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 電影網專稿 2021 年,在愛奇藝推出的青年導演創製真人秀《開拍吧》的舞臺上,導演沙漠拍出短片《不說話的愛》。這部講述聾人夫妻努力讓女兒開口說話的溫情之作,不僅獲得陳凱歌等電影人的高度評價,更讓觀眾看到了特殊群體背後平凡而偉大的親情力量。
4 年後,這部感動百萬人的短片終於以同名電影的形式登上大銀幕,由張藝興、李珞桉主演,延續了短片的情感內核,講述聾人父親與健聽女兒相互守護的動人故事,進而為全國近 3000 萬聽障群體 " 發聲 "。
截至發稿時間,電影《不說話的愛》口碑出爐,購票平臺評分達到 9.7 分。“一包紙巾不夠用”“情感細膩很溫情”“笑著笑著就哭了”等成為觀眾好評的高頻詞。
在做客 1905 電影網“對話”欄目時,導演沙漠表示自己創作的底氣來源於主創團隊歷時近三年的走訪調研,在真實的聾人群體身上他看到的不是苦難,而是對生活的樂觀和對他人的善意。
他也希望藉由電影把這群人真實的生活狀態展現出來," 我想讓觀眾知道,有一群人和我們一樣生活在同一片陽光下。讓他們被看到,這份初心三年以來從未變過。”
張藝興與小演員之間碰撞出了怎樣的火花?如何讓無聲世界的情感,被更多人聽見?從短片到長片的創作過程中,得到了行業怎樣的扶持和助力?1905 電影網專訪《不說話的愛》導演沙漠,解鎖創作密碼。
談演員
“張藝興的執著與小馬很契合”
“申奧奮力推薦了張藝興!”聊起和張藝興合作的淵源,沙漠直言要從北京電影學院的學長申奧說起,那時申奧剛拍完《孤注一擲》,得知沙漠在籌備新片,便大力推薦了張藝興。
兩人見面後,沙漠沒想到張藝興對角色已經有了很深的理解,而他身上執著、純粹的特質也與戲裡的“小馬”不謀而合,“藝興有一種非常執著的勁頭,對整個世界的感受是很純粹的,而戲裡的小馬作為父親,為了給女兒創造更好的生活,也是非常執著的。所以,他們在氣質上有天然的重合。”
為了接近和感受小馬的“無聲世界”,張藝興開拍前進行了兩個月的手語特訓,還和手語顧問遲耀明一起走訪聾人群體,和他們面對面交流,努力讓手語的速度和準確度達到正常交流的標準。
沙漠說:“聾人朋友們給我提出的要求就是手語一定要純正,張藝興做到了這一點,而且不僅是電影規定的臺詞,他還可以自由發揮跟聾人演員們進行生活上的交流,這種專業態度贏得了他們的認可。”
聊到小馬和女兒木木之間的關係,沙漠形象地用“爸爸弟與小孩姐”來形容,而張藝興和小演員李珞桉培養默契的過程,也像同齡人的相處一樣親切自然,“張藝興會主動給她買小馬寶莉卡,陪她做遊戲,去陪伴和傾聽她。再加上桉桉也很喜歡跳舞,之前跳過很多張藝興的舞,他們還會‘以舞會友’。”
戲外的這份親近和默契,也自然而然地流淌在兩人的表演之中,特別是 " 選爸爸還是選媽媽 " 那場戲裡,李珞桉代入角色為張藝興搭戲,不僅讓張藝興快速沉浸情緒,自己也久久難以平復,在鏡頭之外淚流不止。
“看到木木沒有選擇自己時,張藝興用眼神表達出了角色百感交集的複雜情緒,其中既有難以置信的驚愕,又有無可奈何的苦澀,最後選擇用微笑來面對。他細膩的表達,讓在場的所有人都十分動容。”沙漠感慨道,“他的眼睛裡有著一種溫柔的力量,為角色增添了一抹柔情。”
談初心
“讓 3000 萬人被看到”
從 20 多分鐘的短片擴展到 111 分鐘的長片,導演沙漠和編劇付丹迪選擇用三年時間打磨劇本,跑遍全國各地,走訪了大量聾人群體和家庭,把他們的故事和心聲匯集成了文字,只為“讓這個故事方方面面都接近最真實的狀態。”
在我國,有近 3000 萬聽障群體,他們的背後,是近 3000 萬個聽障家庭,影片中的聾人小馬和女兒木木,正是他們的縮影。而小馬為了給女兒更好的生活,被犯罪團夥利用的情節,也是很多聽障人士可能面臨的處境。
“因為聽障群體的簡單單純,也因為獲取資訊的閉塞,大部分聾人都有被騙的經歷。這也是我們選擇在劇本中加入這一故事線的原因。”
然而,影片對於聽障群體的刻畫並未停留在苦難敘事上。沙漠坦言在調研前也曾帶著 " 聾人生活很苦 " 的預設,但實際接觸後完全改變了看法:" 他們對生活的樂觀和對人的積極友善,這是我想要通過電影傳達的。"
也正是基於對聾人群體的深入瞭解,和短片的成功經驗,沙漠堅持啟用近 30 位真實的聽障演員參與演出,“我們相信這種真實的力量,觀眾是能感受到的。”
為了説明聽障演員們更好地適應片場氛圍和拍攝工作,劇組會通過切換紅綠燈光的方式,來提醒演員們拍攝何時開始、何時結束。工作人員也會學習常用的手語詞彙,讓溝通更加順暢。最終,聽障演員們也用最真摯動人的表演回饋著劇組的關愛和信任。
" 創作的初心就是希望他們被看到,這份初心在這三年的時間里從來沒有變過 ",沙漠強調這不是一部獵奇的作品,而是主創團隊用真誠凝結成的表達," 我想讓觀眾知道,有一群人和我們一樣生活在同一片陽光下,但沒有被注意到。如果大家喜歡這部電影,也可以去學一點手語。"
“就像電影裡的那句臺詞:‘當您走進一個地方,聾人會在看見您的第一眼,就對您微笑’。我們如何回饋這份善意,也許幾句簡單的手語,就會讓世界更加美好。”
談創作
“永遠以真心換真心”
90 年出生的青年導演沙漠無疑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北電導演系研究生畢業后不久,他就執導了愛奇藝平臺的大熱劇《你好,舊時光》,豆瓣評分高達 8.6 分,成為很多人心中的青春劇“白月光”。
長片導演首作《我要我們在一起》同樣口碑不俗,斬獲 3.8 億票房,憑藉現實愛情戳中萬千觀眾的淚點。善於在現實基底中挖掘細膩動人的情感,也成為導演沙漠的創作底色。
回顧幾部作品,沙漠總結它們恰好以“友情、愛情、親情”為主題,反映著當時的自己對世界的理解與感受,而用“真心”與觀眾溝通也是他一直堅持的創作準則,“創作者對待作品要有真心換真心的態度,甚至可能某一時刻你的靈魂都要與作品合二為一,這是我的創作習慣。”
2021 年,愛奇藝推出青年導演創製真人秀《開拍吧》,通過拍短片的方式助力新銳青年導演,讓更多觀眾了解電影誕生的過程和不易。沙漠作為選手之一,拍攝了包括《不說話的愛》在內的三部短片,收穫了評委和觀眾的認可,並將“最佳青年導演”殊榮收入囊中。
回顧這段經歷,沙漠曾說,《開拍吧》説明青年導演打通了從靈感到實拍的創作通路,讓自己能夠走出舒適區,在短時間內完成創作並和觀眾產生直接溝通,“讓我對自己和對作品的認知都有很大的提高。”
雖然彼時國內還沒有任何一部以聾人群體為主角的電影,但沙漠和愛奇藝都看到了這一題材的社會價值和特殊意義,雙方一拍即合便開啟了長達三年多的合作,通過紮實的劇本打磨和拍攝製作,最終讓《不說話的愛》得以與觀眾見面。
從《你好,舊時光》《開拍吧》到《不說話的愛》,在與愛奇藝的合作中,沙漠感受最深的是一種“天然的默契”,“愛奇藝是非常尊重和信任創作者的平臺,給予青年導演很大的發揮空間,我們也正是在這樣的共識之下,創作出了這幾部作品。”
談及未來,他也希望行業能給予青年導演更多的信任,“青年導演是最有活力最敢於表達自己的一群人,希望大家可以給我們更多的空間,讓更多新鮮的血液和視角湧入市場之中,因為中國觀眾是最聰明的一群觀眾,他們永遠需要更好的故事和更新鮮的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