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 mini的便攜性堪稱一絕,輕巧機身可隨手放入口袋或小包,隨時開啟工作模式,這是厚重筆記本無法比擬的優勢。在外出會議、旅行途中,它的便捷性盡顯。比如記者可以在採訪間隙,輕鬆拿出iPad mini記錄關鍵資訊;設計師也能利用零碎時間,在iPad mini上修改草圖。
跨端互聯方面,iPad mini與Mac等蘋果設備的協作日益緊密。通過Sidecar功能,iPad mini能充當Mac的第二塊顯示幕,擴展工作區域,提高效率。舉例來說,剪輯師在Mac上處理視頻時,可將時間軸等輔助面板拖至iPad mini上,讓主螢幕專注於視頻預覽,操作更加流暢。此外,借助通用控制,一套鍵盤滑鼠能在Mac與iPad mini間無縫切換,檔也能在兩者之間快速傳輸 ,辦公體驗得到極大提升。
不過,iPad mini要完全取代筆記本,仍面臨不少挑戰。從性能上看,面對複雜的多任務處理和大型專業軟體,如運行大型資料庫管理系統、3D建模軟體等,iPad mini會因硬體配置受限而力不從心。筆記型電腦憑藉更強大的處理器、更大記憶體和高性能顯卡,在處理這類任務時優勢明顯。
辦公軟體生態也是一大差距。雖然iPad mini上有不少辦公應用,但與筆記型電腦上功能齊全的桌面級辦公軟體相比,仍有功能缺失和操作不便的問題。例如,在製作複雜Excel表格時,筆記型電腦的全功能Excel軟體能輕鬆實現高級數據處理和函數運算,iPad mini版Excel的操作就顯得不夠高效。
在文字輸入方面,即便搭配外接鍵盤,iPad mini的鍵盤手感和佈局也無法與筆記本鍵盤相媲美,長時間打字容易感到疲勞。而且,平板外接鍵盤大多缺乏豐富的快捷按鍵和舒適的觸控板,操控體驗欠佳。
iPad mini的跨端互聯功能為移動辦公帶來諸多便利,但在性能、軟體生態和輸入體驗等方面,與筆記型電腦存在差距,短期內難以完全取代筆記本。不過,它在特定場景下的出色表現,使其成為筆記型電腦的得力補充,與筆記本各展所長,共同滿足人們多樣化的工作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