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坐進凱迪拉克傲歌的駕駛艙,發現自己像是被塞進了一台未來戰機的座艙裡。方向盤后的曲面屏像一塊融化的液態金屬,33英寸的螢幕從儀錶台左側一直流淌到副駕駛面前。這不是那種刻意討好年輕人而堆砌的浮誇設計,更像是在美術館里看到的裝置藝術——科技與美學的平衡拿捏得恰到好處。
車身線條會讓人想起紐約第五大道櫥窗裡的雕塑作品。設計師把鑽石切割的家族語言玩出了新花樣,溜背造型像被風吹起的綢緞自然垂落,車尾那道貫穿式燈帶在暗夜裡亮起時,彷彿有人用雷射筆在夜色中劃出一道優雅的弧線。最妙的是前臉設計,保留盾形格柵的輪廓卻用發光矩陣替代傳統中網,像是給經典西裝換上了發光面料的晚禮服。
皮革包裹的中控台觸感像剛拆封的義大利手工皮具,26色氛圍燈在門板上投射出的光影有種老式黑膠唱片封套的質感。凱迪拉克這次沒跟風搞極簡主義,實體按鍵像鋼琴琴鍵般錯落分佈在觸手可及的位置。座椅按摩功能啟動時,腰托的力度讓人想起專業理療師的手法——不是那種廉價的震動馬達,而是能精準找到肌肉節點的推拿節奏。
Super Cruise系統開啟后,方向盤上的燈帶會變成溫柔的綠色光暈,車道居中做得比某些新勢力更懂得"適當放手"的哲學。HUD抬頭顯示把導航箭頭直接投射在前風擋上,有種玩全息投影遊戲的錯覺。最實用的是夜視系統,黑暗中的行人會被標註成發光的剪影,像在玩科幻射擊遊戲裡的透視外掛。
車機系統這次終於甩掉了美系車的老毛病。高通8155晶片讓觸控回應快得像在滑動最新款旗艦手機,語音助手能聽懂"把空調調到23度同時打開座椅通風"這樣的複合指令。無線CarPlay投射在曲面屏上的效果,就像把iPhone介面嵌進了IMAX銀幕。不過實體旋鈕的保留證明工程師們還是懂開車時需要物理反饋的安全感。
音響系統值得單獨說兩句。AKG揚聲器不是噱頭,播放爵士樂時薩克斯的泛音像是從右後方45度角飄來,低音鼓點的震動會順著真皮座椅傳導到脊椎。有個細節很貼心——當車外噪音增大時,系統會自動調整聲場平衡,就像給耳朵戴了副智慧降噪耳機。
要說缺點也不是沒有。後排座椅對1米8以上人士不算友好,中央地台凸起的高度能當臨時茶幾用。車機雖然流暢但第三方應用生態還是不如國產新勢力豐富,無線充電板發熱量在夏天會讓人想起鐵板燒。但話說回來,買這車的人誰會在後排塞三個彪形大漢?至於應用商店,連上CarPlay后這些都不算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