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礦山裝上“神經系統” 科技創新推動煤炭行業高質量發展
更新于:2025-04-13 16:10:06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最新發佈的報告顯示:2024年全國原煤產量達47.8億噸,同比增長1.2%;煤炭進口量5.43億噸,同比增長14.4%。今年我國煤炭市場供需將呈現相對平衡並向寬鬆轉變的運行態勢。

當前社會存煤水準處於歷史高位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表示,隨著我國可再生能源規模化發展持續推進,化石能源替代效應日益顯著。近年來我國通過政策引導和產業扶持,已建成多個大型水電站集群,光伏發電與風力發電裝機容量實現跨越式增長。清潔能源的快速發展有效提升了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結構中的佔比,對傳統化石能源形成持續替代效應。

值得關注的是,儘管清潔能源替代步伐加快,報告預測2025年國內煤炭產銷量仍將保持增長態勢。數據顯示,當前社會存煤水準處於歷史高位,疊加進口煤炭持續高位運行,全年煤炭市場供需將呈現相對平衡並向寬鬆轉變的運行態勢。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新聞發言人 張巨集:煤炭生產產量前兩個月同比增長7.7%,我們預測今年煤電的發電量增量應該在1000億度以上。

智能化建設提速

採煤機械化程度超99%

數據顯示,“十四五”以來,煤炭行業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年產千萬噸級煤礦增至83處,採煤機械化程度達99.32%。同時,智慧化煤礦建設加速推進,智慧化產能已佔總產能的50%以上。

位於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的這家煤礦企業,智慧綜采工作面正高效運轉。工作人員正通過5G設備精準定位系統,實時監控井下設備運行狀態。

過去井下通信延遲大,突發情況處置至少需要半小時。現在通過5G網路,地面指揮中心能即時看到井下畫面,指令秒級下達,效率提升80%以上,如同為礦山裝上“神經系統”。

國家能源神東煤炭集團智慧化技術負責人 王洋:我們現已攻克3類智慧採煤、5類智慧掘進、5類機器人等關鍵技術。比如巡檢機器人能替代人工排查危險區域,每年減少人工干預上萬次。

在內蒙古自治區東部的這家企業,幾百輛無人駕駛的巨型卡車正在工作。國家電投內蒙古公司2020年首次開展5台無人駕駛寬體車應用,目前該公司投入生產運行的無人駕駛寬體車已達273台。

科技創新推動煤炭行業高質量發展

我國自主研發的“空天地一體化礦區生態大數據管控系統”正在為煤礦企業構建“空、天、地、深、時”“五位一體”的礦區生態監測體系,實現了對所屬礦區生態修復的全周期監管。

中國煤炭地質總局副局長 琚宜太:該系統運用衛星遙感、物聯網、雲計算等技術,結合不同礦山的區域特色,聚焦監測對象的異質性,實現了“礦山生態問題能追溯、修復工程可管控、修復紅利可衡量”的全周期監管。

去年,我國還建成了煤炭行業全產業鏈國資智慧雲、行業大模型。同時,人工智慧技術在百餘個場景推廣應用,智慧化煤礦建設成效顯著,科技創新正在成為煤炭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驅動力。

(總台央視記者 朱江 王顥一)

用思維點亮智慧課堂
用思維點亮智慧課堂
2025-04-11 07:57:44
解鎖“AI” 智啟教育
解鎖“AI” 智啟教育
2025-04-11 09:34:17
讓閱讀 成為一種習慣
讓閱讀 成為一種習慣
2025-04-11 09:4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