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眼,新榜大會已經開到第十屆了,新媒體這十年也干成了“老媒體”。靠資訊差賺錢的時代結束了,一切都回歸本質了。
當我在朋友圈抒發感慨,發出新榜大會的四宮格照片時,突然有粉絲私聊我:波波你怎麼還在穿衝鋒衣,最近都在傳衝鋒衣會導致不孕,你知不知道?
聽到這個消息,大受震撼。我的第一反應是,如果衝鋒衣能導致不孕,還要避孕套幹嘛?
但秉承著求真精神,我還是去研究了一下,這說法是從哪傳出來的?大家自己看吧,乍一看還挺唬人的。
邏輯看起來無懈可擊。衝鋒衣常用的防水面料GORE-TEX使用了PTFE,PTFE是PFAS物質家族中的一種,PFAS好像有點問題,所以GORE-TEX也有問題,用GORE-TEX面料的衝鋒衣都有問題。
看起來推導合理,但這個推理鏈條里少了點關鍵資訊,這個問題後面說。
要知道,GORE-TEX黑標在衝鋒衣領域是品質的象徵,如果GORE-TEX能導致不孕、危害健康,頭部戶外品牌將全軍覆沒。
作為愛穿衝鋒衣的男性,我必須得研究研究這是怎麼回事。
最近這個讓很多人恐慌的PFAS問題,其實並不是什麼新的重大發現,而是一件跨越了幾十年的“老黃曆”。早在幾十年前美國就討論過這個話題,在那個時候學界就已經發現PFAS家族中的PFOA等物質對環境和人體健康有害。
最近一次關於PFAS的討論,就是“衝鋒衣導致不孕”事件。
3月26日,有媒體發佈微博話題#防水衝鋒衣可能影響女性懷孕#,引發公眾熱烈討論,一度登上微博熱榜TOP1。報導引用了2023年發表在《整體環境科學》雜誌上的一篇論文,這篇論文研究了新加坡一群嘗試懷孕的女性血液,發現血液中的PFAS濃度與女性生育能力有顯著相關性。由於衝鋒衣常用的GORE-TEX面料中,含有PFAS家族的含氟聚合物,因此衝鋒衣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隨後多家媒體發佈相關消息,始祖鳥、猛獁象、北面等眾多一線戶外品牌被捲入其中。隨著消息的快速擴散,部分自媒體進一步放大話題,把PFAS的危害描述得更加誇張,比如致癌、影響免疫系統等等。GORE-TEX在這一輪衝擊下信任度受到嚴重影響。
在此期間,每日經濟新聞進行了跟蹤報導,對此前的言論做了進一步說明,GORE-TEX公司也發佈了聲明。但輿論漩渦中仍然充滿大量不客觀的聲音。
好在,理性的聲音很快就出現了。在消息越傳越兇、用戶心生焦慮的同時,越來越多的業內人士站出來對PFAS進行科普。借助專業知識告訴公眾:PFAS是一類物質的總稱,要區分哪些有毒哪些無害,衝鋒衣中的PFAS並不會直接危害人體健康,不要談虎色變。
圖:氟化工專家吳克安指出,PFAS是廣泛概念,不是所有PFAS都有毒
3月29日,人民網發佈了一篇闢謠文章,文章從專業視角介紹了PFAS到底是什麼,衝鋒衣中的PFAS對人體到底有沒有影響……權威官媒背書算是給這輪風波定了性。
儘管很多專業人士已經從科學角度進行了科普,糾正了PFAS家族中的個別物質有害不等同於衝鋒衣有害,但理性聲音很難快速奪得一切聲量。
仍然有人扔掉了幾千塊買的鳥,有人憂心忡忡地在科學博主評論區諮詢某某款式是否含有PFAS。
有人趁機抄底,用低價收到了衝鋒衣好貨。
化學問題還是比較複雜的,估計很多人已經看完半篇文章了,還是沒明確搞懂:PFAS是什麼?PFAS一定有毒嗎?為什麼PFAS中存在有害物質不等同於衝鋒衣有害?到底是什麼原理?
接下來用大家都能聽懂的人話,聊聊這幾個問題。
首先我們得搞清楚,PFAS是什麼?前面引用的專家科普內容已經提過這個問題,PFAS不是某一種成分,而是一系列含氟有機化合物的統稱。人類已知的PFAS物質有成千上萬種。我們知道維生素分成A、B、C、D等十幾種,PFAS的成員複雜度是維生素家族的上千倍。
很多人看了最近的熱搜,以為PFAS是個什麼十惡不赦的東西,其實它有非常好的特性,防水、防油、防汙,因而被廣泛應用到服飾、牙線、速食包裝、防水睫毛膏等日用品中。
好了,到這我們先明確一件事,PFAS是一系列物質的總和,在生活中很常見,不必談“氟”色變。
PFAS甚至被應用到食品相關領域,不會導致中毒嗎?這就要聊第二個問題,PFAS一定有毒嗎?到底是哪個物質有毒?
PFAS裡的“毒王”是PFOA和PFOS,根據氟化工專家吳克安的分享,目前在最嚴格的美國,法律效力判定有毒的PFAS有6個,狹義範圍有毒進入EPA《有毒物質清單》的有大約200個。因為群體中有壞蛋,就一棒子打死整個族群,這就過於嚴厲了。
到現在我們已經知道,PFAS家族中有毒的,是成千上萬個成員裡的少部分成員。那麼,衝鋒衣里的PFAS是哪種?衝鋒衣里的PFAS有害嗎?
傳統GORE-TEX面料中的薄膜是由PTFE製成,PTFE雖然屬於PFAS家族中的一個物質,但PTFE本身無毒無害,且非常穩定不會進入人體,可以說是“雙保險”。PTFE甚至可以用來做纏水管的生料帶,我們家裡的水龍頭介面處就有它的身影,是否有害不言自明。另外,GORE-TEX在2022年已經推出全新ePE薄膜,ePE薄膜由膨體聚乙烯製成,已經徹底不含PFAS物質。
現在我們來複習一下,當我們逐層拆解可以發現:第一,PFAS是一類常見物質的總和;第二,並不是所有PFAS都有害;第三,衝鋒衣GORE-TEX面料裡的PTFE恰恰是無害的那一類。將PFAS中的部分物質有毒看做衝鋒衣有毒,將PFAS里的“毒王”會導致不育推導到衝鋒衣導致不育,屬於化學界的“地圖炮”——以個別代表整體,將個別成員的特質安到全體成員身上。
過度焦慮對身體的傷害,都比衝鋒衣對人體的影響大得多。
帶著媒體人和商業觀察者的雙重身份,我在思考一個問題:我們到底要以什麼樣的態度面對這類資訊?現在我們擁有了更多接收信息的管道,也多了很多容易誤入其中的陷阱。每日經濟新聞最初報導中提及"可能影響女性懷孕"的限定條件,在二次傳播中退化為絕對化的"導致不孕",這種資訊衰減暴露出流量邏輯下的傳播畸變。
當不實信息擴散時,闢謠往往需要調動十倍於原報導的資源,才能完成部分認知糾偏。一家企業、一個品牌做起來,需要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但品牌受到嚴重傷害只需要一人一句話。就像曾經的味精不健康、咖啡致癌傳聞,輿論風波里受傷的只有品牌。
當我們無法判定真相到底是什麼的時候,沉默是一種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