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有很多人都注意到了,一些豪車的輪胎相比普通車的輪胎更加寬和扁平,尤其是車展上看到的一些豪車,輪胎好像都是低扁平比的,因此不少人就認為,車越好,輪胎就會越寬越扁平。其實這個認識是有偏差的,不同的汽車屬性搭配不同的輪胎,並非越豪華的車就一定越寬越扁平,但級別越高的車輪胎會越寬。
輪胎上最明顯的標識就是品牌,輪胎也是唯一一個在整車上能明顯看到供應商品牌的配件。除了品牌以外,還有規格,載重指數和速度標識以及產品線。如205/60R16 92Q X-ICE 輪胎,205是指的胎面寬度(mm),60是指的扁平比:胎側的高度比上胎面的寬度為0.6, R是Radial(子午線輪胎),16為輪輞直徑(英寸),現在幾乎所有的轎車輪胎都是子午線輪胎,斜交胎僅存在一些大載重的卡客車輪胎上,92是輪胎的載重指數,可以在 歐標ETRTO或者國標GB/T 上查到對應的最大載重,Q 是輪胎的速度級別,X- ICE 就是輪胎的產品線。
為什麼越好的車輪胎越寬越扁平?這個問題很好理解,為什麼好車的輪胎都比較寬呢?能被稱得上好車的都具備一個特點,那就是大馬力!比如奧迪RS7的胎寬是275,如果換成胎寬185會出什麼現象呢?很簡單,那就是這個西裝暴徒只要給點油就會燒胎,根本抓不住地,全程飄著走、全程冒煙!這就是大馬力用窄胎的問題,輪胎窄與地面的接觸面積就小,導致胎與地面的附著力不夠,所以只要給點油,輪胎就會打滑!所以好車=動力大的車一定要用寬胎了,再者寬胎的穩定性要比窄胎好上許多,小編曾經給原180的輪胎升級成了185的,感覺穩定性增加了!
如上圖所示,這就是扁平比的計算方式!扁平比越低的輪胎在視覺上看著越扁,首先在視覺效果上就更勝一籌,高逼格!一般情況下只有一些主打動力、操控的性能車、超跑才會選用扁平比超低的輪胎,第一為了提高視覺上的衝擊力,其二因為輪胎扁、充氣量少,輪胎不容易因為產生型變而影響車手的判斷,說白了就是更容易直觀的感受路況的情況,其實就和賽車沒有轉向助力是一樣的道理,因為助力會緩衝回饋力,導致車手對路面的判斷失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