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過“一把鑰匙開一把鎖”,那你聽說過“用六把鑰匙就可以鎖住世界”的誇張言論嗎?其實這並非誇張,而是世界地理里,一個非常有趣的說法。
就像所有的門後都有金子,但是門卻被鎖著,只有金鑰匙才能打開。世界運輸的大門被鎖著,能打開它的“金鑰匙”就是指六個運輸通道。
這六個運輸通道,不僅掌握著全世界運輸的“命脈”,令人沒想到的是,它們還被掌握在小國家手中,甚至其中有一個通道,就在我國南海邊。
看到石油二字,你會不會想起中東一詞?沒錯,霍爾木茲海峽正是在這紛爭不斷的地方。
中東地區盛產石油,可石油這種資源又不能在當地自產自銷,運輸出去才能“富上加富”。這就不得不讓霍爾木茲海峽來“幫忙”運出了。
要知道,霍爾木茲海峽的地理位置是較為尷尬的,從地圖上能看出,它夾在波斯灣和阿曼海中間。因此在管理上,就由北部的伊朗和南部的阿曼兩個國家進行管理。
從綜合實力上看,伊朗在中東還是不錯的,但也僅限於中東。阿曼,就實實在在是一個小國家,如果不是專門瞭解,他普通到可以讓你在地圖上忽視。
作為一條“人造”運河,巴拿馬運河擔得起“世界七大工程奇跡之一”的稱號。
巴拿馬運河作為一條船閘式運河,溝通了美州和亞洲、歐洲,在世界運輸上有著重要的地位。
沒路走,啥也幹不成,航路也是如此。要是能有路穿過,貿易不成問題。因此,在大西洋和太平洋間造一條“路”的想法,在十六世紀就出現了。
可是造“路”實在是太困難了,經歷了不少的努力,終於到了十九世紀,這條“路”造出來了。
巴拿馬運河的建成,意味著人們的貿易更加便利。從太平洋過去大西洋不必再繞遠路,甚至可以作為其他航線的中轉站,實在是一樁好事。
不過,儘管巴拿馬運河地處巴拿馬,可它的管理權卻不在巴拿馬人手裡,而是在美國手上。說白了,運河看似對世界貿易有好處,實際上最大的好處都讓美國佔了。
意識到這之後,巴拿馬人民開始走漫長的回收權力之路。終於在十九世紀末,巴拿馬才真正成為運河的控制者。
不過巴拿馬總面積也就不到八萬平方公里,國家面積上確實是小國。
掌控巴拿馬運河之後,為了獲得收益,巴拿馬得想點兒辦法。最有效的,也是最快的方法就是過“河”交錢。毫無疑問,這費用高得離譜。不過,不交繞路花費更多,比較起來還是老老實實交吧。
作為連接地中海與紅海的水道,蘇伊士運河減短了歐亞之間的路程。有了它,不用再去非洲好望角繞圈。
據說世界海運貿易額的7%都是通過蘇伊士運河,可見,蘇伊士運河被稱為“世界航海的咽喉要道”不假。
不過,蘇伊士運河的歷史也充滿了政治博弈。
從埃及換到法國,再從法國再換到英國,又從英國回到了埃及,管理蘇伊士運河的權利經過好多次交換。
雖然埃及因其金字塔等建築出名,讓人誤以為它很“高大”,但其實從綜合實力看,埃及在全球各國中也不算是大國,頂多是非洲最強的國家。
曼德海峽離蘇伊士運河不遠,不過因為蘇伊士運河的風頭過盛,大眾對它就顯得“不太關注”。
“曼德”這個詞,來源於阿拉伯文中。傳說曼德海峽總給航行帶去危險,讓旅客因畏懼而流淚,所以當時人稱其為“淚之門”,也就是“曼德”。
從地理位置上看,蘇伊士運河在北,曼德海峽在南,如圖所示:
不過,曼德海峽與蘇伊士運河是相互“要挾”的“歡喜冤家”。
曼德海峽是蘇伊士運河的“攔路峽”。如果船從歐洲通往印度洋,幸運過了蘇伊士運河,一旦曼德海峽“伸一腳”,出阻礙,船就別想再進印度洋了。
那曼德海峽由誰管著呢?因為曼德海峽不屬於任何一個國家,所以現在由吉布地、厄利垂亞、葉門三小國家共同管理。
作為大西洋和地中海之間的唯一通道,直布羅陀海峽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
每年從直布羅陀海峽通過的船隻難以計數,直布羅陀海峽儼然成為最繁忙的海運通道之一。
直布羅陀海峽之所以被稱作地中海的“生命之源”,是因為它的存在使得地中海不會變成一個“含鹽量超標”的區域,也因此提升了地中海地區的經濟地位。
在十八世紀前,直布羅陀海峽主要由摩洛哥和西班牙控制。西班牙不必說。摩洛哥可能在非洲排名靠前,但是放到世界各國中,確實不大。
因歷史、現實原因,目前直布羅陀海峽是由西班牙和英國暫時接管。
麻六甲海峽麻六甲海峽就是在我國南海附近的海峽,又被稱為“亞洲國家的海上生命線”。想必大家對這個海峽是熟悉的。
麻六甲海峽連接著亞洲、非洲和歐洲,在地理位置上,也好像處在“十字路口”。更有趣的是,它處在兩個島嶼中間。
要是從地圖上看,就覺得疑惑,為啥不從其他地方航行?專從兩島之間過。
這其實是經過無數航海人的犧牲,各種經驗積累換來的,麻六甲海峽是考慮了所有因素下最適合航行的海峽。
麻六甲海峽是跟中國最關係緊密的一條海峽,跟中國來往的許多船必經麻六甲海峽。
當然,韓國、日本一些亞洲國家進出口,也必須經此峽,所以,“亞洲國家的海上生命線”非麻六甲不可。
麻六甲海峽現在的管理國像是“三權分立”。這三個國家也都不大,一個是馬來西亞,33萬平方公里;一個是印尼;還有一個是新加坡。
縱觀以上六個海峽,無不在世界運輸中起著重要作用。
資訊來源:環球網 《“六把鑰匙鎖世界”,中國攥著幾把?》2015-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