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記得要多曬太陽”
認養一頭牛廣告的爭議,不是因為“致敬”了本就爭議重重的BOSS直聘廣告,而是隱晦地,借打工之題發揮,用打工之苦來反襯牛的生活好,繼而證明奶好。
換句話說,品牌用打工人的苦來表明自己的好,打工人感到自己作為牛馬被消費、被暗諷了。
不管認養一頭牛是否原有此意,但創意的確造成了這種聯想,引發不適。
“聽說你們場曬不到太陽?”
拿奶牛類比人才,品牌的回應不算妥當
何同學被罵上熱搜,是因為他在已經長期面對“才不配位”“科技界丁真”的質疑前提下(即他被普遍認為,已經得到了眾多他不配得的好處資源),進行了一些看起來驕矜的自我反思——
“我今天沒討好了,我真棒!”
他拿他人來“鍛煉”自己,尤其當這“他人”還是網約車司機。
但能夠反思,已經是一種特權,說明生活有空閒、邊緣、尚且體面。
而被他反思的網約車司機,不一定有。
“這是我鍛煉真誠和勇氣的方式”
這條微博現在已不可見
對他的一條主要批評,是他“向下拒絕”和“向上討好”的前後態度對比
“霧西湖不如你來西湖”是半個月前,何同學在西湖與庫克見面時所說
圖片來源:小紅書@AI知識熊
激起如此眾怒,或許印證了《了不起的蓋茨比》裡的那句話:
“每當你想批評別人的時候,要記住,這世上並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擁有的那些優勢。”
可以說,兩次事件里的主體,是站在對立面的兩方。
一方是品牌、KOL和明星。 他們是人們的情緒容器,甚至是有原罪的。 越是家大業大,原罪越大,因為享受到了優勢。
另一方是打工人和網約車司機——是的,在心理上,打工人和網約車司機、快遞員、外賣員們站在一起,因為身不由己的相似處境,也因為“他們的今天可能是我們的明天”。 後者承載了打工人對階層滑落的普遍焦慮。
站在優勢位置的認養一頭牛和何同學,戳到了一些刺痛現實,進而成為了大家情緒的出口、釋放壓力的沙袋。
最後,無人在意的角落,說說我的想法。
這二者,的確有做得不好、表達不當、有待改進的地方,但不該受到如此激烈的負評。
創意如果全無冒犯,全是恭順迎合、安全之語,只會走向無趣。而認養一頭牛這次的爭議,可能會成為前車之鑒,使得品牌們進一步收縮創意的尺度,儘管從“牛的生活好”來表明“奶的品質好”是溯源行銷一個非常常見的角度; 認養一頭牛也不是第一個做這種表達、做“招聘”創意的品牌。
而何同學,如果真的是一個自視甚高、缺乏同理心的人,根本就不會有這樣的心理掙扎。這次他說的話也很像你我身邊都有的年輕人會說的話,會在事後反思自己不夠成熟、是否過於諂媚與討好,甚至,因為覺得自己有所突破而特地寫一條微博,其實就是一種討好的表現。
從近來的微博看,他在努力做一個活人,突破現有的網路生態,表達真實的想法感受; 在反覆漲粉和掉粉,今天見庫克、明天又翻車的名利場大起大落中,他在小心翼翼地維持著自己與一個想像中的公眾的交流。
想必曾經在發這些“稀鬆平常”的生活感受前,
他也經歷了長時間的自我審查
但這次的懲罰,可能過於沉重,使得他會進一步謹言慎行,直至面目模糊,不像活人。
更多精彩內容請訪問 數英網 - 文章頻道 - 項目頻道 - 招聘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