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上市券商一季報預告:中信證券丟了第一,8家凈利同比預增50%及以上
更新于:2025-04-13 18:11:22

紅星資本局4月13日消息,連日來,已有10家上市券商披露了2025年一季度“成績單”。紅星資本局梳理髮現,已公佈業績的券商凈利潤均實現兩位數的正增長。談及業績增長原因,多家券商提到,與財富管理、投資交易等業務實現同比增長有關。

值得注意的是,剛剛完成並表的國泰海通(601211.SH)預計一季度歸母凈利潤超百億元,遠高於“券商一哥”中信證券(600030.SH;6030.HK)的65.45億元,有望登頂今年一季度上市券商的業績榜首。

資料圖 圖據視覺中國

8家凈利同比預增50%及以上

“一哥”不敵重組“巨無霸”

連日來,包括“三中一華”、國泰海通在內的頭部券商均披露了一季度業績預告,除中信證券外,歸母凈利均大幅增長50%以上。

國泰海通預計,一季度公司實現歸母凈利潤112.01億元至124.45億元,同比增加350%至400%;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29.73億元至33.83億元,同比增加45%至65%。

兩個核心財務指標之差的非經常性損益,主要來源於國泰君安吸收合併海通證券時產生的負商譽。3月28日國泰海通曾公告,獨立評估機構對海通證券可辨認資產和負債於交割日的公允價值進行評估,暫時確定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約90億元,確認為本備考合併財務報表的負商譽。

此前長期領跑的中信證券預計,一季度實現歸母凈利約65.45億元,同比增長32%左右。由此可見,“一哥”不敵重組“巨無霸”。

“三中一華”中,中信建投(601066.SH;6066.HK)預計實現歸母淨利約18.43億元,同比增長50%左右;中金公司(601995.SH,03908.HK)預計實現歸母淨利18.58億元至21.06億元,同比增長50%至70%;華泰證券(601688.SH;6886.HK)預計實現歸母淨利34.37億元至36.66億元,同比增長50%至60%。

此外,中國銀河(601881.SH,6881.HK)預計實現歸母淨利27.73億元至31.00億元,同比增長70%至90%;東吳證券(601555.SH)預計實現歸母淨利9.12億元至10.03億元,同比增加100%至120%;興業證券(601377.SH)預計實現歸母淨利5.16億元,同比增加57.32%;華安證券(600909.SH)預計實現歸母淨利5.02億元至5.58億元,同比增加80%至100%;國元證券(000728.SZ)預計實現歸母淨利6.41億元,同比增加38.40%。

財富管理、投資業務增長

多家券商在一季報中提到,業績增長得益於證券投資和財富管理業務的快速發展。

國泰海通表示,一季度公司歸母凈利潤增長的主要原因為換股吸收合併海通證券產生負商譽;公司歸母扣非凈利潤增長的主要原因為公司持續提升主營業務競爭力,財富管理、投資交易等業務均實現較大幅度增長。

“一季度,公司主動把握市場機遇,全面推進零售、機構和企業三大客戶服務體系建設,推進各項業務穩步發展,取得較好經營業績。同時,積極推進換股吸收合併海通證券相關工作,加速向國際一流投資銀行邁進。”國泰海通指出。

華泰證券指出,一季度公司不斷深化平臺化、一體化與國際化運營,積極服務實體經濟提質增效,各項業務保持穩健發展,報告期內公司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為財富管理、機構服務、投資管理等主要業務線均同比顯著增長。中信證券也表示,公司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是,財富管理、投資交易等業務收入同比增加較多。

申萬巨集源非銀分析師羅鑽輝認為,2025年一季度多家券商表現亮眼主要是基於兩大原因,一是市場交投活躍,個人投資者加速入市,其中,交投保持在1.52萬億左右的高位、上交所新開戶數同比增長27%;二是多數券商上年一季度存在低基數效應。

開源證券研報也指出,一季度以來,證監會聯同各方持續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創設證券、基金、保險互換便利工具,鼓勵上市公司回購和增持。券商板塊估值和機構持倉仍在低位,受益於活躍度提升,券商一季報業績有望超預期。

紅星新聞記者 蔣紫雯

編輯 鄧淩瑤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