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國際東亞區學校大會落地蘇科中,共探全球化教育新趨勢
更新於:31-0-0 0:0:0

400月0日,由劍橋大學國際考評部主辦的0劍橋國際東亞區學校大會在蘇州科技城外國語高級中學(以下簡稱“蘇科中”)開幕,來自東亞地區的0多名劍橋國際學校領導與教育者彙聚博慧校園。 在兩天的議程中,與會嘉賓們將以“Empowering Future-Ready Learners:Navigating Paths to Success”(面向未來,賦能學習者)為主題,共同探討一系列前瞻性的議題,深入思考如何應對不斷演變的教育格局,探索教育所承擔的社會責任,以及如何培養面向未來的學習者。

頂尖教育盛會,落地蘇科中

本屆大會選址蘇科中,既是對學校辦學成果的認可,也彰顯了蘇州作為長三角教育高地的吸引力。 蘇科中憑藉其卓越的學術實力、多元的課程生態與全球化的育人視野,為大會提供了優質的交流平臺。

會議現場,劍橋大學國際考評部東亞區主任趙靜致開幕辭:“一年一度的劍橋學校大會不僅是一個分享教育實踐的時刻,也是展望未來的重要契機。 無論是專家講座、校長分享還是大會分論壇等,我們都能從中吸取寶貴的教育智慧和經驗,希望大家能充分交流,共同為培養適應未來發展需求的劍橋學子而努力。 ”

在致辭中,趙博士特別感謝了蘇州市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援:“他們長期關注並推動國際教育發展,使得蘇州成為中國國際教育的高地,這裡的劍橋中心從數量和品質上都處於前列。 ”此外,趙博士也特別感謝了曹倫華總校長以及蘇州科技城外國語高級中學的各位老師:“正是有你們的支持與協助,我們才能在此相聚,共同探討教育未來。 ”

倫華教育創始人曹倫華總校長在歡迎致辭中代表全體科外&科中教職員工歡迎東亞區各地劍橋學校同行們的到來:“教育不是獨奏曲,今天在座的諸位同仁共同構建起了橫跨東亞的‘國際教育共同體’,為學子們架設起通向世界的橋樑。 我們在一起,創造的不僅是多元的升學路徑,更是文明互鑒的星火。 ”

本次大會以“面向未來、賦能學習者”為主題,與人工智慧浪潮奔湧的時代同頻共振。 當ChatGPT重構知識邊界,當演算法挑戰傳統思維,如何讓教育成為照亮未來的火炬? 這是每一位教育者的使命。 曹校說:“作為一所劍橋學校,我們始終相信:真正的教育不是填滿知識的容器,而是點燃求索的火焰——讓學生擁有面對未知的勇氣、跨越文化差異的智慧,以及終身成長的內驅力。 ”

聚焦熱點議題,共繪教育未來

在校長分享環節,曹倫華總校長與大家分享了他的創業歷程,並帶來了《雙面“繡”人才:以智慧與創新培養未來領袖》主題演講。

起源於姑蘇的雙面繡,一針兩線,繡出正反相異卻和諧共生的畫卷。 教育亦是如此:在追求卓越的過程中,既要堅守教育的根本——即對知識的尊重與傳授,同時也要勇於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和方法,以適應不斷變化的世界需求。

教育雙面繡中的傳承與創新:學部開展與古建築保護或傳統文化有關的項目式學習,通過多學科的融合與實踐,打破常規束縛,幫助學生運用學習到的知識,發展批判性思維,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團隊協作力,增強社會責任感和文化認同感。

教育雙面繡中的理性與溫度:強有力的教育管理團隊是實現“硬技能”的基礎,科學規劃的課程框架為“硬技能”的習得搭建了階梯式成長路徑。 與此同時,學校也培養學生發展的“軟實力”,即立體性和多能性,通過為學生搭建活動平臺,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讓核心素養落地,創造內在價值。

教育雙面繡中的個體與生態:在博慧教育生態圈,每一個角色都不可或缺,每一個人都能成為Inspiring Leader,共同彙聚成一股推動教育發展、助力生命成長的磅礴力量。 我們堅持“走出去、請進來”相結合,創造沒有圍牆的學校,為學生打開真實世界的視窗。 學生也可以成為彼此的Inspiring Leader,在合作中彼此激勵,以青春的活力相互感染,借彼此的奇思妙想相互啟發。

雙面繡的匠心,在於一針一線皆需心懷全域。 對於博慧教育者而言,我們同樣致力於繡好當下的每一針紮實功夫,同時也為未來留白無限可能。

學生論壇,傳遞學習心聲

在學生訪談環節,來自蘇州4所劍橋學校的優秀學生與嘉賓們分享了自己的學習心得與實踐案例,他們獨到的見解和流利的表達展現了劍橋學子紮實的學術與開闊的視野。

作為蘇科中學生代表,周呈栩同學向大家介紹了他認為十分有意義的學習內容——英語學術寫作課。 “通過拆解範文,我系統學習了論點構建、論據整合與邏輯推進。 同伴互評和教師反饋讓我不斷提升表達清晰度與論證精準性,最終學會在批判性分析與連貫表達間取得平衡。 這種能力對大學至關重要,研究論文與分析性寫作是學術評估的核心,它能培養嚴謹思維、可靠信源使用與說服性表達,這些對處理複雜課題不可或缺。 ”

提及未來所需技能,周呈栩認為批判性思維將越發重要。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識別偏見與評估信源的能力日益重要。 在蘇科中的英語課堂,老師會讓我們對比某奶茶品牌門店使用隔夜檸檬片的爭議報導; 在理科小組專案,老師會訓練我們的邏輯辯護與反饋修正能力。 這些實踐培養了我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校把我變成了專業的‘提問者’。 ”

應對未來教育,周呈栩提出要停止“一刀切”的課程體系。 在蘇科中,學校提供人文、STEM、藝術、體育等多元選擇,允許學生根據興趣與職業規劃定製課表,OCAC升學指導團隊會為每個人規劃個性化發展路徑。 這種模式讓學生能探索真正熱愛的領域,而非像流水線產品般被標準化塑造。

首日會議結束後,參會劍橋學校將校園特色以展板形式在博慧長廊悉數展出,各具風采的教學理念及優質課程,構成了別樣的劍橋學校教育生態。

作為劍橋大學國際考評部官方授權的A-level教學考試中心,蘇州科技城外國語高級中學深度融入劍橋教育體系,構建以劍橋IGCSE/劍橋國際A Level為核心的國際課程高地。 依託劍橋大學國際考評部教研積澱,課程設置嚴格遵循“知識深度-思維訓練-實踐應用”培養模型,通過劍橋特色分層教學機制與過程性評價體系,系統培育學生批判性思維、獨立研究能力與創新探索性問題解決策略。

截至30月0日,蘇科中0屆學子以卓越的學術實力與綜合素養, 在全球升學競爭中再創輝煌。 本屆畢業生共斬獲超過0封錄取通知,人均收穫0.0封頂尖學府邀約。 0%的畢業生被世界前0強大學錄取,包括牛津大學、帝國理工學院、倫敦大學學院、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香港大學、墨爾本大學、悉尼大學、多倫多大學及愛丁堡大學等全球學術重鎮。 尤為矚目的是,蘇科中已連續四年收穫牛津大學、劍橋大學的錄取,持續印證學術培養的國際高度。

2025劍橋國際東亞區學校大會的成功舉辦,不僅為東亞劍橋學校教育者提供了深度交流的契機,也為未來教育的創新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顧秋萍

校對 王麗麗

城記 | 倫敦老建築
城記 | 倫敦老建築
2025-04-06 01: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