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明朝的歷史瞭解,大概是來自於很古早的一部電視劇,講述的一個喜歡偷文物的小偷回到明朝遇到朱允炆他們的故事。而穿越回到明朝的時期,正好是朱元璋死了兒子,朱允炆死了父親的時候。而那個喜歡偷文物的小偷,她所喜歡的文物又正好屬於這個時代,於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故事開場了。
我不是一個了解歷史的人,但是在這個古早的電視劇裡,我認識了草根皇帝朱元璋,也認識了他那個溫文爾雅的孫子朱允炆,更認識了朱元璋的兒子朱棣。這個電視劇雖然是穿越劇,但是對於歷史人物的結局,卻並未有過多的更改,於是我明白了,朱允炆在他所在的時代里,失蹤了。
總的來說,這是一個朱允炆繼承了父親太子職位,然後成為皇帝,結果卻被朱棣篡位的故事。在這個故事里,我看到的朱元璋,是一個慈愛的老人,他為自己的兒子惋惜,於是更加疼愛自己的孫子。但是,在閱讀了《從開國到亡國》這本書之後,我好像對他有了新的認識。
朱元璋的童年並不幸福,畢竟作為貧苦人家的孩子,童年的人生又能夠有什麼優越的呢?對於朱元璋來說,他的童年就是給地主放牛,放不好還會有懲罰。但是放牛的朱元璋,卻幹了一件讓我目瞪口呆的事情——他把牛殺了,然後召集小夥伴們一起把牛吃了!
雖然這件事情有點離經叛道,但是結合當時的情況來看,我好像又能夠理解:沒有食物吃的朱元璋,餓著肚子,如果不吃東西,最後餓死的只有自己。只不過,因為膽大,所以朱元璋選擇了吃掉主人家的牛,至於以後的事情,那就交給以後來說吧。
所以,一個人的未來能夠成為什麼樣的人,基本上在一個人的童年時期就能夠看出來。作為普通人,我們終其一生可能就只能是普通人了,畢竟我們沒有經歷過那種饑荒的時刻。但是更多的時候,我們並不是缺少精力,而是缺少那份“奮起和努力”的精神。
從平民到天子,這其中的經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想,除了人本身具有的韌性以外,還要有一定的運氣,不然為什麼所有的小說故事里都會有氣運之子的說法呢!朱元璋的一生,除了他的人生從低到高,我覺得還讓我意外的,是他對所有人的管理!
朱元璋設置了巡檢司和錦衣衛,一來盤查全國各地過往的行人,二來查看吏民的一言一行。同時,朱元璋在《大誥續編》裡提出讓老百姓之間“互相知丁”,也就是說,每個人都生活在他人的監視之下,每個人除了自己要做的事情之外,還需要知道自己的鄰居家裡的情況。
第一感覺朱元璋真的是挺熱愛權利的,所以他急切的想知道自己國土裡面每個人都在做什麼,第二感覺就是貧民出身的朱元璋在成為了天子之後,不論是財力還是權力,好像都大到不可思議。“互相知丁”就不說了,普通人瞭解自己身邊鄰居還沒什麼,但是巡檢司和錦衣衛檢查過往行人還要查看吏民一言一行,怎麼看都是大工程了!
不得不說,看了《從開國鬥到亡國》,我對朱元璋的認知又多了一些,但是更多的,卻還是屬於那個時代的故事。這本書從朱元璋開始講,然後是朱允炆、朱棣、朱見深、朱厚照……我看到了不同的明朝皇帝,也看到了獨屬於他們每一個人不同的故事。
讀歷史的意義在哪裡呢?也許就是從他們每一個人的身上去尋找我們能夠成就自己的機遇點吧。閱讀這些故事之後我會發現,其實每一個人在其一生都會有屬於自己不同的機遇,把握住了就能夠成就未來,把握不住,那就只能被時代拋棄,但總的來說,人生還是自己的,也必須自己從中找到選擇然後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