算一體化」,天鋇WTR Max則用萬兆網路+11盤位重新定義性價比天花板——二者恰似存儲革命的雙子星,折射出行業從「功能機」向「智慧終端」躍遷的深層邏輯。

  • 技術融合:雲計算與邊緣計算的交匯催生混合存儲架構,NAS不再是孤島,而是連接本地與雲端的中繼站。

  • 需求反覆運算:創作者經濟崛起讓4K/8K素材管理成為剛需,小型工作室日均數據輸送量已達TB級。

  • 體驗重構:AI當地語系化部署打開新戰場,50TOPS算力的NPU雖難撼動雲端巨獸,卻為智能相冊、語音助手等場景埋下火種。

當我們對比銘凡與天鋇的旗艦之作,本質上是在解碼數字時代的生存法則——在數據即權力的今天,誰能為用戶築起更自由、更智慧的存儲護城河?答案或許藏在這份硬核對比之中。

硬體配置:性能與擴展的終極博弈

存儲架構與容量

銘凡N5 Pro

  • 5×3.5/2.5英寸HDD盤位(單盤22TB,總容量110TB)。

  • 3×M.2/U.2 PCIe 4.0插槽(1×4TB + 2×15TB,總容量34TB)。

  • 理論極限容量144TB(HDD+SSD混合配置)。

  • 亮點:支援U.2企業級SSD,兼顧高速與大容量。

天鋇WTR Max

  • 6×3.5英寸HDD盤位(單盤22TB,總容量132TB)+ 5×M.2 SSD插槽(3×PCIe 4.0×2,2×PCIe 3.0×1)。

  • 總盤位達11個,理論容量超150TB。

  • 亮點:全尺寸硬碟設計,SSD插槽數量碾壓同類競品。

處理器與AI性能爭議

銘凡N5 Pro(AMD銳龍AI9 HX PRO 370)

  • 架構:Zen5+Zen5c大小核設計,12核24線程,加速頻率5.2GHz,總緩存36MB。

  • NPU算力:集成XDNA 2架構NPU,算力達50 TOPS,配合Radeon 890M顯卡(12CU RDNA3),總AI算力約90 TOPS。

  • 適用場景:輕量級AI推理(如本地語音辨識、圖像分類)、多線程渲染任務。

  • 局限性:實測顯示,單機部署百億參數大模型時顯存不足,效率遠低於雲端算力。

天鋇WTR Max(AMD銳龍7 Pro 8845HS)

  • 架構:Zen4架構,8核16線程,加速頻率5.1GHz,16MB三級緩存。

  • NPU算力:XDNA架構NPU算力16 TOPS,Radeon 780M顯卡(12CU RDNA3)總AI算力38 TOPS。

  • 適用場景:企業級資料庫穩定性(支援ECC記憶體)、虛擬機集群部署。

  • 對比結論:AI9的NPU算力是8845HS的3倍,但均無法滿足大規模AI訓練需求。

網路與擴展介面

銘凡N5 Pro

  • 雙雷電4 Type-C(40Gbps)+ 10Gbps+5Gbps雙網口,支援OCuLink外接顯卡或存儲。

  • PCIe 4.0 x16插槽(實際頻寬x4),可擴展獨立顯卡或加速卡。

天鋇WTR Max

  • 雙萬兆光口+雙2.5G電口,理論頻寬25Gbps。

  • OCuLink+USB4介面,支援外接顯卡擴展塢。

視頻解碼能力對比

銘凡N5 Pro

  • 硬體解碼支援:H.264/H.265/AV1全格式硬解,8K@60fps無壓力。

  • H.264編碼效率:2500幀編碼僅需30秒,平均幀率82.64fps。

  • AV1解碼性能:原生支援8K AV1流媒體硬解,CPU負載低於10%。

  • 多任務表現:Zen5多核優勢顯著,後台渲染不影響解碼流暢度。

天鋇WTR Max

  • 硬體解碼支援:H.264/H.265/AV1解碼,AV1編碼需軟體優化。

  • H.264編碼效率:73.29fps(X264 FHD測試)。

  • AV1解碼性能:8K解碼偶有卡頓,依賴CPU多線程輔助。

  • 多任務表現:高負載下幀率波動明顯(如虛擬機並行時)。

設計與定價:模組化革新 VS 性價比屠夫

銘凡N5 Pro

  • 模組化組合設計:主機可獨立作為迷你PC使用。

  • 預計售價超7000元:AMD銳龍AI9 HX PRO 370拿貨成本超5000元。

天鋇WTR Max

  • 11.5L緊湊機身+監控副屏:實時顯示硬體狀態。

  • 首發價4099元:日常4599元,主打“萬兆+ECC記憶體”下沉消費市場。

應用場景:誰是你的生產力拍檔?

關於兩款設備的應用場景,各位朋友可以看我之前發佈的《天鋇6盤位NAS:準系統挑戰者VS群暉、極空間、綠聯旗艦參數橫評》,這篇文章對常見的6盤位Nas都做了分析。

所以你的選擇是?

我有話說:AI噱頭與存儲革命的辯證思考

作為數碼博主,我認為這兩款設備揭示了NAS市場的兩大趨勢:

  • 銘凡N5 Pro以“計算存儲一體化”破局,模組化設計打破傳統NAS邊界,但其7000元售價與有限的AI實用性形成落差。

  • 天鋇WTR Max憑藉“企業級硬體消費化”策略,以4099元提供萬兆+ECC記憶體,但需使用者自行部署系統,門檻較高。

AI9 HX PRO 370憑藉Zen5架構和Radeon 890M顯卡,在編解碼效率與格式相容性上全面領先,尤其適合專業視頻剪輯與8K流媒體場景;8845HS則更適合輕度視頻處理需求。

選購建議

  • 預算充足的技術嘗鮮者:N5 Pro的模組化設計仍有獨特價值。

  • 務實的數據中心使用者:WTR Max的硬體性價比難以抗拒。

  • AI開發者:現階段消費級NPU仍無法替代雲端算力,建議謹慎投資。

未來展望

隨著AI晶片製程突破(如台積電3nm工藝),邊緣計算與存儲的融合或迎來拐點。但在此之前,NAS的核心競爭力仍將聚焦於存儲密度、網路頻寬與系統生態的平衡。

你的選擇,定義存儲革命的未來

如果這篇文章幫你理清了NAS旗艦對決的核心差異,或是讓你對存儲技術趨勢有了新認知:

  • 點讚」讓更多極客看到這篇硬核橫評

  • 收藏」隨時回顧AI算力與萬兆堆料的博弈邏輯

  • 關注」不再錯過後續深度拆機實測與行業趨勢解讀

  • 轉發」如果它可能解決朋友的數據焦慮,請不吝分享給TA!(拯救存儲恐懼症,從一次轉發開始)

你的每一次互動都在推動技術民主化

  • 如果糾結於選擇 → 立刻參與文末投票,用數據告訴廠商“使用者真正需要什麼”!

  • 如果親測過NAS痛點 → 在評論區分享你的真實體驗,影響數萬人的購買決策

  • 如果期待深度玩法 → 大聲說出你想看的選題

技術革命的方向,由使用者手中的投票鍵與評論框共同校準

—— 感謝你為存儲世界按下的一次「有用

電腦怎麼連接wifi
電腦怎麼連接wifi
2025-03-26 02:5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