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數據來之不易”,3月上海二手住宅成交2.69萬套,有二手房業主稱“不再接受大幅砍價”
更新于:2025-04-09 06:03:59

“最近成交量很大,價格基本穩定,沒有太大波動。和半年前相比,各種利好政策‘總有一款適合你’,所以很多人覺得是時候出手了。”4月8日,上海市黃浦區某鏈家門店,仲介陳濤現場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上海中原地產數據顯示,2025年3月,上海二手住宅成交2.69萬套,環比增加75%,同比增加45.36%。這一成交量不僅超過2024年12月的高點,也成為2022年以來成交量最高的3月。

上海二手房成交走勢 數據來源:網上房地產、上海中原整理

上海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盧文曦通過微信對每經記者表示:“這個數據來之不易,市場表現非常好。值得注意的是,二手房成交中,內環及中環改善型需求釋放明顯。換言之,中高端(客戶)置換積極,這也和政策的延續性有關,例如普宅非普宅稅費調整之後,置換升級的需求也釋放了。”

每周成交量都在往上走

整個3月,上海二手房成交量都處於高位。

根據上海中原地產測算,3月每周的成交套數均超過5600套,並且逐周遞增。網上房地產二手房交易量顯示,雙休日單日網簽量基本都超過千套,而一些先行指標,如帶看、新增客戶等都與2024年12月水平相當。

成交週期也出現了縮短勢頭,陳濤告訴記者:“在南浦大橋片區,正常價格掛牌的話,最多三四個月就能成交了。”

他解釋,政策利好發揮了很大作用,比如多孩家庭可以多買一套房、貸款利率下調,未來有可能公積金可以提取做首付,“各種政策覆蓋面比較廣,總有一款適合你”。

楊浦區中原地產仲介周婷則在現場向每經記者透露,楊浦區部分20年左右房齡的品質社區,均價約8萬元/平方米,一個月能成交一兩套。

不僅僅是單價,面積段也顯示出改善型房源成交量正在逐步上升。

從上海中原地產3月二手房成交前十的樓盤來看,雖然90平方米以內的小戶型房源、遠郊區域房源仍然是絕對主力,但成交量靠前的專案中,漕河涇板塊、陸家嘴板塊交易活躍度上升,同時不少社區成交的套均面積都在100平方米以上。

從市場反應來看,剛需、改善需求同步釋放,各傳統成交大區表現依然亮眼。據中原地產統計,大浦東區域成交5704套,環比漲幅達到73.37%,領跑全市;閔行區成交2845套,排名第二,環比增加81.09%;寶山區排名第三,成交2647套,環比增加70.99%。此外,奉賢、嘉定、松江等遠郊區域,成交也保持在千套以上。

不過,根據盧文曦的分析,按以往慣例,經過連續快速釋放后,4月成交會出現回落,但3月成交量有支撐,給4月留出一定的空間。即便出現成交回落,也會穩定在活躍區間運行。

很多業主不輕易降價了

房價層面,由於成交量快速放大,各方心態開始發生轉變。

上海中原地產二手住宅價格指數顯示,3月價格指數環比上漲0.75%。從今年前三個月的指數變化來看,呈現1月、3月環比上漲,2月環比下跌走勢。

周婷說:“去年、前年跌得太兇了,所以現在價格基本保持平穩,只要掛合適的價格,就能賣得出去。社區掛牌房源多,其中打算置換新房的賣家也不少,但說來說去成交還是價格問題,價格低一點的成交速度快,咬住價格的週期就長,因為可選擇的房源多。”

由於近期上海新房市場、土拍市場的熱度持續,二手房房東心態也逐漸發生了改變。

盧文曦透露:“近段時間,只要區域內有高溢價土地出讓的,比如虹口瑞虹新城八期、九期的業主,就明顯不輕易降價了,他們已經有了明顯的信心和預期支撐。”

上海遠郊的次新房,也出現了“止跌回穩”跡象。青浦白鶴鎮業主江先生現場向記者透露,他所在的社區2025年10月前後曾經出現過85萬元/套的成交價格,已經接近“破發”。但2025年以來成交價有了明顯回升,掛牌價格回到了100萬元左右,於是他也調高了心理預期,不再接受大幅度砍價,心理價位98萬元左右。

上海中原地產分析,總價300萬~500萬元的剛需和首次改善產品成交速度在加快。一些優質房源去年底、今年初還有3%~5%的議價空間,但目前普遍收窄到3%以內。一些中心城區的房源甚至出現了業主跳價行為,雖然還不普遍,但房東不再看空市場。

“不過漲價還遠沒到時候。”周婷對每經記者說。

(文中陳濤、周婷、江先生均為化名)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