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警告,這7類資產不值得投資
更新于:2025-03-25 22:30:53

作為專門寫文章介紹如何構建投資組合的策略師,我日常研究的投資類型從經典核心資產到小眾領域無所不包。但我自己在投資時會如何選擇?我會避開以下七類投資。

主動管理型基金

對主動管理的價值,我始終持懷疑態度。我將主要資產配置於被動管理型產品,簡化了投資組合管理流程。這讓我可以專注於整體資產配置與個人財務狀況和目標的匹配度,不必耗費精力追蹤主動管理型基金是否仍在創造附加價值。

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

我對房地產投資持保留態度源於兩大考量:多元化效應與特殊風險。

就多元化效應而言,我認為房地產作為投資組合多元化工具的價值常被過分誇大。而且房地產投資存在大量特定的風險。而這些風險對於我這個缺乏專業知識的“門外漢”而言難以駕馭。

行業主題基金

當某個領域或行業的增長前景開始引發大眾追捧時,其估值往往已透支未來增長空間。

更關鍵的是,投資者很難有效利用投資組合中的行業主題基金。晨星(Morningstar)的最新研究發現,截至2024年的十年間,行業主題基金的資金加權回報率每年落後時間加權回報率近3個百分點。對於這樣的表現,我選擇敬而遠之。

另類投資

另類投資本應提供與傳統資產迥異的收益特徵。

但其歷史表現最多只能說是好壞參半。雖然另類投資基金在2022年的熊市中表現亮眼,但長期來看,它們的整體表現令人失望。

非傳統股票基金稍勝一籌,但其回報率仍明顯落後於大盤股和投資級債券傳統六四配比的投資組合所帶來的回報率。

I系列債券

理論上,我並不反對I系列債券。這類抗通脹利器兼具稅務優勢,堪稱完美。

但我為什麼沒有投資這類資產?原因很簡單:申購上限和其他操作方面的缺點。個人投資者每年只能申購價值10,000美元的I系列債券,這使得投資者很難在已經建立的投資組合中積累足夠大的頭寸。而且I系列債券只能通過Treasury Direct網站買賣。

高收益債券

高收益債券以額外的信用風險為代價,提供誘人的收益溢價。隨著時間的推移,其收益率高於平均水準。

但這類投資也存在一些缺點。由於其信用風險更高,因此它們的性質更像是股票,而不是債券。這導致它們相對於其他固定收益證券,難以發揮投資組合多元化工具的作用。

總體而言,高收益債券對我並沒有太大的吸引力。我持有固定收益類產品的主要目標是,抵消股票資產的風險,因此我將垃圾債券排除在外。

黃金

黃金在市場危機時期展現出出色的避險屬性,且與大多數主要資產的相關性較低。但黃金並不足以打動我,成為我的投資專案之一。

從根本上而言,黃金並不是一種增長型資產:在長期市場週期中,黃金的價值在通脹調整后基本保持穩定。我的主要投資目標是追求長期增長,而且我持有足夠多的現金和短期債券,可以在市場下跌時提供穩定性。

本文由晨星提供給美聯社。

本文作者艾米·阿諾特為晨星的投資組合經理。(財富中文網)

譯者:劉進龍

審校:汪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