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肝癌的發病率越來越高,而且越來越年輕化。很多人平時沒什麼感覺,一查出來就是晚期,讓人措手不及。其實,肝癌的發生和日常飲食習慣有很大關係,尤其是下面這“2不吃2不喝”,醫生反覆強調,不管你是20歲還是60歲,都要牢牢記住!
一、2不吃:遠離肝癌的高危食物
1.黴變食物——黃麴黴素的“重災區”
發黴的花生、玉米、堅果、大米等食物,哪怕只有一點點黴斑,也千萬別吃!因為它們可能含有黃曲黴素,這是目前已知最強的致癌物之一,毒性是砒霜的68倍,直接攻擊肝臟細胞。
2.加工肉製品——亞硝酸鹽的“隱形殺手”
香腸、臘肉、培根、火腿等加工肉製品,為了延長保質期,往往添加亞硝酸鹽,進入人體後會轉化成亞硝胺,增加肝癌風險。
二、2不喝:肝臟最怕的兩種飲品
1.酒精——肝臟的“頭號敵人”
酒精進入人體后,90%由肝臟代謝,長期飲酒會導致酒精性脂肪肝→肝炎→肝硬化→肝癌,這個過程可能只需要10年!
2.含糖飲料——脂肪肝的“加速器”
奶茶、可樂、果汁等含糖飲料,看似無害,實則會讓肝臟“變胖”!過多的果糖會在肝臟中轉化為脂肪,導致非酒精性脂肪肝,長期可能發展成肝癌。
三、護肝的3個好習慣,現在開始還不晚
1、多吃護肝食物:
綠葉蔬菜(菠菜、西蘭花)富含葉綠素,説明排毒。
優質蛋白(魚、雞蛋、豆腐)修復肝細胞。
堅果(核桃、杏仁)含維生素E,抗氧化護肝。
2、規律作息,別熬夜:
晚上11點前睡覺,肝臟在淩晨1-3點排毒,熬夜等於讓肝臟“加班”。
3、定期體檢,早發現早干預:
肝功能檢查(ALT、AST)
B超(篩查脂肪肝、肝硬化)
甲胎蛋白(AFP)檢測(肝癌標誌物)
肝臟是個“沉默的器官”,等它發出疼痛信號時,往往已經晚了。從現在開始,管住嘴、邁開腿,別讓肝癌找上門!轉發給家人朋友,提醒他們也要注意!
溫馨提示:內容中醫療科普知識僅供參考,不構成用藥指南,不作診斷依據,無行醫資格切勿自行操作,若有不適請及時到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