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博
“現在看到的這套智慧化全自動組培系統設備,是我們公司引進的自動灌裝系統,這樣一台設備直接節省67%的人工,效率比過去提高了4.8倍。”張家口沃佳種業有限公司經理袁登飛介紹。
工作人員在張家口沃佳種業有限公司灌裝碼放營養液。武殿森攝
據瞭解,除了智慧化全自動組培系統設備,張家口沃佳種業有限公司還在技術研發與應用上持續發力。在組培間,通過切繁處理后的種苗被裝在營養瓶中,兩名組培技術人員正在查看馬鈴薯的生長,判斷馬鈴薯瓶苗是否存在細菌污染,通過觀察生長的葉片來確定瓶苗的補光時間,利用精準的溫控與光照調控系統,類比最適宜馬鈴薯生長的自然環境,有效降低了種苗的感染率,提升了種苗的成活率,使繁育的種苗品質和產能得到雙提升。
按照就近原則,該公司在張家口市尚義縣八道溝和紅土梁兩個鄉鎮建立了3個微型薯生產用苗基地,與河北農業大學園藝系合作,成立了科研工作站,建立了研究生試驗站,全方位進行新品種研發。
工作人員在張家口沃佳種業有限公司組培室查看基礎苗長勢。武殿森攝
張家口沃佳種業有限公司的科技創新,不僅推動了自身的發展,更在區域內發揮了強大的輻射帶動作用。3個基地每年可以為周邊農民提供360多萬元的勞動報酬,為3萬畝原種田提供優質原種,每畝可節約種子成本300元,提高產量1000斤,畝增產1800元純收入,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突出。
同時,張家口沃佳種業有限公司還定期組織技術培訓,邀請專家為農戶講解先進的種植技術和管理經驗,培養了一批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農民,為當地經濟注入了新活力,有效地助力鄉村振興,實現了農業科技化。
工作人員在張家口沃佳種業有限公司組培室工作。武殿森攝
“今年我們還要建多功能暖棚、化驗檢驗室等,增加科研經費,申請產品專利,保證產出的每一顆馬鈴薯都能貼上我們自己的標籤。”袁登飛說。(史惠英、武殿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