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嘉倫《無憂渡》首播6集,志怪題材評價兩極分化,但出奇一致
更新于:2025-04-13 15:35:41

由任嘉倫、宋祖兒主演的電視劇《無憂渡》正式開播了。

故事從少女段半夏(宋祖兒飾演)的哥哥即將娶親開始,為了他的婚禮,在外養病的少女半夏跟隨父親回到家鄉。

在半夏的世界里,她日日被眼睛所能看到的妖困擾,所有人都說她病了。但她只是天賦異稟,天生陰陽眼。

哥哥的婚禮熱鬧非凡,半夏卻在日光下看到了新進門的嫂子不一樣的影子,她被嚇得跌坐在地上。屋頂上一個背著劍的少年逆光而坐靜靜等著。洞房花燭,少年持劍破門而出,新郎官跟他打了起來。

原來,少年是久宣夜(任嘉倫飾演),一個捉妖師。而新郎官娶的新娘蠻娘是人面鴞。

人面鴞,人面獸身,身形如鴞,喜食人喉。只要人面鴞喜歡看中的嗓子,她都會去吃掉,這樣的妖物自然不能留在人間。

久宣夜一路從廣平追到此處,人面鴞殘害生命濫殺無辜,必須為此付出代價。

半夏跟家裡說新嫂子是妖,卻無人信她,少女只能相信捉妖師宣夜,用他給的苦喉藥暫且保住哥哥性命,自己卻被人面鴞盯上。

好在宣夜及時出現,解決了她。

半夏明明在三更天見過父親,衙門卻告知他因起火死於二更天,而出現在父親臥房跟租賃院子的銅鏡只能照物卻照不出人。

半夏猜到這是妖物所為並且堅信父親還活著,而家人再次不相信她且覺得是她生病了。半夏只能自己出走去廣平找宣夜,求他幫忙。

而此時廣平城內,響起一首碧玉梨童謠:一更天,月兒偏。梨兒仙人聽我言,非是見錢開了眼,不為求得好姻緣;二更天,月光寒,梨兒仙人至舍園,不是對鏡胡言歎,不是妄求把壽延;三更天,月色晚,梨兒仙人聞我願,一願花重開,生死自擔待,二願獻骨血,只求再少年……

燈滅,鏡子映出許願人的面容,伸出一隻手點在梨上,梨變碧玉,吃了人會立馬年輕,七日後會狀若干屍……

使用過的鏡子也跟半夏在父親遇害現場找到的鏡子一樣,短時間內只能照物,照不出人。於是半夏一定要查這個案子,她想順著線索找到父親。

總體來說,6集兩個案子,出現6種以上的妖,算是節奏很快的了。出現的山妖、兔妖、人面鴞、音鰻、文鯤魚、鏡妖等,特效都做得不錯。

而且懸疑感,跟鉤子也做足了,比如半夏為什麼能用陰陽眼看到妖?宣夜捉妖師是後天修行還是先天使命,他身上還有秘密需要進一步挖掘?半夏的父親是生是死?

再有導演給的鏡頭質感也很不錯,沒有冷白的濾鏡,也不是糊得看不清人五官的濾鏡,是很正常節奏的濾鏡。

網路上,關於這部劇的評價是有點兩極分化了,好評的網友是覺得故事夠綺麗,配樂各方面也夠,劇情節奏好,懸疑感,志怪縹緲的氣氛很足。光影跟音效也在給題材加成。

導演林玉芬的業務能力很強很穩,視覺效果陰鬱華美,中式恐怖需要的氛圍,沒有一味的用血堆砌,而是通過鏡頭的服化道去渲染,紅色嫁衣、荒廢古宅、有特殊寓意都器物。

而且在導演的鏡頭下,少女半夏的哭泣、笑容、都特別的靈動。

差評主要集中在男主聲線天生弱且有點浮,原聲極其不貼角色。有網友說,男主臺詞像是餓了三天飯有氣無力。

還有網友覺得宋祖兒的演技總結為瞪大眼睛+皺著眉頭,是敗筆。部分網友則覺得志怪故事的世界觀塑造很重要,但這部劇沒有做到很好的塑造。

對小青而言,這部劇第一集節奏是有點慢,容易走神,主要原因是沒有故事背景交代,而是直接給女主半夏一個全部人都否的環境,順帶著主觀立場變得也不信,然後代入感就少了。

不過後期由男主交代世界觀,有一定程度上的彌補,如果第一集第一個鏡頭是男主捉妖,然後女主被家人圍著勸說你看到的都是假的孩子你生病了,代入感也許會更強一點。

劇情的精彩可以彌補男主聲音上的不足,總體來說這部《無憂渡》值得追。但志怪程度不如《聊齋》,單元主角的感情也寫得不如《聊齋》,如果是奔著《聊齋》那種一個單元有一個單元精彩的感情故事則會失望。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看《無憂渡》呢,有看過的小夥伴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探討一下劇情嗎?

以及感謝大家的點讚、轉發、收藏、加關注

文/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