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假日文旅消費感知四川經濟活力
更新于:2025-04-10 07:45:47

本文轉自:四川日報

□貴州日報評論員 伍少安

  洞察消費情況能知曉經濟運行狀況,觀察文旅消費能感知經濟的活力度。

  今年清明假期,四川納入統計的886家A級旅遊景區,累計接待遊客1274.57萬人次、實現門票收入11988.4萬元,與2024年清明假期同口徑相比,分別增長16.06%、11.32%。數字的變化,來源於消費意願的變化:賞花踏青引領春遊熱潮,非遺民俗展現文化魅力,親子研學需求持續升溫,跟著演藝去旅遊繼續發力,居民外出就餐意願增強。

  文旅消費本質上是休閒經濟,假日里的文旅消費“春意盎然”,說明很多人有實力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景區“人從眾”,假日經濟火熱,背後是老百姓具有敢於消費的能力。去年四川全省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4.7%、6.6%。有了收入支撐,年輕人敢於遠遊,老年人不再為了節約成本而局限於淡季游,為假日經濟貢獻了“銀髮力量”。今年春節,筆者在宜賓市高縣嘉樂鎮看到,一些農民請客吃“轉轉飯”,不再像過去那樣單純考慮節約錢,而是追求消費便利和品質,紛紛到鎮上餐館訂餐,鎮上餐館生意火爆。消費能力的提升,消費觀念的變化,為進一步挖掘消費潛力提供了現實條件。

  消費,一頭連著巨集觀經濟,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一頭連著千家萬戶,是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最終表現。尤其是文旅消費,更是提升國民幸福感和社會和諧的關鍵因素。消費也是一種權衡取捨的經濟行為,人們選擇一項文旅消費,需經過“值不值得花這個錢和時間”的考量。在文旅市場開拓消費新場景、新模式,能以新體驗贏得消費者青睞。在鮮花盛開的春天裡發展賞花經濟,已成為稀鬆平常之事,但“打飛的”從空中賞花,則能讓消費者獲得另一番體驗。諸多新花樣、新玩法,契合了人們對文旅消費的新需求,實現了提振消費與提升生活品質的雙向奔赴。

  旅遊業有著“一業興百業旺”的美譽,對交通運輸、住宿餐飲等產業,都具有很強的牽引帶動功能。假日文旅消費的熱力,不僅顯現了文旅相關產業的發展脈動,還顯現了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的活力與潛力。

暴降17℃
暴降17℃
2025-03-26 13:4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