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南通日報
我市多家銀行消費貸利率重返3%以上——
“2字頭”優惠為何踩下“急剎車”
作為銀行零售業務的新寵,消費貸近日暫別價格戰:自4月1日起,利率告別“2字頭”,3%以下的利率優惠券全面退出江湖。連日來,記者瞭解到,我市各銀行已全面調整消費貸產品,暫停配發低利率消費貸利率優惠。相關業內人士表示,此次調整“低於3%”利率的消費貸產品,有利於將貸款利率保持在合理水準,增強消費信貸可持續性。
降至2.5%,消費貸利率屢創新低
消費貸是促進消費的抓手之一。記者瞭解到,隨著提振消費的相關政策陸續出爐,各家銀行紛紛加碼消費貸行銷力度,進一步擴大消費支援力度,助力居民消費升級。數據顯示,多家上市銀行2024年消費貸餘額同比增長超20%。
今年3年中,消費金融助力提振消費新政落地,銀行打響新一輪消費貸利率“價格戰”,火速跟進調整旗下消費貸產品額度及期限,甚至一度出現“白熱化”競爭,曝出最低利率降至2.5%,創下新低。“銀行消費貸利率這麼低,對有資金需求的消費者來說非常驚喜。”市民張女士在我市某銀行消費信用貸額度30萬元,在銀行行銷中得知貸款利率僅有2.58%時,立即進行了提現,“正好家中裝修資金緊張,這筆錢有了大用處。”
“去年大部分銀行的消費貸利率普遍在3.3%以上,前幾年即便是優質客戶消費貸利率也在6%以上。”我市一家城商銀行客戶經理介紹,近年來,銀行信貸結構出現明顯調整,信用卡業務規模持續壓降,而消費貸則成為各家銀行的發力重點,“陸續推出的消費貸產品優惠措施,有助於提振消費市場,滿足消費升級需求。”
本輪消費貸“戰場”上,除了利率血拚,更有100萬元額度開閘、7年超長待機。記者從我市部分銀行瞭解到,達標客戶額度也紛紛上調,部分消費貸產品最高額度從20萬元上調至30萬元,或從30萬元提升至50萬元,某銀行白名單企業職工貸款額度最高可達100萬元。
曇花一現,消費貸“漲”聲重響
“羊毛還沒來得及薅就被叫停了,好可惜!”這波史上最便宜消費貸也只是“曇花一現”,“2字頭”消費貸利率在二季度戛然而止。記者從我市多家銀行瞭解到,根據相關指導,自4月1日起,新發放消費貸產品年化利率不低於3%。
“我一直在銀行有消費貸款,最低利率是年化3.16%,額度是30萬元。平時將消費貸作為備用金,要使用的時候隨時提取,也能夠隨時還款。”市民陳先生在3月底接到銀行客戶經理提醒資訊:4月1日起消費貸利率將上調至3%,如果近期有消費資金需求,可儘快提款。
“沒想到也就幾天時間,‘漲’聲就響了起來,利率又回到‘3字頭’。”陳先生透露,在收到客戶經理提醒后,重新申請了年化2.9%利率的消費貸,並償還了此前3.16%利率的消費貸。“只是將貸款置換了一下,就能省下幾百元利息。”
如今,消費貸市場上已經“2字頭”利率蹤跡難覓。消費貸銀行願意放、消費者也能得實惠,為何優惠利率會被緊急“踩剎車”?“其實3%基本可被視為零售貸款利率的底限。”我市相關業內人士表示,消費貸和按揭貸是銀行重要信貸資產,如果利率過低會壓縮銀行利潤空間;將利率調整保持在合理水準,可防止資金違規使用,刹住價格戰歪風,並增強消費信貸可持續性。
羊毛難薅,低息也有“隱形門檻”
儘管消費貸重返“3字頭”,但記者了解發現,這類低利率消費貸產品也並非所有消費者都能輕鬆觸達,各家銀行會將最低利率與特定客群綁定,例如新客戶、優質企業員工或通過特定渠道申請的借款人。我市某國有銀行客戶經理表示,這種差異化定價策略既保持了市場吸引力,又為後續風險控制留出空間。
低利率與高額度看似誘人,但實際申請條件並不寬鬆。以某城商行為例,其線上申請的20萬元消費貸額度雖無需抵押,但若需提額,則必須通過線下面簽流程,審核內容包括個人所得稅繳納記錄、住房公積金繳存證明、房產資訊等核心資質。還有的銀行則設置了更複雜的准入門檻:如要享受最低利率,需以“團購”形式申請,湊滿20人方可成團。
“銀行會根據個人信息進行畫像評分,其享受的額度和利率會有所不同。”我市某銀行個貸部相關負責人透露,徵信記錄、社保繳納情況、負債率等仍是基礎篩選條件,部分銀行還對借款人年齡、工作單位性質、工齡等提出附加要求。
“消費者在申請消費貸時需理性評估自身資質,避免被宣傳利率誤導。”我市相關業內人士提醒,普通消費者還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合理評估自己的還款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貸款產品,同時還要重點關注還款靈活性、提前還款手續費等條款,而非單純追求最低利率。
本報記者 張水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