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供血不足的人,一般有7個癥狀!做好這件事,給腦血管“鬆綁”
更新于:2025-04-11 04:27:03

在生活中,很多老人都會抱怨反覆頭暈、乏力、易犯困等各種小毛病,其實背後都是腦供血不足在作祟,但往往因為一時不會危及生命而被忽視,等到病情嚴重再診治可能為時已晚。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慢性腦供血不足到底有哪些信號——

睡眠障礙

睡眠的晝夜節律紊亂,晚上入睡難,多夢易醒,白天卻昏昏沉沉,呈嗜睡狀態。

肢體發麻

會突然感到一側臉部或手腳麻木,有的為舌麻、唇麻,嚴重時會昏倒。

頭暈耳鳴

有時發生一過性眩暈(短暫性腦缺血發作)、頭沉重、脹痛;另有耳鳴、耳“閉氣”或聽力減退。

看不清東西

眼脹痛、懶睜眼、霧視(眼花)等,突然但暫時出現的視物不清,甚至一時性失明。

走路不穩

出現走路搖晃,拿東西不穩或拿不動,嚴重的還會出現四肢不靈活、痙攣、疼痛、經常跌倒的情況。

抑鬱、暴躁

有人的脾性、性格會有較大的改變,如孤僻、沉默寡言或表情淡漠,或者情緒波動大、多語急躁;

記憶力減退

東西剛放下,轉身就忘記放在哪裡;短暫的意識喪失或者智力的突然變化。

在我國,有超過1.8億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無論是對於慢性病還是慢性病引起的腦供血不足,早期的干預都是重中之重,因此無論是患者還是家人,一定要關注自身健康問題,儘早發現。

做好7件事,給血管“鬆綁”

預防腦供血不足,避免腦供血不足的發生。不管是正常人還是患者,都應注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掌握以下自我管理措施。

健康飲食

多吃水果和蔬菜:富含抗氧化劑、維生素和礦物質。攝入優質蛋白質:如魚類、瘦肉、豆類和堅果。減少飽和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入:避免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如肥肉、全脂奶製品和油炸食品。控制鹽的攝入:高鹽飲食會導致高血壓,增加腦供血不足的風險。

保持適量運動

每天進行至少3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或騎自行車。定期锻炼可以改善心血管健康,促進血液迴圈。

戒煙戒酒

吸煙會損害血管,增加動脈硬化的風險。過量飲酒也會對心血管系統造成不良影響。

控制血壓和血糖

定期監測血壓和血糖水準,保持在正常範圍內。遵循醫生建議,按時服用控制高血壓和糖尿病的藥物。

保持健康的體重

超重和肥胖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通過健康飲食和定期鍛煉保持體重在正常範圍內。

避免久坐不動

長時間久坐會影響血液迴圈。每小時起來活動幾分鐘,伸展身體,促進血液流動。

管理壓力

長期壓力會影響心血管健康。採用放鬆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瑜伽或其他放鬆活動來管理壓力。

來源:養生中國

【來源:各界新聞網】

突發!6.6地震
突發!6.6地震
2025-04-04 08:5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