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錚沒有想到,在漂流的終點處,母親會永遠消逝在長白山的冰層之下。
今年3月,王錚和家人從上海飛往長白山旅遊。這次旅行計劃中,有一項冰雪體驗是漂流。
如果順利,他的家人將會乘坐皮筏穿過一段原始森林,看到河岸兩側的樹掛滿晶瑩剔透的霧凇。若有陽光,這些由水汽遇冷凝華而成的樹掛會變得閃閃發光。漂過霧氣瀰漫的水道,到下半段,他們會穿越長白山下的自然景觀峽谷,最後返回上岸。
廉敏也曾被這猶如童話仙境般的景致吸引,帶著6歲的兒子從深圳一路北上至長白山。她沒有料到,漂流途中,他們遭遇意外,兒子落水陷入險境。
此後的兩個月里,她堅持維權,想讓更多人意識到漂流過程中的安全問題。她相信,此事也應適用航空界關於飛行安全的“海恩法則”:“每一起嚴重的事故背後,都隱藏著29起輕微事故、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隱患。”
廉敏的漂流之旅結束一個多月後,同樣的地點,同樣的專案,王錚的家人陷入相似的危險中。不同的是,落水者再也沒能上岸。
意外事件給當地的漂流項目敲響警鐘。偶然之外,是那些被忽視的安全隱患。有研究者在分析了55起漂流事故後發現,其中超過一半事故緣於景區運營管理不善,比如應急救援欠缺,未設置救援隊伍等。其指出,應構建開漂前檢查、開漂後預防、終點處防範的安全管理體系。
出遊
王錚和妻子一直喜歡旅遊,這次他們在網上刷到長白山的雪景後,問母親想不想去滑雪,母親表現出極大興趣。2月6日,王錚便預訂了這次長白山之旅,行程四天三夜。
出發之前,王錚和妻子一起為母親買了一身滑雪服,防水又保暖。上身以白色為主,有許多像潑墨一樣的彩色點綴,下身是玫紅色的滑雪褲,在白色的雪地冰川裡會異常醒目。
王錚記得,收到滑雪服后,母親很開心,在家試穿了好幾次,一直誇讚滑雪服漂亮,打算旅行時穿著新衣服拍很多美麗照片。她自己也買好了防寒的帽子、手套和圍巾。母親退休兩年後,一直在家照看孫女。對這次出遊,她滿心期待。
3月1日下午,王錚一家三口,加上父母、岳母和一個朋友,落地吉林省白山市。抵達長白山西坡的華美勝地旅遊度假區後,他們入住了度假區旗下的五星級酒店,長白山郝力克酒店。
華美勝地的前身為魯能勝地,是國家4A級景區,2022年被認定為國家體育旅遊示範基地。旗下除了郝力克酒店,還包含長白山魯能勝地瑞士酒店度假村(下稱“瑞士酒店”)、魯能原鄉原俗酒店、望·魯能美憬閣精選酒店。據其官網顯示,在預訂酒店時,遊客可以以套餐的形式獲得滑雪、漂流等多個專案的使用權益。
王錚和家人這次行程的主要目的是看雪景和玩雪。3月3日那天,天氣晴朗,氣溫有所回升。王錚記得,溫度在零攝氏度到十攝氏度之間。當天上午,他決定單獨跟朋友去滑雪,家人在酒店內部玩拉雪橇等相對安全的娛樂專案。到了長白山之後,王錚發現滑雪不適合老人,容易摔倒或發生碰撞。加上天冷,他擔心老人凍著。
王錚和家人知道,酒店提供的套餐里還有漂流專案,與滑雪比起來,他們潛意識中認為,漂流是一項相對安全的運動。
下午一點多,天空湛藍,河水清澈碧綠,有寒冷的霧氣飄在水面上,兩岸鋪滿雪花,白茫茫一片。王錚妻子和父母帶著孩子,從酒店出發,抵達優山溪谷漂流旅遊項目處。
優山溪谷漂流官方賬號介紹,該專案於2024年12月1日首次開業,距離白山市區152公里,駕車1小時50分鐘左右。漂流全長7公里,時長40分鐘左右。優山溪谷漂流“集霧凇、峽谷、驚險刺激、神秘於一體,是長白山下特色的冰雪專案之一。漂流到中途遊客會進入驚險刺激的河段,河水湍急,撞擊著兩側的橡皮筏”。
下午兩點,他們到達漂流起點處。家人事後告訴王錚,沒有人告知漂流的安全風險。穿救生衣時,工作人員說只需扣上面一顆扣子,還沒能有充分的時間穿好救生衣,他們就在慌忙中坐上皮筏,開始了漂流。
危險的信號
今年1月,同樣的地方,同樣的專案,廉敏和兒子沒有被分發救生衣,漂流的船就出發了。
1月1日,從深圳出發的廉敏帶著6歲的兒子小樂到達華美勝地旅遊度假區,入住了度假區旗下的五星級酒店瑞士酒店。該酒店毗鄰王錚一家入住的郝力克酒店,當時的預訂價格達2500元一晚。
作為從小在南方長大的孩子,小樂對白雪有著特別的渴望。廉敏在網上刷到了霧凇的景觀圖后,決定帶孩子到東北滑雪、看雪景。
得知廉敏是南方人後,酒店前臺主動向她推薦了酒店套餐包含的遊玩專案,費用包含在房費里。根據酒店宣傳牌,共有14個專案,“長白山優山溪谷漂流”排在第四個。活動說明的第一行是“長白山雪季霧凇漂流”,后兩行寫著酒店大巴的預約、接送時間。除此以外,沒有適齡人群的介紹和具體的專案描述。
酒店大堂的宣傳牌。本文圖片均為 受訪者供圖
廉敏預訂的酒店套餐。
廉敏說,前臺也沒有說明該專案的安全風險,而是著急地給她推薦滑雪項目的教練。為了進一步瞭解霧凇漂流,廉敏流覽了長白山文旅的社交媒體。在該專案的官方規定里,1.2米高的孩子可以上船。在抖音帳號“長白山文旅”的宣傳視頻里,大家坐在小船裡靜靜地看霧凇、拍照,水流較為平靜,部分遊客沒有穿救生衣,有幾個鏡頭中有孩子出現。
流覽社交媒體時,廉敏發現很多遊客的照片裡顯示帶著小孩遊玩,其中有一個孩子也被帶上船。這一度讓她認為這個專案十分安全。
1月2日,早上八點,長白山的氣溫很低,達到了零下23攝氏度。但天氣晴朗,雪地白茫茫的。廉敏母子坐上酒店安排的大巴駛往漂流點。整輛車有20多人,其中有兩三個跟小樂同齡的兒童。所有人都戴著帽子和手套,全身上下裹得嚴嚴實實。
為了禦寒,廉敏和小樂上身穿著全棉的打底衫、毛衣和抓絨衫,下身穿了打底褲、毛褲和一條羽絨褲,外套是95%羽絨含量的長款羽絨服,腳上穿了厚重的雪地靴,走起路來很不方便。
到達漂流點後,他們在河道口的小屋裡排隊驗票。廉敏說,工作人員沒有分發救生衣,也沒有引導他們購買旅遊保險或進行安全講解。
廉敏只看到有一個大叔在兜售雨衣,是薄薄的塑膠袋材質,她害怕被水打濕,於是在上船前購買了兩件。
漂流的河道不長,兩側有厚厚的冰。岸邊堆積著十幾艘橙色的皮划艇,船舷高度不到1米,一艘小艇能容納兩個成年人和一個小孩。
廉敏母子乘坐的是倒數第二艘小船。船里有一層碎冰碴,站進去時容易滑倒。穩穩地坐在船的兩頭後,他們被工作人員推下了滑道,進入河流中。漂流過程中,他們拉著皮筏兩側的繩子,上面結滿了冰霜,即使戴著手套也能感到涼意。
秦玉也曾感受過長白山漂流的寒冷,她漂流的那天氣溫在零下25攝氏度左右。2月3日的早上六點,她跟隨從南京來的旅遊團,來到長白山北坡的魔界霧凇漂流點,同樣為了看到宣傳視頻中被冰雪覆蓋、宛如仙境的美麗霧凇。排隊一小時后,秦玉和同團的其他八名遊客於七點多開始漂流,兩人一船。
秦玉漂流當天。
在離終點五百多米的地方,秦玉看到,河面有十來米寬,因為水流緩慢,船前行得也慢,十幾艘船停滯在那裡,相互碰撞,“(分坐在船兩端的人)體重相差大的,船就特別容易翹頭”。
一對母女翻船了,母親六十多歲,女兒三十多。她們掉落水中後立刻爬了起來,水深及腰,兩人全身濕透走到岸邊。
秦玉看到,這對母女的羽絨服瞬間結冰,她們坐在布滿雪的河岸邊,脫了鞋子,一直發抖。
落水的母女凍了將近一個小時后,被送到旅館。工作人員打來熱水,找了乾淨的衣服鞋子。她們告訴秦玉,船翻了後,水很快從羽絨服衣服領子里灌進去,由於穿的是長款羽絨服,爬起來很費勁。結冰后的衣服穿在身上幾十斤,當天夜裡,她們渾身疼痛。在房間里,秦玉幫這位母親脫掉褲子。“厚重得不行,使勁兒拉才脫下來。兩人所幸無大礙。”秦玉回憶說。
翻船
漂流開始後,王錚的家人發現水流比想像中湍急,開始緊張起來。跟隨他們的一名工作人員未做提示或指導。加上其他遊客,這趟漂流一共有五艘皮筏,其中一艘是工作人員的跟漂船。王錚父母和王錚妻子乘坐在不同的皮筏上。
通常情況下,跟漂的船在最後面,工作人員穿著防水褲,如果遊客的皮筏中途卡住,可以隨時下水推一把。但是在途中,工作人員的船超過了王錚妻子和父母的皮筏,前行到了漂流隊伍中間。
下午兩點四十分左右,漂流隊伍抵達終點。
王錚父母曾在皮筏上開心地拍照。
此時,工作人員的皮筏依然在隊伍中間,王錚妻子注意到,工作人員“自己先蹚著水上了岸”。岸上兩名工作人員正在拉第一艘和第二艘船,並幫助遊客上岸。當時並沒有人留意王錚妻子和父母所在的皮筏。
事故突然發生。王錚妻子看到,父母乘坐的皮筏突然倾覆,被水流衝得翻倒過來。雖然父親從水中爬起來後想抓住母親,但是水流太急,母親很快消失在水中。
王錚妻子事後回憶,當時母親被皮筏完全蓋住,隨後被水流從終點處的兩個皮筏下方沖走,沖入下方更湍急的水流中。再往前,便是冰層覆蓋的區域。
漂流通道是冰層中間的一條水道,確保皮筏能夠通過。漂流水道兩邊的冰層有厚薄,事發後王錚看到,終點位置的冰是最厚的,終點水道明顯變窄,寬度在五米左右,因此水流也變急。
王錚拍攝的終點,水道變窄。
據王錚妻子回憶,事發前,他們的皮筏停靠在終點時,旁邊的幾艘皮筏在水流中劇烈晃動。工作人員正背對著他們,試圖把自己的空船拉上岸,卻激起了更大的水浪。她看到皮筏開始更大幅度地晃動起來,船內很滑,沒辦法站起來,她和孩子坐在皮筏里,繼續在水中排隊等待上岸。
王錚事後看警察的詢問筆錄得知,現場僅有兩個沒有培訓過的農民臨時工手拉皮筏。王錚妻子回憶,“他們力氣小、動作慢”,她所在的皮筏第四個到達終點,父母的皮筏排在第五。工作人員拉自己的跟漂船上岸,加之終點有一根繩子把兩艘皮筏連在一起,以阻擋、攔截船隻流走,空出來的區域水流更急,船隻擠在一起,導致父母的皮筏被擠壓。
她回憶,父親在船頭,母親在船尾,因此父親的落點在河道中間,水較淺,母親掉落的位置靠近冰層一側,水比較深。落水之後,她被皮筏壓在底下,很難衝破船的阻力露出水面。
下午2點47分,王錚接到父親的電話,從滑雪場趕到了事發地。他看到已經有幾名員警在現場,有兩台挖掘機在開鑿冰塊。無法確認母親的位置。
王錚在漂流終點看到,雖有兩艘連在一起的皮筏作為阻擋,但是還有幾米的缺口,水下也無阻攔屏障。
王錚拍攝的終點,有皮筏作為阻擋,但仍有缺口。
4點20左右,來了幾名消防人員,他們帶著生命探測儀,但只能探測活體。終點處的水深只到成年人膝蓋的位置,但是冰層之下,沒人知道到底有多深。王錚的母親不知漂向了何處。
對於漂流的危險,廉敏在中途就已經體會到。開始漂流後,最初的河道較窄,不到兩米寬。側邊是樹林,枝頭上結滿了霧凇,像進入了冰雪仙境。此時水速很緩,廉敏的船和其他船緊貼著,慢慢地隨河流挪動。
大約過了十分鐘,水流變得湍急。在水浪的衝擊下,橡膠船開始左右搖擺,加速向前移動。船和船的距離已經相差超過5米。到達漩渦處時,小船甚至開始一圈圈地旋轉。她感到有些緊張,叮囑兒子小樂不要亂動,抓好船的兩側。在這個過程中,時不時有浪打進來,船里開始不斷進水。
廉敏說,河道中段大約有5米寬,他們在河的中央,離兩岸有了一定距離。此時的浪越來越大。
溪流中段,波浪打進廉敏和小樂船里。
隨之而來的還有河道落差。經過第一個落差時,廉敏顫抖著提醒小樂坐好,攥緊兩邊的抓繩,害怕地發出尖叫聲。面對驚險的落差,她希望停止漂流、快速靠岸。但她說,從始至終,漂流隊伍中以及河的兩岸都沒有工作人員和攝像頭,她的求救很難被聽見。
還沒等反應過來,第二個落差就緊接而來。這次的水流更急更大,小船被帶著旋轉,廉敏緊緊地抱著小樂,隨即感到一陣劇烈的撞擊。船的一頭撞到了巨石上,另一頭翹起,和水面呈45度角。河水不停沖刷,使得船底上移,撞擊處緊緊抵在石頭上。
冰冷的河水湧入,瘦小的小樂浸泡在冰河裡,在水流的衝擊下漂浮在水面上,漸漸從船內脫離。
身高1.69米的廉敏站在船裡,她左手拉著船繩,右手拚命地抓著小樂的衣襟。小樂被突如其來的危險嚇到,一句話也喊不出來。兩個人浸泡在水裡,身上沉重的棉服往下拽著他們。廉敏強忍著手臂脫臼般的疼痛,一直沒有鬆手,把身體向船翹起的那頭傾斜,試圖用自己的重量移正船的位置。
幾分鐘后,船漸漸地遠離岩石,繼續向下漂流。水流依然湍急,長時間泡在冰水裡的小樂已經被凍僵,想站起來動一下身體。此時的船里灌滿了水,廉敏害怕再次翻船,只能一邊用身體護著小樂,一邊安撫他。
廉敏回憶,船里的水慢慢凍住,小樂的身體越來越虛弱,廉敏的手機因為泡水開不了機,只能嘶啞著嗓子不停呼救,“有沒有人啊??小孩掉水裡了”。過了十幾分鐘,他們的髮絲上結了一層薄冰。
在下游,終於有一艘正在漂流的皮筏上的遊客看到他們,一邊幫著呼救,一邊嘗試著撥打船隻上的救援電話。廉敏說,沿途沒有救援人員出現。漂流近一個小時後,他們到達終點,直到這時,才有兩名工作人員將他們拉上岸。
廉敏和小樂漂至河道終點。
廉敏乘坐的船被水灌滿。
新開發的冬季“最野漂流”
在此之前,王錚和廉敏對漂流這項運動所知甚少。他們稱,未注意到項目購買頁面下方,漂流被列入高風險專案的安全提示。
漂流原本是一項充滿危險和挑戰的專業運動。不同於其他戶外旅遊活動,漂流活動需要有嚴密的組織紀律和嚴格的安全措施,而且對漂流工具、漂流河道的選擇也較嚴格。
根據吉林省品質技術監督局2014年發佈的《旅遊漂流場所等級劃分與評定》,漂流活動是經營者組織遊客在有一定落差和流速的水域,乘坐無機械動力的船隻、木筏、竹排、橡皮艇等漂流工具,在適漂時間(每年五月初至十年中期間的能見度較好的白天)開展的水上旅遊活動。根據規定,漂流航道寬度一般不窄於15米,水流速度應不大於每秒5米。起止點應當遠離暗河入口和大壩,距離分別不得小於1000米和1500米。
無論是什麼季節漂流,安全措施必不可少。根據國家標準《體育場所開放條件與技術要求》(GB19079.11-2005)規定,漂流場所除了應為漂流者配備救生衣,說明漂流水域特點、漂流器具使用方法以及漂流的安全救生措施,隨時監控、了解整個漂流水域的漂流活動,還至少應具備下列方式中的一種保護漂流者:岸上有流動救生員;危險地帶有定點救生員;有漂流技術指導人員跟隨;有救生員和救生艇跟隨。
救生衣有專門的規範。根據吉林市體育局2018年發佈的《吉林市經營高危險性體育專案(漂流)管理細則》,急流為一、二級的漂流場所配備的救生衣應符合JT/T107工作救生衣或GB4303船用救生衣的要求。急流為三級以上的漂流場所應配備的救生衣應符合GB4303船用救生衣的要求。而根據GB4303船用救生衣標準要求,救生衣的系固應採用扣件形式。
王錚說,與市面上銷售的GB4303船用救生衣相比,其家人漂流時所穿的救生衣較為簡易。事後,他在網上看到之前的漂流視頻,當時沒有提供救生衣。而據廉敏說,1月他們母子漂流時,工作人員也沒發救生衣。
秦玉回憶,一開始她並不覺得漂流危險。去之前,導遊沒有和他們提及危險情況,也沒有進行安全教育。她只聽到導遊將漂流地點描述得很漂亮,之後他們穿上救生衣,然而冬天的衣服很厚,救生衣無法完全扣上或繫上,只能簡單套在外面。
作為一項戶外運動,漂流項目在國內發展較晚。根據西南林業大學教授唐雪瓊等人的論文《國內外漂流旅遊研究綜述》記載,國內於1986年在張家界茅岩河首次開始經營漂流專案,之後商業漂流旅遊在國內各地開展起來。國務院辦公廳曾在1987年發佈《關於加強江河漂流活動管理的通知》,指出舉辦江河漂流探險考察活動,應從嚴控制,並嚴格履行審批手續。
此次王錚家人參與的漂流專案由優山溪谷旅遊投資服務有限公司運營。據企查查資訊,該公司成立於2024年5月,是一家微型企業,註冊資本不到100萬,經營範圍涵蓋旅遊開發專案策劃諮詢、遊覽景區管理、休閒觀光活動等。王錚稱,酒店向他和家人推薦該專案時,他們並不知道是外包給第三方的專案。
廉敏說,她後來才知道,酒店給顧客推薦的活動越多,能拿到的提成越多。
長白山當地一家旅行團的員工告訴澎湃新聞,長白山西坡漂流因風景好,去年“碾壓了”北坡,西坡景區先後開通了七家漂流專案,優山溪谷漂流是最新開發出來的,號稱“最野漂流”。通常,遊客和老闆最關心的是價格、景色和距離,而非安全。有人問過他:“安全嗎?看著挺嚇人。”他回復:“安全,像唐僧過流沙河那樣刺激。”
另一名旅遊從業者表示,冬季到長白山旅遊的以南方人居多,因為有雪,還可以看霧凇。但她不建議冬天到優山溪谷漂流,“畢竟是江,水流很急”。
當地一名從業者稱,王錚母親遭遇事故后,長白山所有的漂流專案停業整改,“對我們的影響很大”。
公開信息顯示,此前的2024年1月,長白山市場監督管理局曾約談漂流經營主體等,對涉旅經營主體進行了當面約談和提醒告誡,併發佈《冰雪旅遊消費警示》。
被忽視的安全
江西師範大學教授游茂林在論文《中國漂流旅遊事故的成因與對策研究》中提出,漂流旅遊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是,漂流遊客與一線員工的不安全動作以及物的不安全狀態,間接原因是漂流遊客和一線員工的安全知識不足、安全意識不高、安全習慣不佳,根本原因是漂流景區安全管理體系不完善,根源原因是漂流景區安全生產理念缺失。
論文基於官方通報的55個漂流事故案例研究發現,大約有50.91%漂流旅遊事故緣於景區運營管理不善,包括安全管控缺失,例如開漂後因疏導不力導致大量船隻擁擠堵塞在河道中。其次是應急救援欠缺,具體表現為救援緩慢、救援方式落後或未設置救援隊伍等。
據王錚瞭解,他母親事故中的涉事漂流專案,工作人員是附近上了年紀的村民,“他們沒有經過培訓或者(具備)專業的救援技術”。
秦玉記得,他們那次漂流途中,沿岸沒有設置救援電話,也沒有工作人員。一起漂流的那對母女落水後,有同行的遊客撥打了導遊電話,讓導遊通知老闆安排救援。而旅遊團到了終點詢問,發現老闆才知道有人落水,安排工作人員跑過去營救。
為避免出現因管理缺失、疏導不力導致的漂流艇側翻、堵塞等事故,游茂林建議,政府部門應嚴格管控漂流景區經營授權,明確高風險專案主管部門的職責與職能,對漂流景區經營許可建立資格審查制度。
游茂林還指出,漂流景區應構建漂流安全管理體系,做到開業前審查,開漂前檢查、開漂後預防,終點處防範,從上至下落實每項安全管理程式。例如開漂前完成對遊客的漂流護具穿戴、漂流設備領取逐一檢查,在河道各階段配備聯絡人員隨時溝通河道內船隻數量,起漂處船隻漂至200m後再放行後面船隻等。此外,《體育場所開放條件與技術要求第11部分:漂流場所》規定,12歲以下的兒童只能在家長陪護下在急流為一級或二級的漂流水域漂流,在急流為五級以上(含五級)的水域不允許開設漂流場所。
關於漂流水域的水流分級,《吉林市經營高危險性體育專案(漂流)管理細則》規定,二級急流為浪中等且有規律,很容易判斷,最高不超過1米,身上會濺上水花,需要有躲避岩石、彎曲的河岸以及其他障礙物的簡單技巧。
廉敏稱,漂流回來後,她才發現華美勝地線上平臺的宣傳頁有一列產品介紹,“全程最深水域不超過1.5米”。而在酒店大堂的宣傳牌上,這些內容並沒有顯示。
華美勝地線上平臺的產品介紹。
出發前,王錚的家人並不知道冰雪漂流的環境。在他們的意識裡,通常河道兩邊都是陸地,船順著水漂走,最多衣服被打濕,掉進水裡也能立刻站起來。“想像不到這種兩邊是冰層,冰層下面還有水的情況。”
據王錚的父親回憶,漂流過程中,地勢高低起伏,從上顛簸而下。途中,皮筏在一些地方會磕底,甚至卡住,需要跟漂的人下水推動。跟漂的工作人員讓他們坐在船上,自己用力把船晃出來。
漂流過程中,在落差大的地方,秦玉一度被顛簸劇烈的皮筏嚇到。一路上,河水不時灌進皮筏里,很快結冰。水花濺到她衣服表面,也立刻凝結成冰。漂流結束後回想起來,秦玉才感到後怕。
追責
脫離險境後,廉敏抱著孩子,驚恐地向工作人員描述發生的狀況。她說,當時其中一個人詫異地問,怎麼又(有船)翻了?她感到震驚,意識到這並不是第一次發生。
到了休息的小木屋後,她發現裡面沒有救援人員或醫護人員,也沒有救生圈或是應急保暖的衣物,只有一個簡陋的碳烤爐,有兩個女生正坐在旁邊烤衣服。
搜遍屋子後,廉敏從角落裡翻出工作人員的被子,脫掉小樂的衣服,包裹住渾身通紅的他,小樂身上開始源源不斷地冒水汽。等待的過程中,工作人員給他們提供了一杯紅糖薑水。廉敏說,她想再要一杯時,卻被告知這是另外的價錢。
半小時後,有救援人員開車來接他們。上午十點半,他們到達瑞士酒店,比預計的遊玩結束時間晚了整整一小時。進入大堂後,廉敏希望通過前台聯繫酒店管理人員,根據她提供的錄音,值班經理告訴她,“這屬於漂流方的責任,你自己去協調。”她感到生氣,自己明明購買的是酒店的服務,“酒店和我是服務關係,應該是他們去聯繫漂流供應商”。
和酒店僵持不下,廉敏不得不求助於公安。根據錄音,員警告訴她:“現在只能幫你協調。”他們再次嘗試聯繫酒店的管理人員,但只有值班經理對接,並說領導一直在開會。
到晚上六點多,一個姓任的經理出現。雙方爭執後,任姓經理提出廉敏需要付第一天的房費,並表示第二天可以換到另一個酒店,即王錚和家人入住的郝力克酒店。
廉敏無法接受這樣的結果,離開了長白山。1月3日,她向白山市相關部門反映情況,提出酒店道歉、漂流專案整改等要求。對方的回應是,優山溪谷漂流點的公司雖然在白山市撫松縣註冊,但漂流所用河道位於池南區,池南由長白山管委會分管,他們只能幫助協調聯繫。
事後,瑞士酒店一方出具了一封調解書,認為這次事故的原因系廉敏操作不當。廉敏無法接受,拒絕了協調。
到了長春后,廉敏帶著小樂到吉林大學第一醫院檢查。醫生告訴她,小樂因為長期受涼,有肺炎、發熱的癥狀。癥狀持續了兩周,除此以外,這次事件也給小樂帶來不小的心理陰影。
醫院給小樂的診斷。
距離事發已經過了90天,廉敏收到的賠償包括長白山到白山市的路費和醫療費用,一共兩萬元左右,由優山溪谷漂流運營方賠償。她沒有收到酒店的道歉和費用補償。
她不想讓這件事就這麼過去,便在社交媒體上分享這段經歷。她說,此後她經歷了長達兩個月的網暴,酒店曾打電話要求她刪帖。
3月,記者致電上述酒店任姓經理,對方表示這件事由度假區與廉敏溝通。隨後記者致電華美勝地度假區,一名工作人員稱,已經處理好此事,具體情況不清楚。
事發第二天的晚上,王錚母親的遺體在距漂流終點處50米到100米的地方找到。警方公佈的死亡原因是溺水。
之後,漂流項目的經營者和工作人員被警方帶走。王錚母親的事故被立案,案件目前已經進入審查起訴階段。
對於王錚母親一事,4月9日,華美勝地旅遊度假區工作人員對澎湃新聞稱,此事已經解決,具體內容暫時不方便告知,以法院判決為準。漂流運營方是合作商,目前已經停業整改,酒店已經停止與其冬季運營的合作。
3月中旬,王錚和家人為母親舉辦了葬禮。三歲的女兒看到大人們在哭泣,她把籃子裡的玩具一件件分發給他們,讓他們不要傷心。王錚說,雖然她並不知道死亡意味著什麼,但這給他帶來片刻安慰。
(為保護受訪者隱私,文中人物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