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又一個頂流崩了
更新于:2025-04-15 20:59:26

人最容易犯的錯,就是忘記自己的來時路。

這句話,對熱搜第一的何同學來說,恰如其分。

繼抄襲事件後,這幾天,科技賽道的頂流網紅何同學又被罵上了熱搜第一。

何同學是誰?

幾年前,他只是一個平平無奇的大學生。

他家境普通,但就是靠著對科技的熱愛,發佈相關測評視頻,迅速走紅,在 b 站上有超 1200 萬粉絲,全網坐擁幾千萬粉絲。

而這次翻車,起因於他在微博上分享的一段關於網約車司機索要好評的經歷。

他說,以前司機跟自己要好評,他都會口頭上答應,但是下車也不點。

現在,他成長了。

除非司機的態度好到他真的很想打,否則他就會直接拒絕,然後下車走人。

對於自己的這種轉變,他非常驕傲。

美其名曰這是一個討好型人格,鍛煉真誠和勇氣方式。

粗略看一下好像沒有問題,很多人都反感索要好評的這一行為,但仔細想想又有點不對勁。

1、對於網約車司機索要好評的行為,他之前根本就沒有給好評,而這一次他不僅沒有給好評,還要當著司機的面拒絕。

2、他拿來鍛煉自己勇氣的物件,不是強者,而是底層討生活的人。

所以,也就是他這番言論,在網上引發了巨大的熱議,一片罵聲。

“服務行業不容易,為什麼要拿別人的生計,鍛煉你所謂不討好的勇氣?”

自詡真誠和強調自己來自普通家庭的何同學,發出這段話或許並沒有惡意,也確實是他的內心想法。

但他想不到自己的這些想法,多少是有點傲慢和優越感在裡面的。

如果遇到態度不佳或者服務不好的司機,可以不給好評或者投訴,但是對這個群體求好評的行為當面拒絕,並美化成是克服“討好型”人格的方式,這其實是不妥的。

其實,何同學和網約車司機何嘗不是一類人?

作為一個網紅,他不也是常常在自己每一個視頻的結尾,要求:大家點讚、投幣、轉發嗎?

他的行為,跟網約車司機要好評的行為並沒有本質區別。

一邊要求粉絲給自己點讚,一邊卻對司機的好評請求如此冷漠,這不是妥妥的雙標嗎?

他反感網約車司機的求讚,那我們又憑什麼不能反感他的求讚呢?

確實,已經有很多網友直接跑到他視頻下面,用“迴旋鏢”式模仿精準反擊:

“以前看視頻說一定點讚,退出後壓根沒點過,這是我鍛煉真誠和勇氣的方式。”

為什麼何同學這次翻車會這麼嚴重?

因為他沒有明白一個邏輯:

往上拒絕才是拒絕討好,往下拒絕是叫欺軟怕硬。

拒絕討好這個邏輯本身是沒有問題的,但你不通過拒絕比你強的人來實現,而是通過踐踏不如自己的底層人民來實現,這就叫欺軟怕硬了。

就像網友說的,不想討好別人很簡單啊。

你採訪蘋果 CEO 庫克的時候,直截了當地說蘋果這些年的產品做的太差不也是拒絕討好嗎?

你為什麼不這麼做呢?

因為他心裡很清楚,什麼人惹不起,什麼人你踩他一腳也沒任何關係。

所謂的拒絕討好,實際上只是他缺乏同理心的遮羞布。

像何同學這種,向上不敢反駁資本,向下倒會為難司機,這不算鍛煉勇氣,這分明是看人下菜碟。

其實仔細想想,網約車司機為什麼會索要好評呢?

是因為根據平台的演算法,好評率低於 95% 將面臨限流。

司機每天要多跑 10 單才能彌補差評損失。

你覺得無所謂的一個點讚,和他們的收入密切相關。

他們只是一群被困在了演算法中,想要養家糊口的普通人而已。

我們這些家境貧寒的普通人,知道網約車司機的不容易,只要不是特別過分的,多多少少還是能夠理解的。

但是作為一條視頻賣幾十萬,收入千萬的頂流博主,已經完全脫離了這個階層,他是完全無法理解的。

網約車司機的心酸,曾經的大學生何同學或許能懂,但他現在優越感滿滿,已經不需要去吃苦了,所以無法去共情普通人。

其實作為精英的他,也是從普通人一步一步走過來的。

他也曾被人瞧不起過,現在不想著為別人打把傘就算了,反而去把別人的傘撕爛,用傲慢的角度去對待底層勞動者,這才是他被罵的根本原因。

不僅僅是何同學,這個社會很多普通人也特喜歡秀優越感。

北京一輛公交車上,一個 60 多歲模樣的大媽慢悠悠上了車。

好好坐著的女孩,被這個大媽,逼著讓座,而她就因為不同意讓座,最後讓座慢了一點,便成了此大媽吐槽的物件。

她先是一番評頭論足:

“瞧你這打扮,瞧你這長相,就不是北京人兒。”

再上升言語辱駡:

“臭外地的,上北京要飯來了,狂什麼啊?下車你就被壓死!”

而還沒有等到女孩開口,大媽又亮出自己的“終極身份”:

“我生在紅旗下,長在天安門,我二環以內戶口,北京首都我的家。我正黃旗人,有通天紋,你看看你有嗎?”

通天紋她有沒有,我沒看清楚。但這位北京大媽有病,且病得不輕,我是確定的。

上來就劈頭蓋臉罵別人,一言不合就秀身份,秀戶口,看不起外地人,這種行為 LOW 爆了。

這囂張氣焰,這狂妄氣勢,不僅丟了北京人的臉,最後還把自己送進了派出所。

有的人,有個北京戶口就覺得自己天下無敵了。

有的人,喝個咖啡就以為自己是名流名媛了。

四川星巴克。

奔波一天的外賣小哥,就坐店裡休息了一會,結果就惹到了紅衣女。

“外賣員憑什麼坐這裡?”

“咖啡店裡的空氣都被他污染了!”。

喝個咖啡,都喝出優越感來了?

殊不知,傲慢無禮,高高在上的她自己,才是這個店子裡面真正的污染源!

不止是普通民眾,還有很多所謂的精英,當自己的生活好起來之後,就脫離了自己原本的階層,用傲慢的角度去看待不如自己的人。

媒體人洪晃曾經說過一句話:

“中國的精英階層已經完全不懂普通人的生活。”

億萬身價的李佳琦,對普通人說“ 79 塊錢哪裡貴了,反思是不是自己不夠努力。”

一條廣告 35 萬的羊毛月,嘲諷大學生“為什麼找不到工作,想整頓職場卻連職場都進不去。”

某經濟學家嘲諷農民種地流大汗是懶惰和愚蠢的行為,農民都應該到城裡居住。

很多的名人和精英,早就喪失了同理心,不會站在普通人的角度看問題了。

他們喜歡指點江山,卻完全不知道普通人正在經歷著什麼。

他們以為自己掌握了世界運行的真理,卻從未走進普通人的世界。

這是一種魔幻,更是一種深層次的悲哀。

其實優越感這東西,就像內褲,人人都有,但絕對不能時時刻刻炫給別人看,不然只會讓人覺得噁心。

而真正有涵養的人,從來不會把優越感寫在臉上。

有一個小故事,讓我印象十分深刻。

蛋糕店門前,有一位乞丐哆嗦著對店員說:

“我來買蛋糕,最小的那種。”

店員看他衣衫襤褸,身上還散發著難聞的氣味,便想趕他出去。

可老闆卻制止了,反而從櫃子里取出一個小而精緻的蛋糕,恭敬地遞給乞丐,然後深鞠一躬:

“多謝關照,歡迎再次光臨!”

乞丐驚到了,這是他之前從未有過的待遇。

有人不解問:“你為什麼對乞丐如此熱情?”

他回答到:

“雖然他是乞丐,卻也是顧客。他為了吃到我們的蛋糕,不惜花去很長時間討得一點點錢,實在是難得,我不親自為他服務,怎麼對得起他這份厚愛?”

對方又問:

“既然如此,為什麼要收他的錢呢?”

他笑著說:

“他是客人,不是來討飯的,他今天需要的,只是一個蛋糕和一份尊重。”

這才是發自內心的尊敬和平等對待。

在鄭州金水路英協路口,一個本地工作的環衛阿姨將自己帶好的雞蛋早餐讓給了正在乞食的盲人流浪者。

阿姨看到他吃不到,不僅將雞蛋剝好,還貼心地把雞蛋放入盲人口中,而盲人吃到雞蛋后,立刻淚流滿面,忍不住跪下來感謝她。

鄭州暴雨,培訓機構的梁老師把自己的場地讓給那些無家可歸的外地人,短短一晚上,容納了近 200 人。

他們徹夜供水供電,免費提供熱水、麵包、火腿腸,還給孕婦和小孩提供行軍床和被褥。大廳里、走廊上、教室中、宿舍內,到處都是人。

廣州疫情,一名房東給外地租房的女孩減免房租。

她在留言中寫道:“我雖然不是大富大貴,但已退休,沒有經濟壓力,特殊時期降點租金,沒什麼關係,倒是你,遠離父母要好好照顧自己。”

女孩看到房東阿姨的留言,眼眶一下子就紅了。

相比於上面看不起外地人的那群人,他們的做法和境界不知道比那群人高到哪裡去了。

這個世界上,最閃耀的東西,從來與錢無關。

真正的高貴,是不動聲色的善良,是悲憫天人的心腸,是由己及人的同理心。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真正的謙儒和強大是什麼樣子?

最高讚只有一句話: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生。

哪怕見過了許多世面,仍能對生命懷有悲憫之心。

真正的教養和優越,不是有多少錢,過多麼高級的生活。

而是當看到別人的苦難在自己面前徐徐展開的時候,仍有理解和共情。

真正的體面,從不是踩著別人證明自己站得高,而是蹲下身,告訴那些匍匐者:

我懂你的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