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明這個名字對年輕人來說可能有點陌生,但要是在北京衚衕里問起 " 賈小凡 ",不少老觀眾准能拍大腿:" 那不是《我愛我家》裡的大學生閨女嘛!"
當年她和宋丹丹同台演戲,戲裡是姑嫂,戲外是真妯娌,誰能想到這對姐妹花後來都被英家兄弟甩了,成了單親媽媽專業戶。
她當年可是正經八百的 " 校花專業戶 ",北電 89 級表演系公認的班花。
大學報到第一天,追她的男生能從教學樓排到食堂,結果這姑娘偏偏看中了其貌不揚的英寧——英達的堂弟。
老師急得直跺腳:" 你倆要談戀愛先把專業課搞明白!" 結果這倆倔脾氣,愣是手拉手把退學申請拍在系主任桌上,氣得老教授直喊:" 現在的年輕人,荷爾蒙比腦細胞還活躍!"
要說她能在娛樂圈冒頭,還真得感謝宋丹丹。
那時候英達正籌備《我愛我家》,宋丹丹二話不說把小姑子塞進劇組。
有場戲是賈小凡跟和平女士鬥嘴,導演原本安排說三句臺詞,趙明明臨場發揮加了句 " 您這思想覺悟還不如我們宿舍樓大媽 ",逗得全場笑場。
這段即興表演後來被保留下來,成了經典片段。她那雙會說話的大眼睛往鏡頭前一站,活脫脫就是九十年代文藝青年理想型。
《我愛我家》火了之後,找她的劇本能摞成小山。最忙的時候同時軋三部戲,早上在《漢宮飛燕》演趙飛燕跳掌上舞,中午趕到《京都紀事》扮白領,晚上還得回《蝴蝶蘭》劇組背臺詞。
經紀人勸她悠著點,她倒好,拎著暖水壺揣著止疼片就往片場衝。有次發著高燒拍淋雨戲,硬是挺著拍了七條,導演喊卡時人都打晃,還得副導演架著才能走路。
可事業再紅火也架不住後院起火,她懷孕那會兒正趕上《漢宮飛燕》宣傳期,挺著肚子跑通告,記者問她怎麼平衡家庭事業,她笑得特甜:" 我家那位可支援了。"
這話說出去不到半年就打臉——生完孩子還沒出月子,英寧就遞離婚協定。據說當時她在病床上抱著女兒餵奶,離婚協議就壓在奶瓶底下。
最絕的是財產分割,英寧連女兒撫養費都賴帳,氣得她閨蜜在片場破口大駡:" 他們老英家是祖傳的負心漢基因吧?"
離婚官司打得一地雞毛,最慘的時候她抱著女兒住過劇組招待所。
有回在懷柔拍古裝戲,三伏天穿里三層外三層的戲服,胸前的衣服都被奶漬浸出地圖了。化妝師看不過去要給她找替換衣服,她擺擺手:" 省點時間多拍兩條,早點收工回去餵孩子。"
那幾年她就像個連軸轉的陀螺,白天在鏡頭前扮仙女,晚上回家給孩子洗尿布,整個人瘦得戲服都得別七八個別針才能掛住。
2002 年突然退圈這事兒,到現在還有人在論壇上吵。有人說她是被英家傷透了心,有人說她是為孩子教育。其實真相特簡單——有次女兒發高燒住院,她在劇組請不下假,等拍完夜戲趕到醫院,孩子嗓子都哭啞了。
護士說了句 " 當媽的不能光顧著賺錢 ",這話像盆冷水把她澆醒了。第二天她就給所有劇組發了違約函,賠的錢把存款折掏空大半。
這些年她在朝陽區開了家少兒藝術培訓班,教孩子們朗誦表演。有家長認出她是趙飛燕,她總是笑著擺手:" 那都是上輩子的事了。" 教室牆上掛著《我愛我家》劇照,孩子們問照片裡的大姐姐是誰,她就指著宋丹丹說:" 這是你們姥姥輩的喜劇女王。"
去年有媒體想採訪她,電話打到培訓班,她讓助理回:" 就說趙老師帶學生去參加朗誦比賽了。" 其實那天她就在教室後排改作業。
跟英寧離婚後,她把父母接來北京同住。老太太有回買菜碰見英寧現任妻子,回家念叨 " 那女的還沒你年輕 ",她邊切菜邊樂:" 媽,我女兒都快大學畢業了,計較這些幹嘛。"
女兒前年考上紐約大學,她跟著去陪讀半年,朋友圈發的全是中央公園的松鼠和圖書館的咖啡杯。
有留學生認出她,激動地要合影,她大大方方摟著姑娘肩膀:" 多拍幾張,給我閨女看看她媽當年多上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