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雲之上》大結局,人性的底層邏輯,你看懂了嗎?
更新于:2025-04-11 07:05:31

#烏雲之上#大結局,周雪曼、陳彬伏法,趙文斌、王學華自殺,鍾偉的遺體也找到了。

平心而論,這部戲存在不少瑕疵,最終評分應該不會太高,但劇情爭議卻值得所有人深思。譬如趙文斌,刑警出身,然而在命運的捉弄之下,淪為了犯罪集團的幫兇。雖然初衷是為了給女兒籌錢治病,可也因此觸犯了法律,導致不少觀眾斥責其辜負了韓青與鍾偉的信任。

生存成本

個人以為,在評價趙文斌之前,大家不妨先回想一下另一件事,315曝光某平臺維修人員擰水龍頭收費128元。當時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批評的聲音此起彼伏,大多數人認為收取30元~50元的上門費即可,甚至應該免費服務,畢竟只是舉手之勞。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家庭水電維修大抵皆是雞毛蒜皮的小活兒,而且市場需求量相對有限,也就意味著大部分維修人員可能一天也接不到一單。若是大多數單子均為30元~50元,不僅賺不到錢,甚至不排除賠本賺吆喝,因為其中包括了平臺抽傭、交通成本、時間成本等一些系列費用。換而言之,人們所認可的維修價格,根本覆蓋不了維修人員的生活支出,相當於其無法在這個行業生存下去。

底層邏輯

事實上,即便大眾明白了其中的因果關係,依舊希望可以享受低價服務或免費服務。道理非常簡單,自己的要求得到了滿足,別人過得好與不好不重要,這就是人性的底層邏輯。趙文斌也是如此,只要女兒能夠繼續活下去,包括韓青、鍾偉以及所有受害者的生命都可以捨棄,一切取決於是否涉及自身的核心利益。

實事求是,在成為毒販之前,周雪曼沒有任何錯,但年少時的韓青卻對其充滿了敵意,視對方為眼中釘。周雪曼自然很委屈,一個女生投奔已經成家的父親,過著寄人籬下的日子。但凡韓青能體諒一下彼時的周雪曼,或許兩人都不會走到今天這一步,不過人性的底層邏輯決定了人的選擇。直到父母離世,韓青需要一個親人,她的核心利益也變成了周雪曼,前者才正視了與後者的姐妹關係。

結語

這就是現實,當一個人不是另一個人的核心利益時,甚至可以不關心彼此的生死。以職場的加班文化為例,老闆非常清楚996會讓員工心力交瘁,但其的核心利益是公司,在此前提之下,會潛意識忽視員工的健康,只要能夠盈利就可以了。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