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評價如今的孫儷——“演技被誇就翻車”——演員自我膨脹之後主演的《烏雲之上》開播即將其從曾經的“甄嬛”神壇拉下來,跌入泥潭。
該劇的噱頭似乎也十足:孫儷和羅晉二搭,現實主義刑偵劇,對標曾經大火的《沉默的真相》,可是卻好似是悄咪咪地開播,儘管劇方已經在很努力搞行銷,孫儷也帶了鄧超下場,各種製造話題,但目前來看,該劇播出效果一般般,沒有爆款相,甚至連高開低走的撲街都算不上。
不要說“我覺得挺好看啊”,倖存者偏差到處都有,低比例的喜歡根本無法挽救大部分人對該劇的一星差評,甚至都懶得差評。
剖析如此高配卻依然撲街的《烏雲之上》,導演花箐的問題很大。有網友對比其當年拍攝的熱度還算不錯的《八角亭謎霧》,除了炒作出來的熱度,內容上真的是又臭又長,故弄玄虛,牽強附會,在一些無用的劇情和鏡頭上下功夫,堪稱愛奇藝懸疑劇系列的爛中之爛作品,豆瓣有8萬多人打出了不及格的5.7分。
這次的《烏雲之上》,依然沿襲了之前的老路子,故事節奏掌控得不行,大段的回憶劇情,時不時冒出大篇幅冗長雜遝的情節,回看媒體通稿中標榜的“憑藉創新敘事打造的緝兇故事,在‘正義終將降臨’的核心價值中,奏出懸疑刑偵敘事的弦外之音和深層交響,引來眾多關注和討論。”開播後的反差與打臉,讓這部懸疑劇成為一部災難劇。
怪完導演和劇情上的硬傷之外,對於一部電視劇能否成為爆款,最關鍵的其實還是男女主角,包括但不限於服化道和演技、臺詞,對於角色的理解以及共情能力。
在《烏雲之上》中,孫儷作為女主角的這些“包括但不限於”都止於《安家2.0》,飾演的韓青就是房似錦2.0版。
作為為數不多的非科班出身且斬獲國內三大最具權威電視劇最佳女主角的演員,孫儷可謂是憑藉自己的悟性和努力,成功站到了國產劇女主角的最頂端,被譽為電視劇圈的“女孫儷男靳東”,可見其實力。
主演的眾多電視劇也成為爆款,贏得無數讚譽,即使是過去了13年的《甄嬛傳》依然能夠成為如今熱議的話題。
可是,本以為甄嬛是孫儷演技派的開端,誰知道只是終結。
近幾年主演的《那年花開月正圓》《羋月傳》《理想之城》《安家》都成為模式化的AI演技,人物塑造毫無特色,演技雖然不尷尬,但是卻用力過度——生氣瞪眼、大喊大叫,眼窩深陷,最大的毛病則是臺詞上的吐字不清以及沒有底氣。
再看其演技,如孫儷、蔣欣、劉敏濤這樣的中年演員,如果遇到好的導演和劇本及出彩的人設角色,就會發揮超常,成為出圈角色,贏得讚譽。比如甄嬛、華妃、靜妃都是經典角色人設加分,又是優秀導演和製作班底及劇本,才成就了其出色的演繹。
如果拋開以上因素,以上三位就在爛劇中徹底放飛自我、演技堪憂,盤點其後來主演的爛劇已然接近十部。只是彼時的角色太經典,還夠他們吃幾年的紅利罷了。
再繼續看孫儷在《烏雲之上》中的演繹方式,“過度養生”造成的僵硬的臉,有情緒浮動時,刻意地拔高為演而演,就有一種初中生進入大學校園極力想證明自己不輸學霸的虛張聲勢的既視感,劇情上的漏洞導致其破案中的氛圍感和緊張刺激被削弱后,就顯得作為一個女刑警不夠幹練和自然。
甄嬛賦予孫儷的標籤想要撕下來真的很難,所以她想證明自己不僅可以駕馭古裝劇,還可以在各種現實題材劇中無縫切換,既想賣力地站穩大青衣的位置,又想憑正劇再度獲獎贏得認可,可是,從近幾年情況來看,《理想之城》提名2023年第28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女主角和2022年第33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優秀女演員,《安家》提名2020年第30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女演員,但是遺憾的是都只是提名而已。
雖然說提名即肯定,可是那只是對於新出道的新人而言,對於孫儷這樣獲得過兩輪國內三大電視劇獎項的資深演員來說,提名未獲獎,就意味著不被認可。
正是因為這種不被認可的自知,也讓她越想努力證明自己,可是每一次都是差一口氣,盤點近幾年的幾部劇不算大撲,但也始終沒能大爆,更匪夷所思的是,除了曾經的四旦雙冰影視歌能夠全面開花之外,其他各個年齡段的女演員,似乎都達不到他們的高度,孫儷有進入電影圈的資本和便利,可是主演一部就撲街和差評一部,電影圈她混不進去,如果引以為傲的電視劇再這麼下去,她就只能抱憾娛樂圈了!
電視劇名營造一種“烏雲之上,必有曙光”的寓意,可是對於孫儷來說,該劇已經看不到曙光了,接下來即將開播的《蠻好的人生》如果依然撲街,那她的電視劇地位也將岌岌可危。
至於男主角羅晉也是好不到哪裡去,角色塑造打動不了人,不具備扛劇能力,要不就是古裝苦情戲那種只知道哭,要不然就是太端著。對於粉絲期待的兩人二搭帶來的大於二的效果,其實並沒有,反而對於不適合他們的角色(或者說演不好的角色),反而1+1<2,居然還有人覺得這二人演技好。
為什麼國產電影和電視劇出不了精品?就是因為飯圈文化的粉絲無腦追星,實際上就是捧殺。虛偽的言語聽多了就真覺得自己行了。
有什麼樣的粉絲,就有什麼樣的明星。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