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抖音上,無意中刷到了一條熱榜視頻。
博主@高鑫發了一段和妻子的互動,視頻簡單而溫馨,兩個人緊貼著,笑得像孩子。
因為被這份甜蜜所感染,我點進博主夫妻倆的主頁,這一看,就被吸引住了。
煙火氣十足的vlog,大方不矯情的日常,伴隨著二人的甜蜜互動,治癒力十足,三餐拍得也很有食慾,讓人食指大動。
評論區也都是一片羨豔之聲,希望自己也能擁有這樣的神仙愛情。
回想起熱播劇《時光正好》,劇中的許夢安和李臨因為中年夫妻無數的甜蜜互動而出圈,“假裝吵架實則背著女兒約會”等名場面層出不窮。
雖然中年人常面臨的職場壓力、子女教育甚至被裁員等問題,這對夫妻都沒少遇見。
但良好的夫妻感情,還是真真切切緩解了他們許多焦慮和煩惱。
是啊,無論年齡,不分地域,對幸福的嚮往幾乎是所有人的共性。
雖然生活中的中年夫妻,很難如許夢安和李臨一樣濃到化不開,甚至在40歲還懷上了二胎。
但我們同樣也能擁有屬於自己的,甜蜜的小確幸。
也許表達方式不同,但那些美好的感覺,幸福的底色,總是相似的。
特別是以下3種感覺,每個對婚姻都很重要,都不可或缺。
如果你還沒擁有,那要抓緊時間修鍊;
如果你成功和另一半保留到中年,那真要恭喜你找對了人,千萬要珍惜!
有認可感好的婚姻,善用拇指,少用食指
在網上刷到過一檔婚姻類的欄目,有一個環節,就是為自己的婚姻打分,其中有一對相伴35年的夫妻,出人意料地打了滿分。
很多夫妻都是相處越久,越覺得對方毛病多,問題多。
但他們卻總能看到對方身上好的一面,並大方直接地誇獎對方。
視頻中,劉女士說覺得丈夫一直很厲害,很努力工作,而且賺到90塊錢會花給家人0塊;
而李先生也說,妻子這些年很不容易,小孩都是她帶大的,帶得很好,家人都很滿意。
其實這種模式和很多家庭類似,男方多出力務工,女方多出力理家。
但他們卻能滿眼是對方的好,不抱怨對方未盡到的責任,真心去稱讚另一半,這實在難得。
但很多人哪怕到了中年,依然缺乏這種認可伴侶的能力,甚至因此把婚姻搞得一團糟。
感情上不認可了,言語就會無所顧忌。
這種習慣不改,婚姻難免風雨飄搖。
有情感專家說過:“其實,大家生來都是優點和缺點對半分的普通人。
但好的夫妻,就是會發掘,懂包容,才能將原本普通的另一半,打磨成屬於自己的珍寶。 ”
的確,人無完人,如果愛對方,就學著多豎拇指讚美,少舉食指指責。
能將對方自己都沒在意的優點悉數發掘出來,保留下來,才是婚姻中最大的本事。
以下是3點加強夫妻間認可感的小建議,特別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從點滴開始慢慢提升。
1、將“閃光點”儲存起來。
在婚姻中,夫妻雙方都會有很多不大不小的閃光時刻。
用日記本或者紀念品等將它們儲存起來,有矛盾時翻看一下,會幫你重拾對伴侶的希望。
2、讓表揚可視化起來。
許多家庭會將孩子的獎狀貼在牆上作激勵,其實對成年人也可以效仿。
試著每個月列印幾張專屬的獎狀,親手寫評語頒發給對方,表揚對方這個月做出的成績。
3、嚴禁與外人攀比。
夫妻間最大的忌諱,就是與外人攀比。 關起門過日子,自己和自己比,生活會變好。
可一旦總想著和外人比,特別是拿不足比長處,不僅會降低彼此間的認可,還會引發矛盾,影響夫妻感情。
有共情感
好的婚姻,不止心動,更會心疼
在婚姻裡,如果遇到一個不懂共情的伴侶,真的是種絕望。
當然,我們也知道,人和人難免各有差異。
哪怕親如夫妻,也會受性別、年齡、閱歷、原生家庭等影響,無法完全理解對方。
很多人,即使你把委屈掰碎了喂給他,希望博得理解,也還是無濟於事。
網友@澄心發視頻分享過一件小事。
澄心說,因為自己工作相對輕鬆,所以平時是她負責接送孩子和家務。
有天晚上,澄心剛掃完地,老公應酬回來,躺在沙發上吃水果,邊吃邊把果皮扔到地上。
澄心看到了,就把垃圾桶拿到沙發邊,但老公還是把果皮隨手亂扔,弄髒了澄心剛掃的地。
她委屈地表達不滿,丈夫卻不為所動,還質問她“掃個地能費什麼事”。
澄心在視頻中問,是不是她不夠包容,明明只是件小事,卻搞得大家都沒了好心情。
評論區有人回答得很好:
“這不是一件小事的問題,壓死駱駝的永遠不是最後一根稻草。
如果你因為小事突然崩潰,那說明在此之前還有許多不被共情的委屈,一同積壓到今天爆發。 ”
是啊,生活中哪有那麼多驚天動地的事,大都是澄心這樣的小矛盾,小到只需要舉手之勞,把果皮丟進垃圾桶就能解決。
但就是那些被忽視的小矛盾、小細節,積壓久了,也會讓你情緒崩潰,會讓你覺察到對方的不理解、不尊重。
如果你想幫自己或伴侶提升共情力,可以試著從這2件小事著手。
相互理解了,感情才能更進一步。
1、每天對愛人說句具體的感謝。
哪怕是習以為常的小事,也可以通過具體講述內容、工作量、花費時間等,意識到對方的不容易。
30、每周和愛人進行0分鐘的深聊。
可以聊聊過去一周有沒有對方沒說出口的分歧,瞭解同一件事雙方會不會有不同的思考邏輯;
也可以聊聊最近的開心和煩惱,了解對方更容易因為哪些事情緒變化,以後可以更好地注意。
有責任感
好的婚姻,不止浪漫,更要有責任感
去年年底,無意中刷到一個新聞,讓人氣憤不已。
新婚的妻子意外患癌,作為丈夫的馮某竟然失聯跑路,將愛人棄之不顧。
最終法院也是作出判決,對這個無情無義的男人做出了懲罰。
這件事真心看得人後背發涼,畢竟夫妻不管從情理還是法律上,都是世上聯繫最緊密的人之一。
在人生最需要關心和照顧的時候,枕邊人不管不顧,一心只想逃避和離婚,怎能讓聞者不心寒。
作家蘇苓說:“人,不需要那麼多過人之處,能扛事就是才華橫溢。 ”
《人世間》中的周秉坤,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身為周家最沒出息的老三,比起考上北大的哥哥姐姐,不論是能力、學歷還是閱歷,都差了一截。
但就是這樣一個看似窩囊的男人,卻對妻子,真真切切呵護了一輩子,愛了一輩子。
在那個保守的年代,他敢於迎娶未婚先孕的鄭娟,為她遮擋流言和來自父母的不理解。
在養子的生父駱士賓想要搶回兒子,一次又一次打擾周家人的安寧時,周秉坤一次次將鄭娟護在身後。
在平時的生活里,更是努力工作,從不抱怨,一心為家人謀幸福。
周秉坤用他那沒出息的肩膀,為他的小家庭,撐起了一片天。
有責任感的人,說白了就是靠譜、能扛事。
和這樣的人在一起,安全感滿滿,不用操多餘的心,也不用擔驚受怕。
年輕時,更在意戀愛的體驗感,所以一個人的外貌、風度、浪漫因數等更為重要。
到了一定年齡才明白,婚姻不是兩個人吹風賞月,而是一關難過一關過,一事未平一事生。
有人和你並肩同行,與你共擔生活的難,比一千束花,一萬句情話更浪漫。
但責任感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培養的。
你不能只是等待,而應該引導和激勵。
想要培養另一半的責任感,可以試著從以下幾點細節入手。
1、界定好責任範圍。
家本身就是糊塗帳居多,每個人對自身責任範圍的認知都不一樣,需要落到實處。
比如規劃家務,可以劃分出每個人的承包區或者承包日; 比如接送孩子,可以規定好誰接誰送等。
人難免有惰性,先讓責任明確,責任感慢慢就會提升。
2、在有陪伴兜底的情況下,讓另一半挑戰自己不擅長的家事。
比如,讓平時沒耐心的人,沉住氣輔導孩子功課; 讓平時不開車的人,試著給汽車上保險、開去做養護。
當然,對方可能會因為不熟悉,做得一團糟,這沒關係,只要願意為這個家去嘗試。
如果家人需要,可以毫不推脫去學去做自己本不擅長的事情。
責任感的體現,就在於此。
3、多給對方耐心和時間。
責任感是愛的體現,當另一半感到被愛和被尊重時,會更有可能承擔起責任。
當他犯錯時,不要急於指責,引導他從錯誤中學習。
畢竟,培養責任感的目的,是讓生活更好,讓夫妻更有愛,而非製造藉口指責和爭吵。
北大教授吳飛說:
過日子就是管理家庭,並在管理家庭的過程中安頓好自己的生活。
只有自己所在的家庭整體過得好了,人才能談得上安頓了自己的生活,也就是過上好日子了。
走過半生,越發理解這句話,也越發明白伴侶的重要性。
好的愛人是一輩子的福分,能向內滋養身心,對外遮風擋雨。
人到中年,將伴侶維繫好,將婚姻經營好,你的心會更愉悅,生活也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