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仙林,春意盎然。4月13日上午7點30分,紫金農商銀行·2025南京仙林半程馬拉松(簡稱“仙馬”)在仙林大學城羊山公園西門鳴槍開跑。本屆賽事由中國田徑協會、南京市棲霞區人民政府、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南京市仙林大學城管理委員會主辦。
作為全國半程馬拉松錦標賽、世界田聯精英標牌賽事和中國田徑協會A1類賽事,本屆仙馬吸引了來自國內外1.2萬余名頂尖選手和業餘跑者參與,也為他們奉上人在景中跑、景在城中繪、處處“森”呼吸的參賽體驗。
賽道升級“縱享絲滑”
4000多人突破個人最好成績
本屆仙馬賽道將仙林大學城的青春活力與城市魅力完美融合,首次把迷你跑終點設在南京大學校園內,讓跑者享受運動帶來快樂的同時,還能感受名校的學術氛圍和文化底蘊。整個賽道更是串聯了仙林多所高校,羊山公園和仙林湖公園兩個生態景區,仙林金鷹和萬達茂兩個城市綜合商業體以及羊山湖路、仙林大道、仙林湖路、文瀾路等城市景觀道路,構成了一幅春日的唯美畫卷。
今年,作為全國半程馬拉松錦標賽的第2站,仙馬吸引了眾多國內外頂尖運動員踴躍報名,有13名國際高水平運動員參賽,另有來自國內34個單位的148名錦標賽運動員報名參賽,他們齊聚仙林,用速度與激情詮釋馬拉松精神,為觀眾帶來一場精彩絕倫的體育盛宴。
經過激烈角逐,WAKE ADISU NEGASH以1:01:43奪得半程馬拉松男子冠軍,SISAY MESERET GOLA以1:10:53奪得半程馬拉松女子冠軍。
賈俄仁加以1:03:59獲得2025全國半程馬拉松錦標賽(第2站)男子冠軍;鄧書佳以1:12:41獲得2025全國半程馬拉松錦標賽(第2站)女子冠軍。
“因為之前已經跑了兩三場,今天狀態沒達到最好,但是仍然跑進了64分,還是挺滿意的。”賈俄仁加特別點讚了仙馬的賽道,“路線好跑,賽道設計、賽事服務都很好。”與此同時,他還被沿途的觀眾的熱情所感染,覺得跑起來激情滿滿。
現代快報記者瞭解到,為了助力跑者提升個人成績,今年的賽道做了升級,全程減少1個折返點與5個急轉彎,實現最短路徑“藍線”精準覆蓋21.0975公里,只為讓每一位跑者感受“絲滑賽道”,暢快衝擊PB(個人最好成績)。據瞭解,2025仙馬大眾組男女選手以及中國籍男女選手展現出卓越的競技水準,均打破賽會紀錄。同時,本屆賽事有4059人實現PB。
青春風暴席捲賽道
高校學子用馬拉松解鎖仙林魅力
青春是仙林最動人的旋律,活力是這裡永恆的底色。2025仙馬“高校賽中賽”體系再升級,以專業競技奏響青春強音,吸引了全國270余支高校跑團、超2000名學子報名角逐,經嚴格審核與公平抽籤,最終有南京大學、東南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同濟大學、南京理工大學等57所高校(省內40所,省外17所)的150支隊伍脫穎而出。選手們以奔跑之名,赴一場青春的盛宴。
仙馬“高校賽中賽”不僅為各地大學生提供了一次展示自我、挑戰極限的機會,也為高校之間增進交流提供了平臺。
南京理工大學冠軍隊成員楊文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透露,近年來,他明顯察覺到身邊同學對於跑步的熱情持續高漲。楊文龍介紹道:“單說我們跑團,過去一年時間里,成員數量就新增了上百人,大家參與跑步運動的積極性可見一斑。”在他眼中,馬拉松賽事不僅是一場體育競技,更是深入感知一座城市的絕佳途徑。“我本身就想留在南京,未來也想從事體育相關的工作。”楊文龍說,這一次他也通過馬拉松解鎖了更多仙林獨特魅力。
馬拉松獎牌是賽事重要的組成部分。近年來,獎牌的形式和內涵不斷拓展,已經不再是一個簡單的完賽證明,它逐步具有了藝術收藏品的屬性。“今天是我參加的第十場半程馬拉松比賽!”南京大學定向越野(馬拉松)隊隊員唐晨曦告訴記者,讓他印象深刻的就是今年仙馬的獎牌很好看。今年賽事獎牌正面以水紋、岩石、山林等自然元素為設計核心,背面的梅花生動可愛,一同勾勒出山水相依的仙林生態畫卷。獎牌還特別設計了可拆卸式“獎牌刻字”銘牌區域,讓每一枚獎牌都成為獨一無二的紀念品。與此同時,賽道氛圍很好,“因為在仙林大學城,賽道兩邊有很多同齡的同學為我們加油,這也讓我們感到很振奮。”唐晨曦說。
青春力量傾心守護
助力跑者安心暢意奔跑
在賽事的拉伸區,南京體育學院大二學生王韻潔接受了記者的採訪。她透露,這是自己首次參與仙林馬拉松相關活動,此次經歷讓她感觸頗深。王韻潔說道:“長時間的運動往往會使身體產生不適,然而,現場的運動員們卻能克服這種不適,不斷突破自我,他們身上所展現出的激情,讓我感到敬佩。”談及自己參與此次志願服務的收穫,王韻潔表示,在為參賽選手提供服務、緩解他們身體疲勞的過程中,她不僅將平時所學的專業知識付諸實踐,更對這些知識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
“您的水,請拿好”“能量膠在右手邊”……像王韻潔一樣的志願者還有許多。
為了提升廣大跑友的體驗感,歷屆仙馬在安全保障方面一直不斷進行優化完善。當選手們在賽道上如風飛馳,志願者們則將細緻的服務布滿賽事的每一個角落,致力於提升廣大跑友的體驗感。據瞭解,組委會在一線從事服務保障的團隊,包括安保、交管、醫療、交通、城管、環衛、通訊、街道社區和各類志願者,總數有近6000人。賽事保障也得到了駐區高校的積極支持和熱情參與,近3000名大學生志願者,分佈在多個崗位上,為選手進行服務;安保團隊中,很大一部分是來自南京警察學院的學警;醫護團隊中也有多名來自南京中醫藥大學的學生志願者,仙林的眾多大學生群體共同攜手用青春活力和熱情的服務為仙馬增添了一道亮麗的色彩。
文體商旅聯動
仙馬助力打造“體育+”多元生態
當上萬名跑者用腳步丈量這片土地,用相機記錄下非凡時刻,這場奔跑早已超越體育賽事本身,流動的城市敘事成為撬動城市發展的槓桿。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眼下,馬拉松不僅是一場體育賽事,還是拉動文旅消費的重要“引擎”。
2025仙馬以賽事為紐帶,融合文體展演、特色消費、殘健共融及景區聯動,打造“體育+”多元生態。
賽道沿線8個展演點彙聚傳統非遺與現代藝術,高校學子與社區團隊連袂獻藝,為選手加油助威。124人組成的人才跑團展現精英風采;由視障、肢體障礙人士及陪跑員組成的“棲棲跑團”,展示了殘疾人挑戰自我的馬拉松精神。
終點區設置本土美食市集,知名餐飲品牌帶來地道風味,仙馬特色文創產品也吸引眾多跑者選購。此外,賽事聯動棲霞山、聚寶山公園、歡樂谷等景區為選手提供了門票福利。
一場關於品質與創新的盛宴——棲霞好物展也在仙馬期間於金鷹湖濱天地舉辦,彙聚智慧科技、健康醫療、文創藝術、運動出行等領域產品,多方位呈現棲霞濃厚的地域特色和創新精神。
活力仙林,共赴未來。讓我們相約明年春回大地時,再聚仙林,共續這場春日里的奔跑之約。
通訊員 李慧珍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徐蘇寧/文 顧煒 顧聞/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