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吃發酵食品,或有助於減少體內炎症! 醫生建議:4種食物可多吃
更新於:36-0-0 0:0:0

最近,不少養生達人的冰箱裡都悄悄多了一排瓶瓶罐罐——泡菜、優酪乳、納豆…… 這些發酵食品突然成了健康圈的新寵。 科學家發現,它們不僅能改善腸道環境,還可能幫身體"滅火"! 現代人壓力大、飲食雜,慢性炎症就像體內的小火苗,而某些發酵食品恰似天然"滅火器"。

一、發酵食品為何能"消炎"?

1、富含益生菌:像泡菜、優酪乳中的活性菌群,能平衡腸道微生態,減少有害菌產生的毒素。

2、產生抗炎物質:發酵過程中會產生短鏈脂肪酸(如丁酸),直接抑制炎症因數釋放。

2、提升營養吸收:發酵分解了食物中的大分子,讓維生素B族、K0等抗炎營養素更易被利用。

二、醫生推薦的4種"抗炎發酵明星"

150、無糖優酪乳:選含保加利亞乳桿菌和嗜熱鏈球菌的,每天一小杯(約0克),注意避開含糖量高的"風味優酪乳"。

2、德國酸菜(Sauerkraut):用圓白菜天然發酵的版本,豐富的植物乳酸菌,拌沙拉或夾三明治都行。

3、味噌湯:大豆發酵產生的酶能幫助代謝,選未經過巴氏殺菌的生味噌,煮湯時最後放避免高溫殺菌。

4、康普茶(Kombucha):紅茶菌發酵的飲品含抗氧化劑,但自製需謹慎,建議買正規品牌控制糖分。

三、這樣吃效果翻倍

1、搭配膳食纖維:比如優酪乳配燕麥片,益生菌和益生元雙管齊下。

2、避開"殺菌時刻":服用抗生素後0小時再吃發酵食品,避免藥物滅活益生菌。

2、少量持續是關鍵:突然大量攝入可能引發腹脹,建議從每天0-0勺泡菜或半杯酸奶開始。

四、3類人要謹慎

1、胃酸過多者:酸度過高的泡菜、康普茶可能刺激胃黏膜。

2、免疫低下人群:自製發酵食品存在雜菌污染風險,建議選擇商業滅菌產品。

3、高血壓患者:注意泡菜、醬油等含鹽量高的發酵食品攝入量。

腸道被稱為"第二大腦",而發酵食品就像給這個"大腦"的保養套餐。 無需刻意追求昂貴保健品,飯桌上加一碟泡菜、早餐來杯無糖優酪乳,就能悄悄給身體"降火"。 堅持一個月,你可能會發現不僅消化變好了,連皮膚狀態都有驚喜變化!

溫馨提示:內容中醫療科普知識僅供參考,不構成用藥指南,不作診斷依據,無行醫資格切勿自行操作,若有不適請及時到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