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最怕缺鉀?4個信號證明你缺鉀了,提醒:4類食物可幫忙補鉀
更新于:2025-04-11 11:47:05

對於高血壓患者而言,醫生通常會建議低鈉高鉀飲食,很多人弄不明白其中的原因,首先來說說鈉,鈉是人體所必需的一種電解質,但是鈉並非吃的越多越好,因為鈉會升高血容量,從而導致血壓升高。

鈉的補充最主要是來自於鹽,所以醫生會建議高血壓患者一定要少吃鹽,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是,成年人每天的食鹽量最好不要超過5克。

當然,除了低鈉飲食以外,高血壓患者還應該高鉀飲食,原因是鉀在維持細胞內部壓力平衡以及參與代謝過程中發揮著關鍵作用,你也可以這樣認為,鉀能夠平衡身體的鈉,並能促進多餘鈉的排泄,所以高鉀飲食是有利於降低血壓的。

鉀同樣是人體所必需的一種電解質,如果我們的身體里缺鉀,那麼會引起一系列不適。

第一,肌肉表現

血鉀<3.0mmol/L時患者表現為乏力,<2.5mmol/L時表現為全身肌無力,還有些人缺鉀還會出現四肢麻木和肌肉疼痛,為什麼低鉀會導致肌肉的異常?原因是鉀能夠維持神經肌肉的興奮,通過改變神經肌肉的膜電位,進而影響肌肉收縮。

第二,心臟表現

前面說了,鉀能維持神經肌肉的興奮,我們的心臟同樣是有肌肉的,稱為心肌,如果低鉀,就無法維持心肌的興奮,患者會出現心律失常,低鉀引起的常見心律失常是心動過速、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縮等,嚴重者可出現心室撲動、心室顫動,導致心臟驟停而猝死。

第三,消化系統表現

消化道里同樣是有肌肉的,正是因為這些肌肉的興奮,所以才產生了動力——蠕動,食物被吃下去以後,就靠著這樣的動力,被消化道吸收與利用,最終轉為大便通過身體排泄出去,如果低鉀,那麼消化道的肌肉無法興奮,蠕動就會減慢,容易出現腸麻痹,患者可能會出現腹脹、嘔吐、食慾不振等表現。

第四,中樞神經系統反應

我們的大腦就是一個腦神經的聚合體,當低鉀以後,由於無法維持神經的興奮,所以往往會有精神萎靡、反應遲鈍、嗜睡,嚴重者昏迷等。

到了夏天,人更要注意補鉀,原因是氣溫升高,很多人可能稍微動一下就是一身的汗,出汗多容易導致低鉀,還有,夏天的時候大家可能都比較喜歡吃生的食物,氣溫升高導致食物儲存不當,很容易滋生細菌,這個時候,就很容易誘發急性胃腸炎,表現為嘔吐腹瀉,也容易導致低鉀。

那麼如何才能補鉀呢?

很多人會說,買點補鉀的葯不就行了嗎?

口服藥物補鉀,只針對嚴重的低鉀,而且藥物補鉀,如果不監測鉀的話,很容易導致補鉀過量,高鉀同樣很危險。

所以,補鉀最佳的方式是飲食補鉀,作為醫生,要提醒大家的是,以下4類食物鉀的含量比較豐富,不妨多吃一點

1、香蕉

如果你想補鉀,香蕉是不錯的選擇,每100克香蕉中含鉀量大約在283~472毫克之間,很多輕度低鉀的患者,若是患者沒有明顯的飲食禁忌,醫生並不會直接給患者開補鉀藥物,而是建議他買點香蕉來食用。

2、菠菜

雖然很多綠葉蔬菜里都含有鉀,但我還是首推菠菜,每100克菠菜中含鉀量大約為311毫克,鉀的含量也很高。

3、黃豆

其實,真正的補鉀之王是黃豆,這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每100克黃豆含鉀約1500毫克。

4、土豆

土豆雖然帶了一個豆,但它並不屬於豆類,而屬於薯類,每個中等大小的土豆含有約600毫克鉀,也是非常豐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