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也不安全 15種水果給寶寶吃要當心
更新於:13-0-0 0:0:0

1.草莓(激素)

中間有空心、形狀畸形不規則且過於碩大的草莓,除極少部分屬於高產新品種外,一般都是使用過量激素所致。 草莓用了催熟劑或其他激素類藥物后生長週期變短,顏色也鮮豔了,但沖淡了草莓固有的香味,吃起來缺少鮮味。

2.甘蔗(中毒)

春季的甘蔗大多為秋季的存貨,儲存了一個冬天后,極易變質,在甘蔗末端出現絮狀或茸毛狀的白色物質。 切開之後,斷面上還會有紅色的絲狀物。 有人買甘蔗時沒有仔細挑選,切開后看到紅色絲狀物又以為是正常現象,結果食用后導致甘蔗中毒。

3.鳳梨(生物甙和鳳梨蛋白酶)

有的孩子吃鳳梨後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口唇發麻、皮膚發癢等過敏現象。 這是因為鳳梨中含有生物甙和鳳梨蛋白酶。 為預防過敏反應,鳳梨切好后一定要放入淡鹽水中浸泡十多分鐘,破壞鳳梨蛋白酶后再吃。

4.香蕉(二氧化硫)

為了讓香蕉表皮變得嫩黃好看,有的不法商販用過量二氧化硫來催熟,但果肉吃上去仍是硬硬的,一點也不甜。 二氧化硫對人體是有害的,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加溫熏熟。

5.葡萄(催熟劑乙烯)

一些不法商販和果農把催熟劑乙烯和水按比例稀釋后,將沒有成熟的青葡萄放入稀釋液中浸泡,過一兩天青葡萄就會變成紫葡萄。 這樣的葡萄最好別給孩子吃。

6.梨(催長素)

使用膨大素、催長素令其早熟,再用漂白粉、著色劑(檸檬黃)為其漂白染色。 處理過的梨汁少味淡,有時還會伴有異味和腐臭味。 這種毒梨存放時間短,易腐爛。

7.西瓜(膨大劑)

超標使用催熟劑、膨大劑和劇毒農藥,這種西瓜皮上的條紋不均勻,切開后瓜瓤新鮮,瓜子呈白色,有異味。

8.芒果(生石灰)

青芒果用生石灰捂黃,使表皮看起來黃澄澄的,但吃起來卻沒有芒果味,也存在過量使用防腐劑的問題。

9.桃(工業檸檬酸)

水蜜桃用工業檸檬酸浸泡,桃色鮮紅、不易腐爛。 這種化學殘留會損害神經系統,誘發過敏性疾病,甚至致癌。 半熟脆桃,加入明礬、甜味素、酒精等,使其清脆香甜。 明礬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鋁,長期食用會導致骨質增生、記憶力減退、失智、皮膚彈性下降以及皺紋增多等問題。 白桃用硫磺薰制,還會有二氧化硫的殘留。

10.桂圓(硫)

噴灑硫酸或酸性溶液浸泡,使其顏色鮮豔。 硫酸具有較強的腐蝕性,會灼傷人的消化道。 還容易引發感冒、腹瀉以及強烈咳嗽。

11.荔枝(硫酸)

用硫酸溶液浸泡、或用乙烯利水劑噴灑,使變色的荔枝變得鮮紅誘人,但很容易腐壞。 這類溶液酸性較強,會使手脫皮、嘴起泡,還會燒傷腸胃。 還有果販會用硫磺薰制,而二氧化硫對眼睛、喉嚨會產生強烈刺激,導致人頭昏、腹痛、腹瀉。 二氧化硫還會致癌。

12.柿子(酵母)

生柿子用酵母或催熟劑來催熟,但柿子的甜度大減。 還有果農在生柿子蒂巴處點上“一試靈”使之紅透。 這些化學藥劑都會產生殘留,使柿子帶毒。

13.大棗(化學劑)

用開水泡,不管多青的棗用開水一泡利馬變紅。 還有果販用化學染色劑染色,用工業石蠟打蠟,使大棗帶毒。

14.柑橘(工業石蠟)

柑橘類水果儲存中超量使用防腐劑,在出售中用著色劑“美容”,用工業石蠟拋光。 工業石蠟的雜質中含有鉛、汞、砷等重金屬,會滲透到果肉中,使用後會導致記憶力下降、貧血等癥狀。

15.蘋果(催紅素)

用膨大素催個,催紅素增色,防腐劑保鮮。 過量使用膨大素、催紅素、防腐劑會傷害肝臟。 零售果販還會給蘋果打上工業石蠟,目的是保持水分,是果體鮮亮有賣相。

99熱心醫生溫馨提醒:在挑選水果時,當看到水果異常好看,那你就要多長個心眼了,仔細辨別有毒水果,給自己和家庭把好安全飲食關。

貧血吃什麼食物比較好?
貧血吃什麼食物比較好?
2025-04-06 02:06:51
高考飲食指南
高考飲食指南
2025-04-06 03:4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