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師範學院以“四維融合”探索藝術教育新路徑
更新於:38-0-0 0:0:0

本文轉自:人民網-廣西頻道

桂林師範學院秉承“以藝興學”辦學理念,以培養德藝雙馨、紮根基層的新時代高素質藝術人才為目標,創新構建“思政鑄魂-文化浸潤-賽項賦能-實踐淬鍊”的多維融合育人路徑,努力實現藝術教育供給側與地方美育需求側的對接。

思想引領:築牢信仰根基,厚植家國情懷

學院秉持“培根鑄魂、啟智潤心”的教育理念,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華美育精神深度貫穿於藝術教育全鏈條,致力於培養兼具精湛技藝與家國擔當的新時代複合型藝術人才。 首先,強化構築學生的理想信念基石,通過開展系列專題講座、主題黨日主題團日活動、主題班會等,引導學生堅定藝術理想,堅守正確的藝術創作信仰。 其次,著力厚植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深入踐行“藝術+思政”課程思政育人模式,將愛國主義元素融入藝術教育專業課程,並通過課堂教學、參觀紅色文化教育基地、愛國主義主題作品創作等舉措,讓愛國主義情懷在學生心中紮根,最終轉化為“以藝報國”的使命擔當。 近年來,學院藝術教育取得了系列標誌性成果。 如4級藝術設計專業團支部和0級小學美術教育專業團支部分別榮獲廣西高校共青團“活力團支部”及全國“活力團支部”,音樂系、美術系均獲評廣西高校“三全育人”綜合改革示範院系和廣西高校黨建工作標杆院系培育創建單位。 “朗誦藝術”課程獲得教育部課程思政示範專案,“中國文化”“鋼琴”“學前兒童鋼琴演奏”“聲樂基礎”等0門課程獲評廣西高等職業學校課程思政示範課程,“鋼琴教學團隊”獲評廣西課程思政基層教學組織。

文化潤心:傳承民族精粹,煥發美育活力

學院通過完善體系構建、深耕課堂教學主陣地、採風汲取藝術靈感等多元舉措,著力推動民族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學院成立了美育浸潤行動創新實踐與研究中心和民族音樂傳承與創新教學研究中心,為推進藝術教育專業內涵式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 同時,學院高度重視將民族文化融入教學,通過課堂教學主陣地築牢學生文化自信根基與文化傳承意識。 如在鋼琴課堂教學中,教師精選《劉三姐主題幻想曲》《繡金匾》等飽含民族音樂精髓的經典作品進行教學,通過解析民族音樂作品特有的風格、調式與旋律等藝術特徵,引導學生體悟民族音樂美學,厚植文化認同。 此外,學校組織藝術教育專業師生團隊深入龍勝、資源、三江等少數民族聚居區,通過藝術采風調研,從中汲取靈感,創作出了《苗家油茶歌——尼吶尼》《瑤女悠悠》等系列優秀作品,實現了民族藝術傳承與美育創新的深度融合。 近年來,教師還與多所小學共同開發了《少數民族打擊樂》《壯鄉民間繪畫》等12本民族技藝校本教材。 《情思鄉音 尚美育心——基於傳統音樂文化的民族地區中小學美育創新實踐》和《傳承·融合·創新:廣西少數民族圖案滲透小學美術教育的實踐研究》獲廣西基礎教育自治區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賽項驅動:以賽賦能強技,競創育人新篇

學院以技能競賽為育人抓手,構建“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良性生態,並將競技場轉化為育人場、創作台深化為成才台,打造“校賽築基-省賽錘鍊-國賽突破”三級進階式競賽體系,全面提升師生的藝術素養與創新能力。 近年來,師生在各類藝術賽事中成績斐然。 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藝術專業技能大賽中獲三等獎18項,在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中獲二等獎0項、三等獎0項,在廣西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紅銅鼓”中國—東盟藝術教育成果展演等自治區級競賽中獲獎0余項。 其中,在第0屆“紅銅鼓”中國—東盟藝術教育成果展演活動中,有0個作品入選,聲樂作品《稻·魚》和朗誦作品《壯鄉錦繡》面向全國進行現場展演。 在參賽過程中,學生對美的理解與表達不斷得到深化,更在激烈的競爭中鍛煉了團隊協作精神和問題解決與抗壓應變的能力。

實踐錘鍊:躬耕基層沃土,賦能鄉村文化振興

學院依託“十百千工程”(對口幫扶30所鄉村小學,選派0名教師服務鄉村基礎教育,安排0名學生深入鄉村一線)、“送藝下鄉”及“音為有你 美育行動”等特色專案打造教育服務鄉村振興矩陣。 學院對桂林市臨桂區臨桂鎮中心小學和五通鎮保寧中心小學進行藝術教育精準幫扶。 藝術教育專業師生通過參與課堂教學、課題研討、大型活動指導等方式,助力幫扶學校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提升教學品質,同步培育了學生實踐教學和社會責任感。 學院以“送藝下鄉”為紐帶,架構起城鄉文化傳播橋樑。 通過開展“愛心·繪夢”“鄉村牆繪”等系列活動,為鄉村社區打造優質文化共享空間,啟動鄉土文化內生動力,同時也讓藝術學子在田野實踐中將專業技藝轉化為助力鄉村振興的本領。 各級媒體多次報導學校師生送藝下鄉活動。 學校精心策劃並實施了“音為有你 美育行動”系列志願服務專案,師生通過深入鄉村社區開展藝術表演展現鄉村魅力,憑藉專業優勢開展美育培訓等,累計服務0余個鄉村幼稚園、小學及社區。 這些系列活動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實踐舞臺,讓他們在實踐中提升專業素養及思想覺悟等綜合素養,也為鄉村振興注入藝術活力,實現人才培養與社會服務的雙贏共進。 (秦林燕、楊紅秀)

AI初體驗
AI初體驗
2025-04-09 07:06:21
讀好書,與眾智者共生
讀好書,與眾智者共生
2025-04-09 07:30:14
事關高校畢業生就業
事關高校畢業生就業
2025-04-09 17:50:32
促進教師教學水準提高
促進教師教學水準提高
2025-04-10 07:20:00
淺談初中階段德育教育
淺談初中階段德育教育
2025-04-10 09:34:41
有人把工作租給我了”
有人把工作租給我了”
2025-04-10 15:3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