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自測血糖對於許多糖尿病患者或者糖尿病高危人群而言,是日常健康管理的重要部分。血糖數值猶如身體內部的健康信號燈,能反映身體代謝機能是否正常。然而,不少人雖知道要自測血糖,卻不清楚不同時間點測量結果差異很大。
當在家測量空腹血糖時,空腹時長是關鍵。一般來說,需保證空腹至少8小時才較為準確。例如,若打算第二天早上測量,前一天晚上8點之後就最好不再進食。這樣,在第二天早上8 - 10點之間測量,結果更能反映真實空腹血糖水準。
正常空腹血糖範圍是3.9 - 6.1mmol/L。若測量結果大於等於6.1mmol/L但小於7.0mmol/L,屬於空腹血糖受損,需多加注意;若大於等於7.0mmol/L,則可能有糖尿病風險,需儘快就醫進一步檢查確認。
早餐後2小時血糖的測量,要從進第一口早餐食物時開始計算時間,2小時後進行測量。早餐是一天中的第一餐,身體經過一夜休息,早餐后的血糖變化對瞭解身體代謝狀況有特殊意義。
午餐后2小時血糖的測量與早餐后相同,從吃第一口午餐開始計時,2小時後測量。午餐在一天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其餐后血糖情況能反映身體中午時段對食物糖分的處理能力。
晚餐後2小時血糖的測量,也是以進第一口晚餐食物為起始時間,2小時後檢測。晚餐后的血糖控制不好,可能影響夜間身體狀況。對於血糖不穩定者,晚餐后血糖監測不可忽視。正常餐后兩小時血糖應小於7.8mmol/L,大於等於7.8mmol/L但小於11.1mmol/L為糖耐量異常;大於等於11.1mmol/L可診斷為糖尿病。
在家測量睡前血糖,通常22點測量較為準確。這個時間點可瞭解睡覺前身體的血糖狀態,對預防夜間低血糖或高血糖意義重大。對於需注射胰島素或服用降糖藥的患者,22點測量的睡前血糖值有助於調整用藥劑量或飲食安排,確保夜間血糖穩定。
身體遭受較大創傷,如嚴重擦傷或骨折時,身體處於應激狀態。此時身體會調整激素分泌使血糖升高,這種情況下測量的血糖不能反映平常水準,所以身體受傷后一段時間內測量血糖需特別注意。
身體處於各種疾病急性期,如嚴重感冒發燒時,免疫系統全力對抗疾病會導致血糖升高。此時測量血糖可能偏離正常範圍,生病期間測量要知道結果可能不準確,需等身體恢復些再重新測量對比。
身體合併感染(細菌或病毒感染)時,生理機能變化會使血糖受影響而升高。例如泌尿系統或呼吸道感染期間測量血糖,要考慮感染對結果的干擾。
在家自測血糖對於瞭解自身健康情況意義重大。我們要掌握不同時間測量血糖的要點,如空腹血糖保證足夠空腹時長、餐后血糖準確計算起始時間、睡前血糖選合適時間測量,同時注意影響測量結果準確性的因素,這樣才能準確掌握自身血糖水準,更好地管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