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網路時代,很多人都愛在網上分享一些有趣的事。
有的人可能隨手一發,就火了,火的連自己都覺得不太可思議。
這不,上幾天就刷到一個,一張不起眼的石縫裡的酢漿草照片突然火了。
博主隨手配文 “野生酢的魅力”,卻收穫近萬點讚,評論區更是被網友們的 “夾縫求生攝影大賽” 刷屏。
有人曬出磚縫裡的蒲公英,有人分享縫隙里的葡萄風信子,這波 “草根逆襲” 看似來得莫名其妙,卻又戳中了無數人的內心。
網友們除了點讚,還加入了曬圖大賽,一個比一個火熱,接下來一起看看網友們發的圖片吧。
“就說美不美吧。”
“每次上山看到都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大,而且長的還旺盛。”
“路邊拍的。”
“看看吧,氣人不,竟然長得很茂盛,還開了花。”
“這個長春花,在台階縫中都能開花。”
“這鐵線蕨怎麼樣。”
“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啊!”
“自然的美,我也陪一個。”
瞭解酢漿草:
酢漿草,它其實是我們身邊的 “熟面孔”,它還有個別名 “三葉草”。
常見的酢漿草葉子像愛心,三片葉子湊成小巧可愛的模樣,粉白或明黃的小花星星點點冒出來,路邊、花壇、牆角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為啥酢漿草能在石縫、台階縫這些 “非正常” 環境里野蠻生長?
酢漿草的根系雖然纖細,卻像小鑽頭一樣能鑽進石縫的微小縫隙,用盡全力抓住每一點土壤。
它的鱗莖儲存著大量養分和水分,哪怕幾個月不下雨,也能靠 “老本” 維持生長。
而且酢漿草的種子超迷你,風一吹、鳥一叼就能到處安家,只要有一點點落腳地,就能開啟 “瘋狂生長模式”。
這種隨遇而安又堅韌不拔的性格,簡直是植物界的 “王者”!
被石縫酢漿草圈粉後,不少人想把這份頑強帶回家養,還需注意:
陽光:把它放在南陽臺,隔著玻璃曬不夠會徒長成豆芽菜。
澆水:不幹不澆,澆就澆透,積水容易讓種球"泡澡"腐爛。
土壤:別用營養土慣著,沙質土混點碎石子反而長得精神。
夏眠:六月葉子枯黃,等到春秋季又是滿滿一盆。
酢漿草能走紅,或許正是因為它讓我們看到了平凡中的力量。
它用一抹倔強的綠告訴我們:哪怕環境再艱難,也能活出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