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懂電腦的時候買了一套現成的主機,想再買一台覺得可惜,想升級配件卻不懂的怎麼升級。這篇基礎知識希望能説明大家。
電腦主要配件有cpu,顯卡,主機板,記憶體條,硬碟,電源。
現在一個一個介紹
CPU(intel)
我們常看見i7-4790,i3-13100F,i9-9900XE這樣的命名規則。前面的i7,i3,i9為CPU級別,後面的一到二位數為CPU的代數,後面三位數代表性能水準。數位後的字母為F(無核顯),K(可超頻),X/E同代CPU中最強),S(12代以後,用S表示同代最強處理器)。核心數(一個老闆有幾個員工,每次發佈任務,幾個員工同時做事),線程數(多線程技術,幾個員工同時做事效率太低,現在讓一個員工同時做多件事,這就是線程技術)。CPU頻率有主頻(平時工作速度),睿頻(根據自身需求控制工作速度),超頻(以最大的工作速度滿足性能需要)。
i9>i7>i5>i3這個規則只能用於同一代的酷睿。
不同cpu有不一樣的插槽口要求,注意選擇和主機板一樣插槽的cpu。
隨便找的圖填充,不要盲目相信
顯卡(nvidia)
RTX4090,RTX4060ti,RTX4070tis為例子。
前1~2位數代表顯卡的代數,同型號下代數越新,性能越強。ti為大幅提升,s為小幅提升。
不同顯卡有不同的支援介面和供電要求,需要注意。
隨便找的圖填充,不要盲目相信
主機板(intel)
主機板分為ATX主機板(規模大),M-ATX主機板(規模中),ITX主板(規模小)。區別在於主機板大小和做工用料還有擴展性不同。主機板版型決定機箱大小(小主機板可以向上相容選擇大機箱)。主機板系列分為H(入門級,不支援超頻),B(中級,支援記憶體超頻),Z(高級,支援cpu記憶體超頻)。cpu帶k的字樣,需要選擇支援超頻主板來發揮cpu的最強性能。
記憶體條
市面上主流的記憶體條分為DDR4(3200頻率-3600頻率,記憶體時序c16左右),DDR5(6000頻率及以上,記憶體時序c32-c36左右)。兩者在不同領域有各自的優勢。比如pubg,永劫無間,天涯明月刀就適合DDR4。並不是說頻率越高越好,只能看自己更需要哪一種。
買記憶體條時要注意主板支援哪一種。
硬碟
硬碟分為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
機械硬碟:價格便宜,容量大,損壞後用數據恢復比較容易。缺點是比固態硬碟容易壞,讀取速度慢。
固態硬碟:讀取速度快,體積小。缺點:容量大的價格昂貴,損壞後數據恢復不容易。
電源
電腦電源是將家用220交流電轉換成直流電供電腦使用。電源選擇,需要按照其他配件需要的功率想加得出。
電源分5個牌:白牌,銅牌,金牌,白金牌,鈦金牌。牌子越高,轉換功率越高,越節能環保。
(盡量不要選擇雜牌電源,有爆炸的可能性)
本篇文章是我教會兩個朋友後整理出來的,本來想著寫寫別的發佈,但是玩消光和我的世界空島玩入迷了再加上和女朋友玩了幾天,就一直耽擱沒寫。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