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夏秋季季節的山林就像大自然精心準備的寶藏庫,各種各樣的野果子掛滿枝頭,紅的像瑪瑙,紫的似寶石,在綠葉的襯托下嬌豔欲滴。在山上勞作的大人,或是嬉笑玩耍的孩子,只要瞧見這些野果,心裡就像被小貓撓了似的直犯馋。
打小長輩們的叮囑就像緊箍咒一樣刻在我的腦海裡:“看到好看的野果子,可別瞎摘來吃,一定要先問問大人,不然中毒了可不得了!”所以即便那些野果看著再誘人,我也總是小心翼翼,不敢輕易嘗試。但長輩們的判斷,也並非總是萬無一失,就拿蛇莓來說,他們的認知就和事實差了十萬八千里。
蛇莓在我們那兒的山上隨處可見,一叢叢的,那模樣就像縮小版的草莓,紅通通的,點綴在翠綠的葉子之間可愛極了。可老人們總嚇唬我們,說這是給蛇吃的果子不能碰。他們還指著蛇莓上偶爾出現的白色泡沫,信誓旦旦地說那是蛇吐的口水,每次路過蛇莓旁邊,我都嚇得大氣都不敢出,眼睛死死地盯著周圍,就怕冷不丁竄出一條蛇來,畢竟我天生就怕蛇,不管大小一見到就腿軟。
記得有一回我和小夥伴們在山上玩耍,路過一片蛇莓叢。那鮮艷的紅色果子在陽光下閃著光,就像在對我們招手。一個小夥伴忍不住伸手想去摘,可手剛伸出去,就被另一個小夥伴攔住了:“別摘這是蛇吃的,人吃了會中毒!”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誰也不敢動手,只能眼巴巴地看著那些誘人的果子。
後來隨著年齡增長,我對蛇莓的好奇心越來越重,決定自己去探尋真相。我查閱了不少資料,還問了學植物學的表哥,這才發現我們都被長輩們的經驗誤導了。蛇莓不僅能吃還有不少用處呢!
蛇莓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葉片是三出複葉,邊緣帶著鋸齒,嫩綠嫩綠的,透著生機。春天它會開出黃白相間的小花,花瓣整整齊齊地排列著,等到花謝了,就結出小巧玲瓏的果實,由綠變紅,看著就讓人喜歡。它對生長環境一點都不挑剔,林緣、草地、溪邊,哪兒都能紮根,在中國的大江南北都能找到它的身影。
從那以後我再看到蛇莓,心裡就沒了小時候的恐懼。有一次我壯著膽子嘗了一顆,味道淡淡的,確實沒什麼特別的,但那種打破誤解、探索未知的感覺,卻讓我難以忘懷。如今再回想小時候對蛇莓的害怕和誤解,真是覺得又好笑又感慨。這小小的蛇莓,不僅讓我瞭解了一種植物,更讓我明白了,不能盲目相信經驗,要勇敢去探索,才能發現生活里更多的真相。