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頭,我想弱弱的問一個問題“關於性價比手機,到底該如何區別?普通性價比,備用機和老人機到底該如何區別?界定是什麼”關於這個問題我相信沒幾個人能回答上來,也不可能有什麼明確的答案,因為現在人判斷手機的思維方式常常停留在“處理器”之上,然後其他方面只能忽視,這是很要命的想法。
反正我肯定沒有固定答案,但我心中清楚的是“性價比手機的分項定位肯定很多,同時性價比也不是單純價格便宜與續航強勢就可以的”這點你們要做到心中有數!
就在今日,我偶然在某東電商平臺上瞧見了一款手機,機型為vivo Y36t。按以往慣例,這款手機究竟優劣與否,本與我並無太大關聯。心中卻不禁泛起思索:“配備150%大音量以及5000毫安電池的它,這樣的配置究竟是更適合作為備用機呢,還是更契合老人機的需求?”
∴一個基本思維,是每個人都要形成自然的認知
不管是什麼性價比,也不管是備用還是老人機,基本上一個共同特點,簡而言之就是實用和耐用,當然如果一個品牌能把性價比做到極致,那麼還需要再加一個相容性,總之以上就是只有敢稱性價比,那麼都不可能偏離的優勢;
針對備用機來說,必須要滿足在緊急情況下替代主力機使用,性能和功能可以不用那麼的強大,但續航方面必須要給力,俗稱“主力沒電,備用要跟上趟”。但如果是老人機,那麼講實話兩個方面一定要注意“螢幕要大,字體要大,揚聲器音量要響,功能等方面要簡單易用”要問原因“因為老年人聽力、視力是第一個會衰減的”。
⊙透過以上的觀點,反觀“150%大音量配5000毫安電池的手機”背後的需求!
①大音量背後的優勢:講個道理,理論上如果一台手機擁有大音量的配置,基本上是老年人必備的真香手機,前面已經說過原因“人上了年紀,第一個衰退的就是聽力與視力”
但是拋開老人機這個點,反觀其他方面“如果你正好是在環境很嘈雜的地方上班,那麼我認為你可能會需要這種加強大音量的手機”,比如公交月臺,地鐵月臺等公共服務的地方,要知道這些地方,如果到了上下班高峰期,或者公休日高峰期,普通手機的音量往往會錯過一些事情,因為聽得不太清楚,因此150%加強大音量一方面是老人機的福利,但另一方面是工作於公共服務的行業。
②強勁續航背後的優勢:理論上講續航強勁是給重度玩機的福利,但是此刻我又要講個道理,不管是什麼手機“電量都是有限的,一旦耗盡肯定是要及時充電,要知道現在基本上只要是人都會對手機產生嚴重的依賴”因此手機沒電了怎麼能接受,肯定比失火還要著急!
尤其像習慣出差的,習慣旅行的人,講個道理,手裡沒有一個擁有長續航特色的手機怎麼能行?所以導致目前手機市場已經逐漸開始朝著6000毫安電池為標配來發展了,這種改變在用戶層面肯定是不錯的福利,但是如果從行業與品牌發展的角度來看就是一種不利,因為隨之而來的就是“比處理器時代更瘋狂的同質化與跟風”。
而今天這台手機雖然只有5000毫安的電池,並非沒有順其潮流,要知道vivo Y36t這台手機發佈時間在標配6000毫安電池之前,所以當有了這個想法完全是可以理解的!再說了5000毫安的電池從該機的定位上來看,也能意味著使用者可以在不充電的情況下使用更長的時間!
因此,針對今天說的vivo Y36t這台手機,講實話我們真的沒有必要過多用“普遍判斷手機的觀點”來看待它,永遠要記住該機再強,再真香,從價位上看就是一個性價比,近乎鹹魚的產品,但唯一兩個優勢150%大音量配5000毫安電池則完全可以使得該機熱銷,但如果要問是備用機還是老人機,從上述的論述來看“備用機佔大頭,而老人機是基礎定位”,關於這個觀點最終解釋權歸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