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大作靠邊站,容量在3G以內的遊戲才是經典
更新于:2025-03-26 00:16:41

回想起90年代初剛剛接觸電腦遊戲的那段時光,那時市面上絕大多數電腦配備的還都是集成顯卡,玩家們很少去細究顯卡的參數如何,心思全都放在硬碟容量是否夠大、CPU性能夠不夠強勁上了,只要滿足這倆條件,市面上的DOS遊戲基本都能暢玩無阻。

相比現在動輒上萬的顯卡和幾十上百G的大型3A遊戲,儘管它們的畫面精美絕倫,光影效果也著實令人驚歎,但對於咱們這些念舊的老玩家而言,遊戲的本質還得是好玩才行。倒不是說筆者對新遊戲全然不感冒,只是現在某些新遊戲的開場教程就得耗上一個小時,實在讓人難以忍受。

比如某些開放世界類的作品,繁雜的設定讓人根本摸不著頭腦,熟悉操作后從A點到B點光移動就得十多分鐘,到達之後戰鬥沒幾下就結束了,劇情也是胡編亂造毫無深度,與其這樣在遊戲裡漫無目的地閒逛,看所謂的高清電子風景,還不如帶著孩子去戶外打打籃球,既能鍛煉身體,又能增進親子關係,這不比在大地圖上瞎跑有意思嘛。

當年玩過的經典遊戲,雖然容量不大,但卻歷久彌新,每次玩都能有新的感受,像筆者最愛的《三國志英傑傳》,原版容量只有几MB大小,可裡面的支線眾多,隱藏要素也很豐富,幾十年過去了依然有很多玩家對它樂此不疲,不斷鑽研新的玩法。如果以畫面論英雄的話,那《三國志英傑傳》肯定是登不上檯面的,但要說耐玩程度,現在所謂的大作也沒幾個能超過它的。

還有《暗黑破壞神2》,這款經典“刷子”遊戲讓無數玩家在深夜裡為了爆出一件極品裝備而反覆奮戰,全然忘卻了時間的流逝,雖然它的容量才1個多G,但其所蘊含的內容深度與廣度,卻遠超想像。

就拿技能搭配來說,它給予了玩家極高的自由度,七種不同職業的各類技能縱橫交錯,任由玩家隨心組合,創造出專屬於自己的獨特戰鬥風格;而豐富的裝備系統更是令人眼花繚亂,從平平無奇的白板裝備,到屬性逆天的暗金神器,還有那些成套的綠色套裝,每一次打怪都期盼能爆出期盼已久的絕品。

最讓人上頭的還是符文系統,當年沒有攻略的時候,每次打出符文都捨不得丟掉,但當時網路還不成熟,在家玩單機的玩家普遍都沒有大箱子補丁,只能打出一個嘗試一個,每次成功或失敗後都要拿出筆記本記錄下來,省的今後再浪費難得一見的極品符文,畢竟高等級的符文可能玩很久都不一定能打出一個,而不經意間的驚喜也正是暗黑2的魅力所在。

至於RPG遊戲,仙劍系列巔峰的4代數2.6G,你能說它的劇情不感人?軒轅劍系列口碑之王《天之痕》容量1.5G,你能說它的水墨畫不精美?初代就爆火的《幻想三國志》容量2G左右,你能說它的美術風格不細膩?

還有100多兆的《三國群英傳2》、200多兆的《星際爭霸》、300多兆《紅色警戒》、600多兆的《帝國時代2》、1G多的《魔獸爭霸3冰封王座》,那些佔據我們青春回憶的遊戲佳作,哪一個不是以玩法取勝?其所蘊含的玩法精髓、創意巧思,更是深深烙印在玩家心中,成為了無可替代的經典。

由此可見遊戲好玩與否,畫質並不是關鍵因素,真正用心去雕琢玩法、打磨細節,滿足玩家對趣味性與挑戰性的追求,才是一款遊戲成功的關鍵。一味地堆砌高清畫面,用那些所謂的 “視覺盛宴” 來掩蓋背後可能存在的 “山代碼”,恐怕也只能哄騙那些沒吃過細糧的新生代玩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