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品牌價值研究院 付克友
AI時代的到來,讓AI與人類的緊張關係,成為一個備受關注與熱議的話題。其中的問題包括且不限於:AI會作惡嗎?人類會被AI替代嗎?哪些職業即將消失?不一而足。
這些問題,狂飆突進的高科技本身無法回答。能回答的,其實是創造高科技的人和企業。
日前,阿裡巴巴創始人馬雲在阿裡雲新財年啟動會上發表演講。他說,高科技絕不僅是征服星辰大海,更應該呵護人間煙火。科技人員的責任,不是讓AI取代人類,而是讓AI更懂人類、更好地服務人類。
這是非常精彩的回答,直指核心命題:在某種程度上,被巨集大敘事忽視的“煙火細節”,正在成為檢驗科技文明成色的試金石。
曾幾何時,“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背後是中小商家被流量裹挾的焦慮,演算法締造商業神話的同時,還有那些市井商鋪難以為繼的困境。代表高科技力量的電商平臺,是該向高科技的星辰大海進發,還是攜線上優勢碾壓線下市場空間?
從“馬雲的時代”到“時代的馬雲”,阿裡也經歷了一場內在的轉型。
今年2月,阿裡發佈去年三季報數據顯示,該財季資本開支高達317.8億元。與之相對應,阿裡雲實現營收317.42億元,阿裡AI收入已連續六個季度實現三位數同比增長。
而奔赴星辰大海,還在路上。按照阿裡官方說法,未來三年,阿裡將投入超過3800億元,用於建設雲和AI硬體基礎設施,總額超過去十年的總和。
更重要的是,這些高科技的成果,並沒有遠離人間煙火,而是走進了人間煙火。當AI的落地場景,鎖定醫療影像識別、農產品溯源、小微商家智慧運營等,高科技在填平而非製造數位鴻溝。這種轉變,是從“商業效率至上”向“社會價值優先”的倫理反覆運算。
“別讓AI取代人類”,這話從馬雲嘴裡說出來,也就顯得順理成章,不再是心靈雞湯。
“人類培育AI,AI服務人類”由此形成閉環。高科技不再是冰冷的替代者,而是啟動人力資本價值的催化劑;高科技也不只是精英人群的工具,更是普羅大眾的共用方式。
正如馬雲所說,“科技要給每一個普通人的生活帶來變革,讓每一個人有尊嚴”,希望所有人一起持續努力,“把這個世界帶入到一個善良的高科技時代”。
這種“善意經濟”的可行性,為科技企業提供了新範式,即利潤不來自榨取使用者注意力,而源於解決真實痛點的價值創造。
這種“善良科技”的價值觀,也從“不作惡”的被動約束,升級為“向善而行”的主動選擇,為破解AI倫理困局提供了新思路。
這也讓人聯想到,日前一些線上平台的動作。京東宣佈,未來一年內大規模採購不低於2000億元出口轉內銷商品;盒馬、永輝超市以及華潤萬家等也面向外貿企業開放綠色通道,加急處理產品入駐,助力中國優秀商品流回國內市場。
外貿環境惡化之際,平台企業的舉動,關係到成千上萬外貿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也在點亮內需的人間煙火。
星辰大海要追,人間煙火更值得。代碼有情懷,演算法也要見人心。高科技再高,品牌也要有溫度。呵護人間煙火,高科技品牌才有溫度。
每日經濟新聞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