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嘉鈺
青山起伏下,埋藏在地下千米的頁岩氣正沿著銀色管道奔湧。作為縣級重點專案之一,習水縣程寨頁岩氣集輸站歷經7個月建設,於3月中旬正式接入林頁10HF井管網“大動脈”。
網站內的消防安全系統。
近日,走進習水縣程寨頁岩氣集輸站轟鳴的調試現場,只見加氣軟管與白色槽車內的設備蜿蜒連接,槽車好似一頭低頭飲水的“巨獸”,正有序地進行燃氣充裝作業。不遠處的壓縮設備一刻不停地運轉著,有節奏地進行除雜、脫水、過濾等處理。
該專案由貴州燃氣集團習水縣燃氣有限公司負責承接建設,通過新建3.2公里燃氣管道,將氣源輸送至程寨鎮石門村頁岩氣集輸站。總投資1253.1萬元,含壓縮機、油水分離器、發動機、消防安全系統等組成部分。設計日加氣規模為5萬立方米,利用壓縮加工、槽車輸送的方式承接林頁10HF井頁岩氣資源。
槽車正有序地進行燃氣充裝作業。
“進氣壓力2.5Pa—3.8Pa,進氣溫度<40℃,參數正常。”各類儀錶指示燈閃爍不停,像是在進行一場無聲的對話,即時反饋著設備的運行狀況。一旁身著工裝的工作人員全神貫注,手持巡檢記錄表,細緻地檢查著各項設備的真實參數。
轟鳴的調試現場,壓縮設備一刻不停地運轉著,有節奏地進行除雜、脫水、過濾等處理。
“目前,集輸站正處於緊張的調試階段,為了保障後續的穩定運行,我們需要進行長時間的調試工作,即時收集各項數據,不斷優化運行參數。”習水縣程寨頁岩氣集輸站崔站長表示,調試階段日均氣量可達2萬立方米,正式運營可達5萬立方米,經過處理后的天然氣純度較高且便於輸送,能滿足不同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站內不停運轉的發動機設備。
“在建設及投產試運行期間,我們密切關注集輸站各項設備的運行狀況,及時解決可能出現的問題,確保集輸站順利運營。”貴州燃氣集團習水縣燃氣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專案正式建成投運,預計實現年新增採氣量1095萬立方米,將有效構建多元化氣源供應體系,提升區域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專案成功搭建的配套管網設施和技術平臺,為後續開發林灘區塊頁岩氣資源奠定了基礎。(圖/文 刁苓沙、任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